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画的一张图,女主当时是为了入京求助救父,路上女扮男装。当时读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术的这个故事。既符合史实,女主文武双全,又是经典女扮男装故事,有男一有男二,还有个客串的女二,这不是就是现成的剧本素材?
女主父亲是武官出身,觉得自家子弟在黉门中出入,方能结交斯文士夫,不受人欺侮。因此就送了女主去读书。因此女主骑射技艺精湛,又女扮男装化名闻俊卿入学读书,考学成功从童生还升了秀才。
女主入学之后有两个意气相投的男同学魏撰之和杜子中。偶然间女主搭弓射箭被魏撰之捡到箭,箭上留了女主本名蜚娥。女主过来看到为了不露馅,胡诌说蜚娥是自己姐姐。不想魏同学觉得女主就很...
16年画的一张图,女主当时是为了入京求助救父,路上女扮男装。当时读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术的这个故事。既符合史实,女主文武双全,又是经典女扮男装故事,有男一有男二,还有个客串的女二,这不是就是现成的剧本素材?
女主父亲是武官出身,觉得自家子弟在黉门中出入,方能结交斯文士夫,不受人欺侮。因此就送了女主去读书。因此女主骑射技艺精湛,又女扮男装化名闻俊卿入学读书,考学成功从童生还升了秀才。
女主入学之后有两个意气相投的男同学魏撰之和杜子中。偶然间女主搭弓射箭被魏撰之捡到箭,箭上留了女主本名蜚娥。女主过来看到为了不露馅,胡诌说蜚娥是自己姐姐。不想魏同学觉得女主就很漂亮,姐姐更不会差。从此魏撰之一相情愿想和女主人姐姐结亲。但是女主其实更喜欢杜子中。
后来女主父亲被诬陷入狱,女主出发去京城找已经是进士的两个同学帮忙,为了路上方便女主女扮男装。路上女主到饭店吃饭,还被同在饭店的吃饭的路人景小姐看上(人见人爱的女主。。。)。对方诚意满满推脱不了,干脆就答应下来想着将来把这婚事让给好友杜子中。(女主真是绝世好兄弟)
到了京城魏撰之恰好告假不在,找到了杜子中。杜子中建议把女主父亲被诬陷的事情写成揭帖,在朝外逢人就送。(这不是发传单喊冤么)杜子中安排女主在二人的住处住下。不想经典剧情出现(在外地男女主总要住一间房间),杜子中想和女主一间,晚上好聊天。女主糊弄过去了,但是总有露马脚的时候。有天杜子中拆开女主的揭帖发现落款为成都绵竹县信女闻氏。(哦豁,马甲掉了)
女主老实交代,杜子中有意和她在一起,女主其实也喜欢他。但是女主道德感上来了,想着之前跟魏撰之说好了结亲的事,正在纠结。杜子中却说当时他当时捡到了箭后来因为家里有事就把箭扔在原处。估计是魏撰之后来捡到了。(这下好了,巧了么这不是,不用纠结了)。二人合计还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共同的好友。女主想到了在饭店认识的有意招她为婿的景小姐。(这办法不是来了么。老魏,你要老婆不要?)于是二人顺利在一起了。
父亲的事情后来顺利解决,二人回到老家。杜子中把女主身份,两人已经在一起的事告诉了魏撰之。魏同学惊得木呆感叹不知道女主女儿身,自己姻缘错过。(魏同学不要伤心,女主已经帮你看好老婆了)后来的后来,两对顺利成亲。结婚第二天,杜同学看到魏同学送回来的箭感叹,要是自己看到箭上女主的名字哪还有他的事。女主笑言,如果不是这样哪里认识到景小姐这一出。
书中最后题诗曰:
世上夸称女丈失,不闻巾帼竟为懦。
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陆炳中心】《不占》
其实我本来想写葱饼的,但写一半想想这篇打葱饼tag可能是会被人打的,那么还是当饼中心好了,我只是一个卑微的不会打tag的同人terrorist。
开头特别鸣谢三味同学,为我友情提供易数相关知识援助,我当场鞠躬,阿里嘎多!
1.
那日是冬至。
早晨的祭天大典如往年一样是裕王代为主持的,陆炳派了自己的门生骆椿领仪仗扈从在侧。刚得了这差事时的骆椿激动得紧,令牌都忘了领,风风火火地跑出去又风风火火地折返回来,然后挨了陆炳一顿敲打。前指挥使骆安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小陆炳二十多岁,生得个高个子,浓眉大眼的很讨人喜欢,今年夏天刚升了佥事。陆炳常将他带在身侧,时时提点着,就如同刚进京那几年...
其实我本来想写葱饼的,但写一半想想这篇打葱饼tag可能是会被人打的,那么还是当饼中心好了,我只是一个卑微的不会打tag的同人terrorist。
开头特别鸣谢三味同学,为我友情提供易数相关知识援助,我当场鞠躬,阿里嘎多!
1.
那日是冬至。
早晨的祭天大典如往年一样是裕王代为主持的,陆炳派了自己的门生骆椿领仪仗扈从在侧。刚得了这差事时的骆椿激动得紧,令牌都忘了领,风风火火地跑出去又风风火火地折返回来,然后挨了陆炳一顿敲打。前指挥使骆安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小陆炳二十多岁,生得个高个子,浓眉大眼的很讨人喜欢,今年夏天刚升了佥事。陆炳常将他带在身侧,时时提点着,就如同刚进京那几年指挥使王佐提点自己似的。
上午忙完了祭典,傍晚陆炳令下人从库里装了一千五百两湖广浙江的银锭,又铰了摸约五百两的碎银子,装了箱抬到车上,便去了严府赴宴。
亥时严府散了宴席,陆炳喝多了酒,马车上一颠胃里就有些翻江倒海,晕得难受,叫停了几次车,却不大吐的出来。捱到回府,李氏教厨下熬了解酒汤,他喝过便睡下了。夜半时分陆炳醒来,吐了一次,倒是能畅快些,又重新回去躺下。等到了四更,宫里突然派人来唤,万岁急召“守一金丹大世仙”伴驾。陆炳不敢耽搁,唤下人匆匆洗漱,换好道袍,裹了身狐狸毛的大氅便跨马一路飞驰入西苑。
前两日京城才落了雪。化雪天更寒,等到了宫门前下马时陆炳才发觉自己没戴手套,握久了缰绳的五指如今在冷风中僵得舒展开都困难。门口侍立的小黄门倒是有眼力见儿,早早备下了手炉递过去。陆炳接了,焐了会儿,手指才稍微恢复几分知觉。引路的太监小心翼翼地催促,“陆堂,陛下在无逸殿等您,里面炭火全天烧着,特别暖和。”他听了一笑,说那便有劳公公了。于是把手炉还给小黄门,说了声多谢,随着引路的进了殿内。
2.
无逸殿内安安静静的,龙涎降真香无声无息地缭绕,唯有刻漏在滴答作响。陆炳被唤进殿内时,皇帝坐在上首,正翻看几份青词。陶仲文捧着拂尘侍立在一边,见陆炳进来,微一颔首示意。进殿之前黄锦公公低声提点他,“陛下方才教人取了小阁老前两日呈上来的青词。”陆炳点点头,一边往手上哈气一边冲黄锦笑,公公恕罪,来得急,我都忘给您带点心啦。黄锦瞪他一眼,就你嘴贫,赶紧进去吧,冷风还没吹够呀。
皇帝随手撂下青藤纸,递给陶仲文,令他回去准备后日的醮典。又唤陆炳近前来,皱眉道:“怎来的这样迟,还带一身酒气。”
臣晚间赴了严府的冬至宴,席上多喝了几杯。陆炳道,又理了理衣袖。梳洗久了点,不想酒气还是冲撞了陛下,陛下恕罪。
嘉靖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你往席上一坐,哪个敢灌你的酒?他严世蕃今日胆子倒大起来了。
臣在官场,人情往来嘛。他冲皇帝笑笑。只是臣今日饮了酒,恐怕不合适侍候醮典了。
给了他多少银子?嘉靖又随手抽了份折子看两眼。
——二千两。陆炳实话实说。
亏你们还是亲家。嘉靖嗤一声。他还真是公私分明,折也不给你打一个?
他不嫌少就够可以了。陆炳叹叹气,顺手拿起案上长针,帮人挑了灯花。臣家三丫头前几年嫁了过去,媳妇不好做,臣做父亲的总希望她过得好点,不夹在中间为难嘛。
嘉靖撑着脸,看他用银针拨掉蜡芯上包裹的蜡油,又挑挑棉线,烛火抖了抖,一点一点亮了起来。
收敛点。嘉靖收回视线。前几年华县地动,朝廷赈灾先后光发银子就发出去四万两,国库连着两年亏空,你在这个位置多少双眼睛盯着,当下关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用朕提点?
陛下教训得是,臣记下啦。陆炳笑着轻轻搁下长针。陛下宽宥,微臣铭记天恩。
朕几时说宽宥你了?嘉靖把眼一横。还有,有言官弹劾你侵占农田,在关外屯了土地待饥荒后佃出,可有此事?
陆炳装模作样地哀叹,这又哪位大人凑月课找不到实事讲了?臣去年是买了块地,统共才不到半亩,那农户要卖地,臣非但没压价,反而多掏了点银子呢。
3.
夏日里,陆炳坐在镇抚司的官邸内,翻阅递上来的文书。此刻正值酷暑,屋内摆的那盆冰也挡不住京城里的燥热。他饮了一小盏莲子冷汤,搁下碗,却依旧不大看得进去东西。
这两年想是多事之秋。去岁沈青霞被诛。日前鞑虏兵犯大同右卫,守将王德战死,城内群龙无首,几乎弹尽粮绝。宣大总督杨顺却是个拎不清的,此时竟还忙着要抓回被发配戍边的沈炼长子沈襄杖毙,好找严世蕃请赏。他请示了皇帝,派了张大用和谢麟先去解围,又暗中嘱咐二人务必救下沈襄。千户张大用赶在沈襄被打死之前扣住了杨顺,押解回京,复又赶去和江东一道押着补给粮草支援右卫。关外虏警方解,京中三法司又要提审俞大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惹人心烦。俞大猷与他原没那么熟,又是被押在大理寺狱中的,想来自己纵是说一声无能为力也无人可指摘。可不知为何,他却总觉得自己当为之奔走——沈襄虽伤重,到底活了下来,自己的人暗中照料着,待伤好了送回京城就是。——而俞大猷呢?陆炳出神地想,虚江,虚江,沈公若在,定希望你活。
这些日子他总是毫无征兆地心神不宁。他身子骨打小来都不算弱的,近年来却总出些各式各样的小状况,莫名着了风寒,或是中了暑气;觉也愈发少了,纵使没有宫里的夜半传唤,一日里也时时睡不到两个半时辰。于是他便觉得当为自己占上一卦——从当年在安陆潜邸便伴于万岁身边,上有所好,那些被拉着读的《梅花易数》、《烟波钓叟歌》,二十多年下来,想来纵学不得陶神仙,听也当听会了点皮毛。
然后忽然有清风穿过堂,卷起檐下那冰盆里的凉意,又带着几片深绿树叶,悠悠然落在阶下。
巽为风,君子以申命行事。
他看看地上那四片落叶,在心中默默推演,忽然又觉得有趣。年少时在王府,父亲总以中庸之道对自己耳提面命,万事切不可越过了世子爷的风头去。可小主子一向聪慧机灵,又大自己三岁,自己拿得出手的也不过书、数两道,想来这民鲜有也的中庸之德在自己这儿从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这时那只脖子上挂着小号缇骑令牌的黑猫慢悠悠地踱进了屋里,旁若无人地巡视了一圈,又舔了舔盆中半化的冰块。陆炳留意到它的后腿似是稍微有些脱力,走起来一瘸一拐的,于是伸手抱起来查看,却没看到有什么外伤。
“小祖宗,你也老了,是不是?”陆炳笑着抚了把猫儿颈下的毛。长寿的黑猫不乐意人拘着他,挣扎两下,从他怀里窜出去,伸一个懒腰,又慢悠悠地踱出了门外。
4.
那是晚间回府,夫人赵氏在病中,便只有侧室李氏去迎他。他见了这个陪伴自己半生的女子,笑道,今日我为自己卜了一卦,将来我若先你而去,记得把我葬在城墙往东三里的地方。李氏秀眉一皱,老爷怎说这么不吉利的话,绎哥儿彩哥儿还那么小,四姑娘五姑娘可也都没出嫁呢。
陆炳一听倒乐了,给自己卜算个阴宅,这有甚么不吉利的,你这么讲,我反倒要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卖。于是第二日一大早他便兴致勃勃地派了人去问。午饭后下人回话,朝阳关外三里屯村还真有个农户生活不下去要卖田地,被几个地头蛇乡绅压价压得厉害,但一直不肯松口。只是如今药铺已不愿再给他婆娘赊账抓药了,想来也只剩下贱卖一条路了。
多带些银子,且问问他原本想要卖到多少,翻一倍给他——莫要问他婆娘,她忧心丈夫的病,定不敢报实的。陆炳吩咐道。若有地痞生事拦阻,直接把人带锦衣卫镇抚司门口去。
既然是用做身后地,总该花点钱积点德才是。
5.
嘉靖皱眉不满道,梅花易无动不占,无兆不占,好端端的,给你自己卜什么阴地。陆炳低头苦笑,心想,动有己动客动,兆分内兆外兆,邵康节有鸡悲鸣占牛哀鸣占,我见穿堂风过,又如何不可占?
陆炳。嘉靖道。你拿着两千两银子,求严世蕃给你办甚么事?
大理寺狱押着的那个俞大猷很有些将兵的才学,且是臣多年的好友。陆炳一边答,一边打开一边的香炉盖,取了香扫清灰。他在京里关一年多了,臣想着,倒是不如给他个机会,将功赎罪。
俞大猷……嘉靖重复了一遍那个名字。当年御史弹劾胡宗宪纵倭寇流窜至广闽一带,胡宗宪上书陈情,道是这个俞大猷惧敌怯战,不肯追击,以至平倭一事功亏一篑。这样的人,你倒看出他是将材?
陆炳又取来压香,拢起袖子细细地将炉底香灰按平,一面转过头看向皇帝回话。那年倭寇从岑港移兵至柯梅,俞大猷趁机追击,把倭寇一路赶到广闽,杀贼五千余人。这样的人,不会因惧敌避而不战的。
你的意思,是胡汝贞委罪于他?嘉靖眯起眼。
臣曾在边关待过两年。战场前线,传令偶有讹误,也不算稀罕事。陆炳置香篆于炉中,盛了香粉细细填上。俞大猷既有错,胡总督怪罪于他,那不如把他调至塞上打鞑子去。一南一北,各打各的仗,也就没那么多事了,总好过让他在大理寺狱白吃牢饭。
——各打各的仗。嘉靖冷哼一声,看陆炳轻敲篆边,小心翼翼地地提起香篆,在炉中留下一个漂亮的莲花纹样,道,胡汝贞是严嵩的学生。你陆炳可以是严世蕃的亲家,却不能是严家的朋党。
陆炳吹熄了香引,合上香炉盖。臣知晓的。他笑意盈盈。——奴婢永远是小主子的奴婢嘛。
行了,今晚就在偏殿歇着吧,嘉靖笑骂。你转了年都要半百了,还来这一套?
臣转了年都要半百了,不还是常给黄公公捎点心嘛。陆炳回到下首,行了个端端正正的大礼。微臣叩谢圣恩。
——谢朕什么?
——谢陛下体恤,为臣在殿内生了炭火。
嘉靖狠狠飞了他一记眼刀。
6.
过了半个月,俞大猷得释,被调往大同,令其将功折罪。巡抚李文进很器重他,时时与他商议军事。据说二人造出来了一种什么独轮车,专门能克制鞑子的战马。
严世蕃之后找到陆炳,拉着他的手叹气。东湖啊东湖,你是真不拿我严世蕃当朋友,那二千两白银,你还真当我不知道那是那是俞大猷的钱还是你的钱?
正是因为我知你定能猜到啊。陆炳道。且收下就是,你我之间不计较那点银子,莫要因此坏了你规矩。那位就是个愣子,最初被押来京城的时候还当自己是得罪了徐阶,没头苍蝇似的四处求人,让那群饿老虎差点掏空了家底。如今他去了塞上,前日还给我写信,说让我代他谢过您的大恩。
严世蕃叹,他最当谢你的恩才是。这次他能活命,不全仰仗你为他破了财?
东楼,慎言。陆炳比一个噤声的手势。朝中文武,能仰仗的皆是天子圣明,与你我何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