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吉尔—俯仰之间,我最喜欢你
中国人对摩洛哥的向往,多半是源于著名作家三毛脍炙人口的那句“如果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一粒沙,那么我对你的思念就是整个撒哈拉”。黄沙漫漫、驼铃摇曳,遥想当年“长河落日圆”,商旅络绎不绝;亦或是源于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刻骨铭心,“世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感慨于当地居民的匠心独运,有多少游客流连于卡萨的白、舍夫沙万的 蓝、菲斯的黄、马拉喀什的红、得土安的绿……似乎世间所有的缤纷色彩都落在了这座“北非花园”,编织成一个迷梦,让......
中国人对摩洛哥的向往,多半是源于著名作家三毛脍炙人口的那句“如果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一粒沙,那么我对你的思念就是整个撒哈拉”。黄沙漫漫、驼铃摇曳,遥想当年“长河落日圆”,商旅络绎不绝;亦或是源于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刻骨铭心,“世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感慨于当地居民的匠心独运,有多少游客流连于卡萨的白、舍夫沙万的 蓝、菲斯的黄、马拉喀什的红、得土安的绿……似乎世间所有的缤纷色彩都落在了这座“北非花园”,编织成一个迷梦,让人沉醉其中,“一载梦黄粱”。但在这光影交错之间,我最爱的,是那丹吉尔的海风。
丹吉尔——摩洛哥一座最接近欧洲的城市,距西班牙塔里法只有半小时船程。作为摩洛哥的著名古城和重要海港,丹吉尔既扼守着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又起着连接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的跳板作用。在古代,丹吉尔见证了腓尼基人、柏柏尔人、汪达尔人、罗马人、拜占庭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在近代,它也目睹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带来的觥筹交错与风云变幻。
黄昏十分,最宜在丹吉尔的海滨大道漫步。夕阳西沉,海鸥掠过洒满余晖的海面,远处的船只缓缓地回到码头。悠扬的清真寺宣礼声,连接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
丹吉尔风景秀美,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出生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正是因为丹吉尔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多元文化积淀,造就了当地居民温和开放、多元包容的情怀。西班牙的热情奔放、法国的浪漫多情、阿拉伯伊斯兰的古典矜持,在这座城市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丹吉尔的斯帕特尔角是游客们的热门打卡景点。站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分界牌旁,听碧浪拍岸,遥想摩洛哥的人文历史。两片海看似泾渭分明,割不断的却是多元文化交融。
摩洛哥,阿语音译即为“马格里布”,意为西方、西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为传播伊斯兰教,开始了沿着地中海海边古道的西征运动。公元709年,穆萨·本·努赛尔率领阿拉伯大军攻下丹吉尔。又经过数年,阿拉伯人在整个北非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公元711年,塔立格·本·齐亚德率领柏柏尔人组成的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军伊比利亚半岛。之后的八个世纪里,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如今,硝烟早已掩埋在历史的风尘中,而多元的文化,却依旧闪耀在隽永的安达卢西亚彩诗与俚谣中,游走在乌德琴的琴弦上。
此刻,丹吉尔华灯初上,老城安宁祥和,新城现代却不浮躁。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并存,在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中闹中取静,是一座有记忆、有温度的城市。
出国前,友人们得知我要去非洲,都是先皱一下眉头,然后送给我一个“祝你安好”的微笑。但是,谁说非洲大地没有浪漫?丹吉尔的诗情足以冲淡世人对非洲所有的刻板印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所有斗转星移的日子里,在俯仰之间,丹吉尔,我最喜欢你。
(注:此文原文为本人研二赴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交流期间投稿给使馆文化处,具体可见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公众号。于此处分享,是为怀念昔日与好友们在丹吉尔海滨的温暖时光,也为大家共赏当地多元文化景致。故创建此合集,今后将会有更多风景分享。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语言的边界是世界的边界”。)
朋友间的界限
对于朋友间的相处,我其实一直有一套模板,我把这个模板套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之前一直相处的是女生,所以也一直平安无事。留学之后,身边女生太少加上真的觉着他人还不错,我把一个男生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心无城府的样子完全展露。而这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开始过度关心,我开始把他当闺蜜什么都说,但是我忘记了大家本就是成年人,都拥有着绝对的自由,拥有者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作为朋友不该希望朋友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We are all grown-ups!
对于朋友间的相处,我其实一直有一套模板,我把这个模板套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之前一直相处的是女生,所以也一直平安无事。留学之后,身边女生太少加上真的觉着他人还不错,我把一个男生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心无城府的样子完全展露。而这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开始过度关心,我开始把他当闺蜜什么都说,但是我忘记了大家本就是成年人,都拥有着绝对的自由,拥有者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作为朋友不该希望朋友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We are all grown-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