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的日常保养方法
红木家具蕴涵了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它将古典家具悠悠的神韵和现代人崇尚现实的审美追求融会通,装饰和收藏相得益彰,长久以来一直是家居装饰的流行时尚。
家具如人,人需要养生才能活得长久滋润,家具也需要“养生”——保养,才能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采依旧,人的生命有极限,红木家具的寿命目前还不好说呵呵,总之汉代的、唐代的、宋代的家具都有存世,战
国的木俎、漆屏出土的也有不少;明代的家具距今也有五六百年了,保存得当的仍然像刚制作出来似的鲜
活、亮丽。
红木家具蕴涵了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它将古典家具悠悠的神韵和现代人崇尚现实的审美追求融会通,装饰和收藏相得益彰,长久以来一直是家居装饰的流行时尚。
家具如人,人需要养生才能活得长久滋润,家具也需要“养生”——保养,才能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采依旧,人的生命有极限,红木家具的寿命目前还不好说呵呵,总之汉代的、唐代的、宋代的家具都有存世,战
国的木俎、漆屏出土的也有不少;明代的家具距今也有五六百年了,保存得当的仍然像刚制作出来似的鲜
活、亮丽。
红木家具与一般家具不同,适宜阴湿,忌干燥,故红木家具特别不宜受到暴晒,切忌空调对着家具
吹,春、秋、冬三个季节要保持室内空气不干燥,宜用加湿器喷湿,室内养鱼、养花也可以调节室内空气
湿度。 红木家具须藏物适度,橱内存放物件,不要超过门框,如果经常硬挤硬塞,会造成橱门变形。红
木家具一般使用年代较长,所以平时要经常保护好家具表面涂料,最好每隔三个月,用少许蜡擦一次,不
仅增加家具美观,而且保护木质,要保持红木家具整洁,日常可用干净的纱布擦拭灰尘。不宜使用化学光
亮剂,以免漆膜发粘受损。
但是红木家具面对阳光、空气、季节更替等自然因素以及搬动、摆放、运输、清洗、除尘等人为因素
,哪怕是一丁点的疏忽与不慎,都可能对家具造成致命伤。
那么红木家具保养方法有哪些呢。
一、应保持红木家具干燥
在四季变换明显的地区,家具的保养极为讲究。比如伏天过后、春秋两季等,气候由潮变干或由干
变潮,应适时打开柜门、拉开抽屉,使家具内外同步过风,以免因一面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而翘曲。
但是,在过风的时候,不能让家具暴露在阳光下或风口处,应置于阴凉、干燥之处。因为过度的阳光照射
会损害木制家具的材质,造成木材开裂或翘曲,所以要尽量保证古家具不遭受阳光照射,同时又保持其适
度干燥。
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这些
家具的环境温度不能骤冷骤热所以吃饭、喝茶都用托盘,对桌面加以保护,桌面上的油污,可用酒
精擦拭,如果没有酒精,用高度白酒擦抹也可以。家具也不能老撂在一个地方,随着季节的变化,家具在
摆放位置上要做适当调整。如果让它总是待在一个地方,就很容易腐朽,冬季不要摆放在暖气附近,切忌
室内温度过高,一般以人在室内穿着毛衣感觉舒适为宜。
三、一些保养小技巧
1.祛黄斑
家具表面的白色油漆日久会变黄。可用抹布沾牙膏抹拭,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也可把两个蛋黄搅匀,用软
刷子往发黄的地方涂,干后用软布小心地抹干净就可以了。
2.蜡液补伤痕
如果家具不小心被刮伤,但未触及漆膜以下的木质,可用软布沾少许溶化的蜡液涂在伤处,覆盖伤痕。待
蜡质变硬后,再涂上一层。如此反复多涂几次,即可将伤痕掩盖。
3.熨烫祛水印
家具因滴上水没有及时抹净,过一段时间,水渗入漆膜空隙并积存,使漆膜泛起一种水印。这种情况下,
只要将水迹印痕盖上一块干净湿布,然后小心地用熨斗压熨湿布,这样水印里的水会被蒸发出来,水印也
就消失了。
4.残茶清油污
要除木制家具上的油污,可先用残茶抹在上面,再喷洒少量的玉米粉擦拭,最后将玉米粉抹净。玉米粉能
吸附家具表面的脏污,使漆光滑明亮。
联系电话:400-0808-240
联系QQ:137392936
地 址:广东省 中山市 沙溪镇 隆兴南路 22号
面粉的特性
今天制作玉米糕,以往玉米粉与全麦粉的比例是3:1(150g玉米粉+50g全麦粉),今天尝试着把比例变为1:1(80g玉米粉+80g全麦粉),结果出乎了我的意料:经过40分钟的发酵,面糊膨起略高于模具,在烤制到10分钟的时候,米糕就膨出磨具2个厘米(我的模具深也只有2cm),表面开裂。
变化的只有面粉的比例,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粗糙的玉米粉无法包裹住组织间的气体,在加热过程中,气体跑出来,因此烤熟之后的米糕并没有明显的膨大,但是高筋面粉、全麦粉,甚至是低筋面粉,都具有保持住内部气体的能力,只是能力有大小。高筋面粉由于面筋的强度大(或许是弹性好,或许是面筋长度大),使得在内部气体受热膨...
今天制作玉米糕,以往玉米粉与全麦粉的比例是3:1(150g玉米粉+50g全麦粉),今天尝试着把比例变为1:1(80g玉米粉+80g全麦粉),结果出乎了我的意料:经过40分钟的发酵,面糊膨起略高于模具,在烤制到10分钟的时候,米糕就膨出磨具2个厘米(我的模具深也只有2cm),表面开裂。
变化的只有面粉的比例,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粗糙的玉米粉无法包裹住组织间的气体,在加热过程中,气体跑出来,因此烤熟之后的米糕并没有明显的膨大,但是高筋面粉、全麦粉,甚至是低筋面粉,都具有保持住内部气体的能力,只是能力有大小。高筋面粉由于面筋的强度大(或许是弹性好,或许是面筋长度大),使得在内部气体受热膨胀的时候,借助于自己的弹力为淀粉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像水立方的膜结构一样的网膜,在淀粉受热糊化后,共同构成一个坚固的结构,将气体封装在内部,因此高筋面粉才能制作出好的面包,因为面包的膨大依靠的是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的过程。而蛋糕利用的是另外一种气体——蛋清与糖充分混合搅打后所形成的众多的微小的气泡,如海绵一样的组织。这个过程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只是我现在还搞不清为什么会这样。蛋糕的最终体积大小好像是由蛋清的量决定的,或者是蛋清+糖的量决定的,蛋糕中面粉的比例很小,起支撑作用的应该是凝固的蛋清。蛋清在62~64℃时凝固,小麦淀粉在58~64℃糊化,玉米淀粉在62~72℃糊化,或许这些数据可以解释一些事实。还需要学习,不能瞎猜。
我做的这个玉米糕其实既不算面包,也不算蛋糕,虽然有发酵过程,但由于玉米粉的掺入,使得面团没有能力保持住内部的气体;虽然加入了鸡蛋,但没有打发,因此也不能算蛋糕。由于今天全麦粉的比例变大,使得发酵气体在受热膨胀时,部分气体在面筋作用下,留在了米糕内部,但是由于面筋的强度不够,所以在受热膨胀过程中,胀破了表皮,造成开裂。
或许我可以找一本什么书看看,理解这些原理其实很重要。
戚风蛋糕之低糖玉米粉版
不甘心昨天的失败,如果是面粉的筋不够低,那玉米粉的筋一定是够低的,可以说是零筋的,如果把白面粉换成玉米粉会怎样呢?带着无限的好奇,开始尝试新的配方。
配料:
蛋黄糊:蛋黄4个,细砂糖10g(注意:是昨天版本的1/3),牛奶90ml,色拉油60ml;玉米粉80g,全麦粉20g;
蛋白膏:蛋清4个,细砂糖20g(注意:也是昨天版本的1/3),白醋1g;
制作方法还是一样,玉米粉要与全麦粉混合后过筛两次。玉米粉的松散的特性让面粉与蛋黄糊混合的过程很顺利,没有结疙瘩,就不用费力的碾碎那些疙瘩了。
烤制的温度做了修正,150℃,上下火烤制40分钟。一开始定了一个小时,但发现烤制过程...
不甘心昨天的失败,如果是面粉的筋不够低,那玉米粉的筋一定是够低的,可以说是零筋的,如果把白面粉换成玉米粉会怎样呢?带着无限的好奇,开始尝试新的配方。
配料:
蛋黄糊:蛋黄4个,细砂糖10g(注意:是昨天版本的1/3),牛奶90ml,色拉油60ml;玉米粉80g,全麦粉20g;
蛋白膏:蛋清4个,细砂糖20g(注意:也是昨天版本的1/3),白醋1g;
制作方法还是一样,玉米粉要与全麦粉混合后过筛两次。玉米粉的松散的特性让面粉与蛋黄糊混合的过程很顺利,没有结疙瘩,就不用费力的碾碎那些疙瘩了。
烤制的温度做了修正,150℃,上下火烤制40分钟。一开始定了一个小时,但发现烤制过程中蛋糕并没有像昨天的版本那样拼命的向上膨起,而是老老实实地在原有大小的基础上略微鼓起,这样蛋糕厚度就减小了。观察到蛋糕的表面已经呈现出暗棕色,于是决定在40分钟的时候关火。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