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剧终评~愿付烟火人生
[图片]
剧已经完这么些天,一直没缓过神来二刷,一来不忍,二来却是不愿意见长苏再度地离去,只希望他还活着。天天被首页一把玻璃渣一口糖地喂着,渣故人不复见的遗憾,糖不一样的结局或他们的十三年前,真是精分如首页也不愿意吃药的节奏,痛并快乐着。因为那些玻璃渣是我们抛不去的不舍,那些糖是我们的到不了的希望。而我也渐渐从那些“玻璃渣中挤出来的蜜糖”中明白,那种和小伙伴一样恋恋不舍的深刻“希望”,不过我们都愿剧中的他们,如我们一般有一个烟火人生。
愿光风霁月的郡主,不用“此生一诺,来世必践”,一直有个林殊哥哥可以相......
剧已经完这么些天,一直没缓过神来二刷,一来不忍,二来却是不愿意见长苏再度地离去,只希望他还活着。天天被首页一把玻璃渣一口糖地喂着,渣故人不复见的遗憾,糖不一样的结局或他们的十三年前,真是精分如首页也不愿意吃药的节奏,痛并快乐着。因为那些玻璃渣是我们抛不去的不舍,那些糖是我们的到不了的希望。而我也渐渐从那些“玻璃渣中挤出来的蜜糖”中明白,那种和小伙伴一样恋恋不舍的深刻“希望”,不过我们都愿剧中的他们,如我们一般有一个烟火人生。
愿光风霁月的郡主,不用“此生一诺,来世必践”,一直有个林殊哥哥可以相爱陪她到老,上元灯下可相拥,苍山洱海尽遨游。最好生一个小林殊,负责调皮捣蛋古灵精怪,有爹打屁股有娘做美食。
愿坚毅醇厚的景琰,有个名叫林殊的好友可以偶尔一起,赛赛马聊聊家国天下,遥想未来回忆过去,鸽子蛋大的珍珠舍得当弹子打出去,不过再采来相送而已。
愿上琅琊阁问媳妇的小豫津,真的娶了一个青梅竹马,没有从军,恣意风流,被娘子揪着耳朵问是否又去了妙音坊。
愿心地纯善的景睿,一直有两个爹两个娘,既当叔叔又当舅舅,拿着一套福娃个个哄。和豫津走一走江湖,哥俩好啊一起走。
愿帅气的夏冬和她的聂锋大哥一直好好的,各自风雨里来去后还能有一室温馨,从未生死相离。
愿小飞流被蔺晨欺负地上蹿下跳时,有个后背可以躲,想还手时有个苏哥哥来帮忙,丢本书泼个水,苏宅好热闹。
愿蔺晨继续潇洒不羁,时而挤兑挤兑梅长苏,时而编个孔雀尾巴逗飞流,从来不需要当个蒙古大夫。
愿静妃可以安心做儿子最爱的榛子酥,招呼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愿宫羽最终能找一个如意郎君,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愿谢玉的一句“我是真的喜欢你”换得莅阳的温柔主动当一对恩爱夫妻;愿秦般弱不用痴心谋划苦心复国当个老板娘赚得盆满钵满;愿童路四姐终成佳侣互相扶持;愿言侯不需孑然一身用一个背影帅瞎人,回到年轻时当个快乐的老头子和纪王爷诗酒风流;愿太奶奶可以握着小殊的手安心离去;愿梁帝想起骑马放风筝时能会心一笑……
上有老者侃人生下有小儿会嬉闹,有爱人有挚友,有回忆有未来,烦恼会过去开心回来到,那些情义千秋大仁大爱,那些家国天下清明理想,不过是想换得众生的一个平凡的烟火人生。
看《琅琊榜》的原著时,虽为梅长苏的最后离去难过,却并不感到十分遗憾:沉冤昭雪,亲友环顾,那家国天下的理想他所托有人,这四境狼烟的战场也是他可以选择的结局。只是在文字的难过在变成剧的影像化之后,却真的让人泪流满面。当《赤血长殷》的曲子最终配着一幕幕故人的闪回出现在眼前时,作为原著粉第一次那么不理智地希望剧会脱离原著,长苏可以活下去。从来不知道这种 “希望活着”的感觉会如此深刻。只能说我已经被这些人带着进入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情感如此鲜明,仿佛他们就是我们周围的人,其实也不过是一张嘴两只眼而已。
不说大情怀不谈大道理,抛却魑魅魍魉撇开阴谋诡计,对这样的一个故事念念不忘,这样一群人恋恋不舍,不过是我们取了《琅琊榜》中最温暖的一抹感情,寄托了一点最朴素的希望—— 心灯如月,愿这一场努力可尽付你来世的烟火人生。
(成文于2015年。最近看了莲花楼,翻翻以前写过的文字,就想着补录一下好了,感叹一下,我当年可真勤奋~~~说明一下,补录的时候,图片选择都是原来就配文的插图,懒得重新找了;PS:重新走一遍琅琊榜的感觉,感觉有时间想再写写李莲花和梅长苏)
评琅琊榜剧53-54集~情义千秋
[图片]
在之前的评里就写过“烈烈赤子之心已经感受到,那昭昭千秋情义也终将使我潸然泪下”,如今,真的应验了。
如果说赤焰之案的雪洗只是一个事件,琅琊榜这个故事最终也只是停留在沉冤得雪这件事上,那么,这”琅琊榜“三个字,《琅琊榜》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情义千秋“四个字,或者说这个事件背后包含着的祁王的心怀天下、赤焰军的保家卫国等他们那些人的”情义“,表现起来必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要更加弱。因为这些情感,你没有办法通过这个故事直接展现,这些只能存在于大家的回忆和言谈中。就算是在故事中所展现的言阙......
在之前的评里就写过“烈烈赤子之心已经感受到,那昭昭千秋情义也终将使我潸然泪下”,如今,真的应验了。
如果说赤焰之案的雪洗只是一个事件,琅琊榜这个故事最终也只是停留在沉冤得雪这件事上,那么,这”琅琊榜“三个字,《琅琊榜》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情义千秋“四个字,或者说这个事件背后包含着的祁王的心怀天下、赤焰军的保家卫国等他们那些人的”情义“,表现起来必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要更加弱。因为这些情感,你没有办法通过这个故事直接展现,这些只能存在于大家的回忆和言谈中。就算是在故事中所展现的言阙之烈性,景琰之执着,纪王之智慧,静妃之静默还保留着当年风骨,在这个故事中也是不能很好展现出来的。所以,梅长苏作为赤焰旧人,作为本剧的根骨担当,从幕后谋士走到台前,去完成这个灵魂”情义千秋“的诠释使命,再完满不过。
金殿雪冤之后,加了一场林殊和梁帝的对话,一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简直振聋发聩!原著中到了旧案重审,梅长苏还一直都是隐藏在情节幕后的旁观者,而剧中的这一点改编,正是将梅长苏作为台词的直接诠释者放到了台前,于剧于观众,都更加直接能接收到林殊他们的家国天下观念,正三观有时候是需要直接喊出来效果才更加好的。
言语的诠释在这里表现的很好,但是我认为比较可惜的是删掉了一句原著中梅长苏的台词,在景琰在说服朝臣想要自己亲征时说:“大梁地生死存亡,难道不比我一人安危更加重要?”一语罢了皆无言。这句话的作用不仅是体现景琰的赤子之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后面,梅长苏也用了同样一句话去说服景琰:“景琰,大梁地生死存亡,难道不比我一人安危更加重要?”一来一回,二人都是赤子之心,方才显得他二人昔年情谊深的缘由,更加凸显此时二人的面对危局的“不得不为”,为景琰心声,亦是林殊心声。在我看来比后面“可我还是赤焰军的少帅林殊”那句更加重要。赤焰林殊代表的,是什么?正是不顾己身胸怀家国的情怀。
言语的单纯表现是苍白的,需配上直接的行动,所以梅长苏做回了林殊。我们其实不是哭作为一剧的男主最终要挂掉,而是哭他在历经磨难受尽委屈后,依然选择“以德报怨”般的自我牺牲。用“以德报怨”这个词在这里当然是不恰当的,因为他的“德”和“怨”从来不是我们理解的小家子气,而是“重剑无锋”的大气。他无怨,只求“真相”与“清白”,他最后的选择也不是“德”,而是刻入骨髓的“家国天下”。所以在我们见多了那种为了“仇怨”不是“灭满门”就是“刺杀皇帝”从而搅得天翻地覆的小家子戾气的“复仇”在电视荧屏时时出现后,怎能不对长苏这种心怀家国天下清明理想的“雪冤复仇”充满敬意?正如蔺晨说的:“旧案已经昭雪,你加给自己的重担已经可以卸下。……你为什么总是在最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长苏他不必再有背负,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就算他自此逍遥江湖也是自然。那蔺晨所描绘的江湖逍遥日子,一定也是”800集“看不厌。
只是不知作者是慈悲还是残忍,梅长苏离去而林殊归来。作为赤焰旧人,林殊的选择再现了赤焰风骨,使大梁北境军队恢复到鼎盛时期,也使得赤焰军风能够延续。
林殊在推景琰上位的时候就为景琰未来的朝堂构架了一个“干实事”的人脉构架。景琰是祁王教导,传承的正是祁王的遗志,我有理由相信,景琰能将这个构架填充地很好。正如他所说: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大梁天下。
军中有林殊,朝堂有景琰,一军一政。风骨传承,是谓千秋。
梅长苏的离去,加重了他在众人心中的分量。最后一段配合《赤血长殷》的曲调而出现的画面,真是催泪大杀器。所谓的”回忆杀“已不止于“十三年前”,而是那刚刚前五十三集演绎的“现在”,两相对比,莫不使人痛哭流涕。离去的得不到,得不到的最怀念。梅长苏的死亡必然在众人心中留下一道深深地印记,正是:你自安然归去,徒留我在世上伤悲。而小一辈豫津景睿的参军也是深深感动我的一幕。谁说世家子弟多纨绔,跨马从军亦儿郎。 从林燮言阙到林殊景琰,再到豫津景睿,情义不灭,亦谓千秋。
而从二次元文字到三次元影像,从脑补的画面到真诚地再现,有这么多人为之付出努力,然后因为这些努力,让更加多的人被感动,是否也可谓“情义千秋”?
评琅琊榜剧12集~回忆杀:那一地青草的爱情
看过电视剧中太多种的爱情,或隐忍或热烈,或单相思或两情相悦,总有一种情感戳到你的内心。而近年来的很多电视剧中(好吧其实我也没有完整看过几部),由于那闪瞎眼的打光和画风,往往不看都觉得都是遍地狗血,而事实也证明那确实是一地鸡毛的爱情,虐的人肝颤、爽爆,热烈的情感表达,激烈的言语冲突,细想来,虽然没有什么可以黑的点,我们也很习惯了那种大开大合方式,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伴随那《红颜旧》的歌曲,男女主人公相拥在灰蓝厚重的画面中,一抹忧伤的情绪正浸染内心时,出现了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那充满清新感的画面:年...
看过电视剧中太多种的爱情,或隐忍或热烈,或单相思或两情相悦,总有一种情感戳到你的内心。而近年来的很多电视剧中(好吧其实我也没有完整看过几部),由于那闪瞎眼的打光和画风,往往不看都觉得都是遍地狗血,而事实也证明那确实是一地鸡毛的爱情,虐的人肝颤、爽爆,热烈的情感表达,激烈的言语冲突,细想来,虽然没有什么可以黑的点,我们也很习惯了那种大开大合方式,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伴随那《红颜旧》的歌曲,男女主人公相拥在灰蓝厚重的画面中,一抹忧伤的情绪正浸染内心时,出现了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那充满清新感的画面:年少的林殊霓凰,在碧蓝的天空下,翠绿的草场上,一个是白衫短打俊儿郎,一个是碧水蓝衣俏姑娘,双双舞剑,同步同频,舞剑旋转的身影中,夹杂着粉色的属于小霓凰的那抹自然清新的笑容,蓝白绿粉,勾勒出如这清晨雨露般美好的青葱岁月。这一幕属于林殊和霓凰的情感,无需言语,不要配乐,就只想这么静静看着,怎么也看不够。岁月静好,愿时光常驻。我称这为“那一地青草的爱情”:淡淡的,有一丝丝微醺的甘甜味道。
看预告时,就被胡歌和刘涛的表演打动,虽然有那玩坏了的“一颗痣”梗,但在两位强大的演技之下,情感真的是被调动起来了。霓凰郡主从胸有成竹步步紧逼到终于按捺不住失声痛哭,梅长苏从强装镇定勉力维系到哽咽承认,从有理智的对话到后来的双双真情流露,言语机锋之间,郡主的情绪和梅长苏的情绪互为台阶步步向上,看的我酣畅淋漓,完全没有姐弟恋的感觉,完全不出戏!只是明明是美好的重逢,却带着浓浓的悲伤,灰蓝的画面中,霓凰的眼泪仿佛流进了观众的心里,长苏不稳的哭腔似乎也震撼着观众的神经。神接入的《红颜旧》配乐,更是将这种笑中带泪的情感绵延地更加长久,有种听着歌也不能释放的感觉。
直到少年林殊霓凰的清新画面闪入,那一刻压抑已久的悲伤才仿佛得到了释放——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一地带着青草香甜的微醺的爱情,终究在梅岭的大火后,历经十二年的沉淀,变成了一壶苍凉的酒:七万冤魂的责任,相逢不能表露的爱意,年寿难永的悲凉……
只是,这终究是需要粉粉桃花来点缀的爱情:
——“林殊哥哥,我还能去苏宅看你吗?”
——“如果你实在想见我,就来吧。”
评琅琊榜剧11集~那曾经跃马扬鞭的手
就像很多小伙伴吐槽的那样,梅长苏这个人物,在已经呈现的剧集中,因为删掉了和小飞流的那些细节,已不能很好地展现其因为林殊风骨而产生的纠结温暖且善良的情感,整个人物因为所面对的挣扎而带来的悲怆感大大降低。因为正是应为这些情感的表达,才让梅长苏这个人物更加让读者心疼。飞流是长苏的小太阳,梅长苏内心纠结挣扎却不得不为的部分,因为和飞流之间暖萌的对话的删除已经快被乌云遮住看不见了。所以,当淡定了了十集之久的梅长苏终于说出表现出原著中那虐死读者的情感时,我的内心是狂奔的!
【梅长苏仰起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春日和......
就像很多小伙伴吐槽的那样,梅长苏这个人物,在已经呈现的剧集中,因为删掉了和小飞流的那些细节,已不能很好地展现其因为林殊风骨而产生的纠结温暖且善良的情感,整个人物因为所面对的挣扎而带来的悲怆感大大降低。因为正是应为这些情感的表达,才让梅长苏这个人物更加让读者心疼。飞流是长苏的小太阳,梅长苏内心纠结挣扎却不得不为的部分,因为和飞流之间暖萌的对话的删除已经快被乌云遮住看不见了。所以,当淡定了了十集之久的梅长苏终于说出表现出原著中那虐死读者的情感时,我的内心是狂奔的!
【梅长苏仰起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春日和熙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却映不出一丝的暖意,反而有一些清肃和冷漠的感觉。
抬起手,迎着阳光细看。有些苍白,有些透明,虚弱,而且无力。
那是曾经跃马横刀的手,那是曾经弯弓射大雕的手。如今,弃了马缰,弃了良弓,却在这阴诡地狱间,搅动风云。】这是原著的描写,出现在准备虐景睿之前。
私以为这一段的改编非常的赞,提前的挣扎。原著中这只是一段心理活动,表现起来在镜头中,不过是站着抬起手看着而已,其实很难通过微小的神态变化和一个动作来表现丰富的情绪,而这里的改编更加动态,更加揪心。从长苏用小铲子端着礼部的牌子端了好久,在终于得知事必成而决然丢入火盆的神情,就可以看出长苏内心有伤感(这个词不知道用的对不对)却不得不为。不像除去庆国公户部时那样丢牌牌丢的干脆利落,我想在长苏不时抬头望向外面的时候,心里想的,不单单有揣着老师玉蝉赶来的周玄清老先生,必然还有当年在黎老先生门下受教时的点点滴滴,那青春张扬弯弓射雕的岁月。这一段胡歌的表演仔细看真的很抓人,有成竹在胸也有犹疑,有决然也有悲怆。在黎刚回来点头表示事成时,长苏回头的那一瞬,我看见了当人在一段情绪中被猛然抽离时思维空白。当时我就在想,长苏你在想什么?情绪已经被调动。
果然,下一刻,我就被虐惨了。伸手入炭盆,想要拾取却被烫的猛然一惊!从过去回到现实,承接陷入回忆的长苏刚才心神不定游离天外的表现,很赞。而被惊的不只有长苏。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痛在手指,更痛在心间,长苏伸出手,看着那骨节分明的手,心中的悲凉无法言喻:“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可是现在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了。”长苏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感受,这是多难得。缓缓渐入的配乐,将长苏此刻的悲伤无奈纠结却无能为力承托地更加鲜明,慢慢收回的手的特写,以及最后那个蜷缩而坐的身影,让因为刚才翻牌子而被带起的情绪一下子得到了宣泄,终于让读者酣畅淋漓跟着主人公发泄爽了一把。
说实话,之前剧带来的虐爽虐爽的感觉其实真的是因为看了原著,自动脑补的成分更大,因为都知道接下去会怎么演,知道哪里有虐点,在虐之外其实更多的是爽,因为脑补得以呈现。所以这样的一点意料之外而在情理之中的改编,带起的那种“哦?哦!”的心情,才能更砸中我这种可以剧透党,因为这不是虐爽,而是虐的痛。
(最近看莲花楼,就又想起来琅琊榜,于是翻了翻以前的文字,补录一下,成文于2015年09月)
当我有三次机会进入琅琊榜
2
“殿下?!”
那位臣子被迫抬起的脸上满是震惊,他仿佛是不敢置信。
他嗓音艰涩:“臣原以为……”
原以为这一切都是玲珑公主的计划,她利用梁国皇子,借助梁国皇子的力量,来护佑滑国。
原以为,这只不过是最纯粹的利益交换,是一个上位者之间秘而不宣的交易。
可是……
玲珑公主放下手,随意的甩了一下,旁边立刻有侍女躬身递上托盘,托盘中摆着茶水和布巾。
她擦擦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回原位。
那侍女又躬身退开。
“周兆华,你又怎能妄图揣摩本宫真正的心思呢?”
...
2
“殿下?!”
那位臣子被迫抬起的脸上满是震惊,他仿佛是不敢置信。
他嗓音艰涩:“臣原以为……”
原以为这一切都是玲珑公主的计划,她利用梁国皇子,借助梁国皇子的力量,来护佑滑国。
原以为,这只不过是最纯粹的利益交换,是一个上位者之间秘而不宣的交易。
可是……
玲珑公主放下手,随意的甩了一下,旁边立刻有侍女躬身递上托盘,托盘中摆着茶水和布巾。
她擦擦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回原位。
那侍女又躬身退开。
“周兆华,你又怎能妄图揣摩本宫真正的心思呢?”
哦,原来叫周兆华。
寓意真是显而易见。
我默默的继续盯着,只是睡意仍旧存在,却连哈欠也不敢打一个,于是只能眼皮子半耷拉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她们交谈。
所幸玲珑公主是背对着我的,看不见我在偷懒摸鱼,而那位名叫周兆华的臣子更是忙着应对公主,无暇顾及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的侍女。
“臣……明白了。”
他缓了口气:“若是殿下没有其他事情,就请让臣先行告退吧。”
他说着就开始躬身行礼打算退出去。
玲珑公主却叫住了他:“不急,本宫问你一件事……璇玑……现在如何,你可知道?”
周兆华慢慢抬起头微垂眼:“二殿下她近日似乎很忙,臣除了朝会之外,也没听说有其他人见到过二殿下。”
玲珑公主皱眉:“璇玑她究竟在做些什么,眼看着本宫不日就要去梁国,她还是这般没有担当吗?”
她语气听起来严肃了许多:“她可知道,一旦本宫去了梁国,那这滑国境内一切本该是本宫掌管的事,都会移交她手中?”
“她却如此不知分寸,除了朝会之外,也不肯再多和臣子走动走动!”
说到最后,竟是已经有了些怒气。
周兆华连忙劝慰:“殿下,臣觉得二殿下如此行事,应该也有她的道理。”
“眼下朝中机要之臣尽知您即将启程去往梁国,辅佐陛下的位置势必空缺,那么下一个辅佐陛下监国理政的,就会从皇长子,二殿下,三殿下之中挑选。”
“而这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皇长子和二殿下,若是此时二殿下急着于和朝臣走近,难免会落人口舌。”
“周卿,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看来本宫可以放心的托你暗中照拂玲珑。”
“二殿下惊才艳艳,哪里需要微臣相护。”
“你莫要太过自谦了。”
玲珑突然转身,竟然朝着我的方向走了过来!
不是,她背后真长了眼睛啊,这都看得见我在背着她悄悄摸鱼打瞌睡!?
不信。
可是她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然后,她脚步一转,坐在了我右前方不远处的座椅上。
哦,她后脑壳没长眼睛!
她坐下后,盯着她的正前方,可是那前面除了墙壁就是窗户,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本宫知道你对玲珑的心意,交给你的确安心不少,本宫也知道玲珑对那些权势的心意,因此对她也放心不少。”
“她绝对不会让皇族的权柄交付他人之手。”
周兆华闻言看向玲珑公主,这一次,他倒是没有任何出于君臣礼仪的规避,而是直视着玲珑公主的面庞:“那殿下也知道,二殿下是反对您去梁国的。”
他低声说道:“那太危险了。”
玲珑笑了:“世人都知富贵险中求,更何况我们所求的,又不是寻常富贵,自然是凶险万分。”
“可是……”
“可是!本宫既为我滑国公主,享百姓供奉,受皇族恩惠,自然就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殿下……”
“本宫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是,周卿,你扪心自问,若是易地而处,你会不会做出和本宫同样的选择?”
周兆华苦笑一声:“臣不与殿下争辩这些,总归臣从来争辩不过您。”
“如此看来,殿下心如磐石,臣也不好再阻拦过多,只是,臣心中依旧有个疑问,希望殿下可以解答。”
“讲。”
“为什么,会是萧选?”
不等玲珑说话,周兆华又接着说起来:“据臣所闻,他整日厮混于金陵城的少年子弟之中,几乎不接触那些政务,反倒是他那几个兄弟,在梁国朝堂上的声名,比他高出不知多少倍。”
“殿下若是要借势,难道不应该选择这几个皇子吗?”
他看着玲珑,声音有些低微:“而这萧选实在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倒像是殿下随便一指选出来的……”
玲珑公主笑了:“你是想说本宫真的是一时头脑发热,因为喜欢萧选而放着更好的不选,而非得选择他?”
周兆华默默不语,可那意思显而易见。
玲珑无奈:“周卿既然未曾见过那几位皇子本人,那么就不会知晓他们的真实秉性。”
她慢慢的说着:“本宫微服去梁国的时候,曾经接触过这几位皇子,只能说,若是有朝一日这几位皇子之中能够有人登上梁国帝王之位,那么必然是萧选的胜算更大。”
“若是再加上本宫从外部助力,那更是十拿九稳。”
“一旦他登上帝位,他所承诺的,都会是我滑国的助力。”
哇哦,看起来这个玲珑不太像是完全的恋爱脑,我以前还以为……她就是头脑发热爱惨了萧选,这才抛弃滑国去了梁国帮助萧选夺取帝位,然后又被背刺。
啧啧,这现在看来,她还是一个蛮清醒的人。
就是眼光不太好。
只是,她到底干嘛一根筋认为最后获得帝位的是萧选?
我是看过书和电视剧改编才知道萧选必定是以后的梁帝,可是她又怎么这样确定?
周兆华大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恕臣愚钝,臣实在想不出殿下选择的这位皇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可以让殿下毫不迟疑的相信最终的赢家是他?”
玲珑微笑:“你刚才说他只知道整日厮混,却又怎知他不是为了收敛锋芒,避开他那几位兄弟的关注才这般作为?”
“再者,他虽整日厮混,可是,他所厮混的那几位,可不是草包纨绔之辈。”
“有那样的人才在身边常伴,本宫不信,他萧选对皇位绝无任何心思。”
哦~
她这是将萧选目前的处境理解成为了宋朝的那位?手底下的将士将黄袍披于其身,他就算不想做皇帝,也得去争夺皇帝的宝座。
主打一个非我之愿,实是众人所请吗?
有点意思。
但不多。
毕竟,现在看起来,玲珑公主知道萧选有野心,但是她绝对不知道,萧选会为了这份野心,做到怎样的地步。
我看着眼前穿着明亮色泽华服的玲珑公主,她满头珠钗,身着罗裙,无比自信。
却不知日后,会是什么模样?
就在我愣神的时候,周兆华已经俯首叩拜,默默的退出了这间屋子。
玲珑公主目送周兆华离去,又坐了下来。
她一手撑着额头,像是累极了,我听见她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萧选,本宫可是为了你排除万难,想尽办法也要去往你的身边,你可不要令本宫失望啊。”
——分割线——
感谢阅读和支持嗷!
今日份彩蛋是一千余字欢乐剧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