幸福家园:当枸杞林遇到“碳中和”… …
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生物灭绝、水土流失… …进入科技与工业高度发达当下的人类,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而引发这些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了同一个元凶——二氧化碳。有研究表明,工业生产是第一大碳排放源,在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每年有近36%来源于此;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空调、抽油烟机、洗衣机、冰箱等生活耗能和交通出行分别是是二氧化碳第二、三大排放来源。可见,碳排放已经无处不在,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图片]
...
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生物灭绝、水土流失… …进入科技与工业高度发达当下的人类,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而引发这些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了同一个元凶——二氧化碳。有研究表明,工业生产是第一大碳排放源,在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每年有近36%来源于此;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空调、抽油烟机、洗衣机、冰箱等生活耗能和交通出行分别是是二氧化碳第二、三大排放来源。可见,碳排放已经无处不在,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网络)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而言之,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为实现“碳中和”,国家先后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如开发低碳能源、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生活用能低碳转型、交通出行低碳转型、吸收难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 …
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项目的子项目“10元种下希望树”,以经济林种植和技术培训、增加农民收入、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种植符合当地气候与地理环境、并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树种,在振兴经济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当地环境。以宁夏中宁地区种植枸杞为例,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基金会项目专员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记录,并多次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有对比研究表明,仅在2011年,宁夏枸杞的总生物量和总固碳量就分别达到了1.05*105t和5.29*104t,这说明宁夏枸杞教其他沙旱生灌木不论在经济效益还是在生态效益上均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大力发展经济林是一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引自《宁夏枸杞固碳潜力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瑞峰 胡文超 李志刚)。在确认了枸杞林的种植对于固碳以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之后,基金会第一时间开展项目。而项目一经启动,就吸引了众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纷纷关注和加入,同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户们的热情响应。
如今,项目地的枸杞长势喜人,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今后,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项目还将相继在新疆、甘肃等地种植胡杨等固碳能力强的植物,为“碳中和”的早日实现而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