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规范”的意义——由“小指扶笛”引出的思考(随笔)
在演奏过程中“小拇指是否应该/可以扶住笛子”,这个问题应该算是一个新手FAQ了~ 其实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说它是大问题吧,好多演奏水平比较牛的人,甚至Michala Petri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有“小指扶笛”的习惯。说它是小问题吧,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又都会强调学生“不要这么做!”。
今天,这个问题在群里又一次被提起了,仔细想想,我觉得有必要做个小总结……
首先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这类演奏规范往往是给新手去制定的(针对这个说法,后面再展开讨论)。那么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就容易理解了——对于新手而言,小指扶笛的习惯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严重弊病:
1、影响...
在演奏过程中“小拇指是否应该/可以扶住笛子”,这个问题应该算是一个新手FAQ了~ 其实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说它是大问题吧,好多演奏水平比较牛的人,甚至Michala Petri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有“小指扶笛”的习惯。说它是小问题吧,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又都会强调学生“不要这么做!”。
今天,这个问题在群里又一次被提起了,仔细想想,我觉得有必要做个小总结……
首先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这类演奏规范往往是给新手去制定的(针对这个说法,后面再展开讨论)。那么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就容易理解了——对于新手而言,小指扶笛的习惯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严重弊病:
1、影响演奏技巧的发挥。
很简单的道理,新手的手指独立性本来就差,这个习惯会毋庸置疑地会影响到他们演奏时手指的灵活性。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扶着笛子练,强制让小拇指不动的同时,别的手指活动,岂不是更能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吗?”……很遗憾,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美好,但是这样去做,对于新手,尤其是自学的朋友而言,很容易适得其反,让手指肌肉不正常地发展,甚至把手指练伤。
2、练习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稳固基本功。
新手的手型、韧带、运指基本功都还没有扎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扶笛子会让笛子的稳定性提升,但是同时也会明显地掩盖掉一些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例如运指方式不当导致的持笛不稳),所以“小指扶笛”这样的习惯,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投机取巧的偷懒。
前面说了,上面的这些分析仅仅针对新手,如果是老手甚至大师,往往就“爱咋咋地”了。
为什么?不公平啊?!
这个……讲真,其实挺公平,因为老手们已经经历过大量的磨练,基本功非常扎实了,所以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特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换句话来说,不要光看到老手们表面上的“随性”,而忽略了他们在背后的“苦练”。
最后一点小总结——“规范”这种东西,是由无数前辈总结出来,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对于大多数人都通用的行为准则。对于新手,尤其是没有基础的新手,是有很大意义的。所以好心劝诫各位新手一句:除非你骨骼惊奇异于常人,否则还是要尽可能地按着规范走!
“与乐器融为一体”?你也可以做到!
“猫老师,你吹的这首曲子我好喜欢,可以给我一份乐谱吗?”
“呃……抱歉,这首曲子的乐谱我也没有……”
“哇!没乐谱也能吹出来?好厉害!”
很多人觉得,不靠乐谱,直接吹出耳朵听到的、心中所想的旋律,简直是高手、牛人、天才。甚至称之为“与乐器融为一体”……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讲。
忘了是几岁的时候,无意中遇见我人生中第一支竖笛,一吹就响,十分喜欢,时不时就拿着胡乱吹着玩。父亲看我自己吹着有点意思了,就简单地教了我指法和识谱。
结果呢,指法是学了,然而觉得乐谱好麻烦,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所以还是继续瞎吹着玩……
后来觉得老这么瞎吹下去不是个事儿...
“猫老师,你吹的这首曲子我好喜欢,可以给我一份乐谱吗?”
“呃……抱歉,这首曲子的乐谱我也没有……”
“哇!没乐谱也能吹出来?好厉害!”
很多人觉得,不靠乐谱,直接吹出耳朵听到的、心中所想的旋律,简直是高手、牛人、天才。甚至称之为“与乐器融为一体”……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讲。
忘了是几岁的时候,无意中遇见我人生中第一支竖笛,一吹就响,十分喜欢,时不时就拿着胡乱吹着玩。父亲看我自己吹着有点意思了,就简单地教了我指法和识谱。
结果呢,指法是学了,然而觉得乐谱好麻烦,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所以还是继续瞎吹着玩……
后来觉得老这么瞎吹下去不是个事儿,也怕吵到别人,于是就尝试着去吹一些自己听过的曲子……
结果,试出来了。
当时的我不是所谓的对音乐十分敏感的年龄,在那之前也并没有接受过十分系统、正规的音乐启蒙教育,而且我也不觉得我是天才。唯一有的,就是在那之前,对乐器的自由探索,以及喜欢音乐的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说,“不靠谱”地演奏,很难么?
其实这种不靠谱地演奏的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对音乐各个要素的感知、理解,以及在乐器上的表达。
这几个要素便是: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对这些要素的感知、理解,是每个身心健全的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属于“本能”的能力,接下来只需要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且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到“不靠谱”地演奏了。
当然,想要运用自如,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和积累的,所以一开始不能得心应手也纯属正常。
所以说,对于乐器演奏而言,不靠谱地演奏的能力,真的只是基础而已,并不是什么“天才”之举!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把基础能力当做天才之举呢?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大家对于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人在“音乐的本能”方面变得十分“无能”。就好像如果爸爸妈妈怕我们磕着碰着,不让我们出门玩,那我们看到小伙伴们自由地奔跑、嬉戏、爬树、跳舞,当然会觉得他们好厉害。
另一方面,随处可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让现如今的音乐教育成了制造“读谱机器”的流水线。更有甚者,直接手把手教具体的乐曲,甚至只教乐曲。而忽视,或者完全无视了“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能对音乐本身就没有多么浓厚的兴趣,更不会想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去演奏一些东西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是说乐谱不重要、大家不需要乐谱。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不靠谱”地演奏,正确看待“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注意:两者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
乐谱之于音乐,就像文字之于文化,没有乐谱,音乐无法进行长久的保留和有效的传播,何谈音乐的繁荣、可持续发展?而音乐综合素养,则是从一个人的本能发展出来的,对于音乐欣赏、演唱和演奏都十分重要的能力。乐器演奏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说只是一个会操作乐器的机器。
所以“靠谱”还是“不靠谱”?
我的答案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爱尔兰竖笛】Lazy Day - Peter Sterling
优美的竖琴音乐,舒缓轻柔,似清风拂面,如涓涓流水,使你忘却世俗的烦恼,进入超然的精神境界。
这张发行于2006年的专辑《The Angels Gift》(天使的礼物)由爱尔兰竖琴演奏家Peter Sterling(彼得 .史特林)演绎。天籁般的竖琴,配上悠扬的长笛、委婉的小提琴和天使般的吟唱,流动着水一般的宁静。
【爱尔兰竖笛】Lazy Day - Peter Sterling
优美的竖琴音乐,舒缓轻柔,似清风拂面,如涓涓流水,使你忘却世俗的烦恼,进入超然的精神境界。
这张发行于2006年的专辑《The Angels Gift》(天使的礼物)由爱尔兰竖琴演奏家Peter Sterling(彼得 .史特林)演绎。天籁般的竖琴,配上悠扬的长笛、委婉的小提琴和天使般的吟唱,流动着水一般的宁静。
16岁少女竖笛演奏家签约Decca公司
[图片]
[图片]
霍尔希具有过人的技术和成熟的音乐感染力,她的才华已在荷兰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认可。2014年她代表荷兰参加欧洲电视网青年音乐家大赛,2016年她又赢得阿姆斯特丹音乐厅青年人才奖(Concertgebouw Young Talent Award),由古乐专家约翰·艾略特·加德纳爵士为她颁奖。她在挪威、瑞士、奥地利、加拿大等地巡回演出。[图片]
露西...
霍尔希具有过人的技术和成熟的音乐感染力,她的才华已在荷兰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认可。2014年她代表荷兰参加欧洲电视网青年音乐家大赛,2016年她又赢得阿姆斯特丹音乐厅青年人才奖(Concertgebouw Young Talent Award),由古乐专家约翰·艾略特·加德纳爵士为她颁奖。她在挪威、瑞士、奥地利、加拿大等地巡回演出。
露西的父亲是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格雷戈尔·霍尔希(Gregor Horsch),她在五岁时开始学习竖笛,很快就和这种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说:“我喜欢它那纯净而真切的声音。你直接把空气吹入其中,然后可以马上听到音响。对我来说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但它的音域更为宽广:你可以在瞬间从超高音转到低音。”
她希望通过演奏让人们增进对竖笛的认识,这种乐器具有和其他独奏乐器一样丰富的表现力,而并不只是音乐学习者的入门乐器。
“演奏竖笛有五百种不同的指法,你可以在演奏时选择不同的音色,而通过使用颤音(vibrato),音乐的表现力还可以更加丰富。尽管竖笛的动态范围比小提琴或大提琴要小,但在表现细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她的首张唱片是一张维瓦尔第作品专辑,这张专辑中将收入维瓦尔第最著名的四首协奏曲,其中包括《夜晚协奏曲》(La Notte)和《海上风暴协奏曲》(La tempesta Di Mare),此外还有两首咏叹调,其中一首是“我将见到我的爱人”( ‘Vedro con mio diletto’),出自歌剧《朱斯蒂诺》(Giustino)。
在谈到首张专辑时,她说“我想展现一位自己熟悉的作曲家,因为如果你要出唱片,首先必须做到胸有成竹。我喜欢维瓦尔第的音乐,他的音乐具有充满活力的节奏和轻盈的质感,而慢乐章又美得让人陶醉。”
露西还热衷于尝试和创新,她不但演奏现代曲目,还喜欢爵士和流行音乐,甚至还与重金属乐队一起表演。
露西·霍尔希演绎维瓦尔第协奏曲
☀1.关注经典947微信,底部菜单“收听节目”
☀2.上海地区听众使用收音机调至FM94.7
☀3.使用“阿基米德”app搜索具体节目名称,如“与你共享”
☀4.使用网络收音机或app找到“经典947”
☀5.登陆官网www.fm947.cn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QwNDgxNQ==&mid=2650593855&idx=1&sn=3264f2382b8d08c6200ae89fd9b0d36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