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今年(2023):
很多人都会更喜欢《鹿港小镇》,但是我不一样噢,我第一次听《之乎者也》,就直接被震撼到了——陶喆在他“人生曲目推荐”中如此说道。
罗大佑?——灯塔。陶喆在创作《乐之路》纪录片中不假思索地回答。
在他热情又崇敬地推荐下,我怀着熟悉又陌生的鼓动,打开软件,输入了罗大佑。
在我的灵感和激情已经磨灭,遭受学业和未来双重迷茫之时,音乐的力量拯救了我。如果说陶喆的音乐犹如蝴蝶,充满大爱与希望,虽然偶有批判如同《黑色柳丁》与《太平盛世》,他发出“未来将如何存在?”之后却始终认为美好依旧存在;罗大佑的音乐却如同匕首直接刺入灵魂解剖,且没有刹车,横冲直撞,所以我并不认为...
我很喜欢今年(2023):
很多人都会更喜欢《鹿港小镇》,但是我不一样噢,我第一次听《之乎者也》,就直接被震撼到了——陶喆在他“人生曲目推荐”中如此说道。
罗大佑?——灯塔。陶喆在创作《乐之路》纪录片中不假思索地回答。
在他热情又崇敬地推荐下,我怀着熟悉又陌生的鼓动,打开软件,输入了罗大佑。
在我的灵感和激情已经磨灭,遭受学业和未来双重迷茫之时,音乐的力量拯救了我。如果说陶喆的音乐犹如蝴蝶,充满大爱与希望,虽然偶有批判如同《黑色柳丁》与《太平盛世》,他发出“未来将如何存在?”之后却始终认为美好依旧存在;罗大佑的音乐却如同匕首直接刺入灵魂解剖,且没有刹车,横冲直撞,所以我并不认为罗大佑是乐观的,所以也很欣慰他有了女儿。我已经不可能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去领悟黑衣罗大佑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领袖,但是《之乎者也》专辑真正在我有独立思考的脑袋中第一次播放后,“大家都知之,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观者,你我是也!”“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却也失去他们拥有的!”“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姑娘这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等等歌词与旋律,就在流入鼓膜那一刹那,就在倒映在大脑皮层的图像中,仿若炸弹般让我猛然醒觉,仿若刻入DNA一样熟悉却陌生的旋律终于挣扎地被唤醒,亲切地嘶吼着“你终于发现我了啊”。
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纯种J-ACGN爱好者。但是我也早已发现,和大部分“二次元”不一样,“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我也发现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任何“不痛不痒的作品”。我偏爱《攻壳机动队》、《恶魔人》、《铳梦》等类型,押井守、木城雪户、平泽进、今敏等人也是我的偶像。但是这个世纪以来,日本ACGN与日本社会一样已经很难再出现真正强大独立的女性角色,仍然在延续着日本之耻并且毫不在意,在剧情设计也上越来越保守,套路、无趣且空洞。我想我呆不下去了。
也许就是缘分,我开始听歌以弥补养料。陈奕迅、梅艳芳的歌词让我不可自拔地喜欢上了林夕和黄伟文,他们的词早已在我内心埋下种子。
但是罗大佑对我来说确实与历史人物一般,并不鲜活。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提起罗大佑便会想到“唉?!已经是历史人物了吧!”随着了解深入,没想到,原来人形神仙仍然活在世界上,并且与想象中的气质不同,他综艺感很强也很幽默,特别会接梗捧哏。虽然一开始有些年轻人的青涩,但是之后逐渐熟络也展现出他特有的口才,特别喜欢絮絮叨叨地讲话,讲话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的。他激动的时候就会发出标志性的撕裂的嗓音,以及攥起拳头,虽然感觉非常可怕啊()。
总之,有着长大了的心智真正成熟的我,作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我,真正听懂了他的歌:小时候耳濡目染的《鹿港小镇》的轮廓从那一瞬开始明晰;一直都很喜欢的《明天会更好》若从罗大佑之口唱出,我认为更加漂亮;一度以为是红色歌曲的《东方之珠》经由他独特的嗓子以及编曲,唱出来的原来是他对于香港发自内心的疼爱与无比的期望祝福;《似是故人来》与梅艳芳的深情合唱、与林夕词的天作之合;他新编的《青春舞曲》、台语《长征》和《青春舞曲2000》等犹如一剂猛毒冲击我心,他撕裂沙哑的破锣嗓子和这类歌如同天作之合,合唱得如此惊心动魄……一切的一切都如同新纪元一般让我大开眼界。
同为学医人,也作为一个业余艺术爱好者,我尤其喜欢罗大佑早期的一些MV和专辑封面设计。
《火车》里罗大佑穿梭火车中的时代穿越、《飞车》中火车从罗大佑的嘴巴里行驶出来、《hhddd》的罗大佑蒋志光双人异变天空版本以及罗大佑单人硬币版本、《capital》中capital与首都的较量最终和解以及人造卫星传输的图片、《东方之珠》中通过服饰发型转换逐渐迈向时代的女性HK……专辑封面《家》土地与天空,一棵树矗立下罗大佑仍然低着头,一身黑衣,在压力下告别;《爱人同志》的黑白构图罗大佑中间深红色的女子像切割脸的震撼、《原乡》的仿日占时期宣传画报、《capital》的某些人物面孔割裂排布构图……这些都经过精心设计、大胆、充满寓意,虽然如今看有些MV早期特效过时得甚至充满怪诞风格,但是这种怪异给人以冲击的同时非常爽快。
那个留着爆炸头戴着黑墨镜穿着黑色衣服的叛逆的他,那个和林夕一起创作的开心的他,那个在舞台上永远情不自禁的略显骚气的舞姿,以及激动时永远举起的拳头,那个在访谈中认真的回答的他,终于已经永远映入我的脑海。而后面几张专辑我看到一个爱着家人,爱着土地,爱着家乡的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终于最后回到了家。(Ig快拍里面独特的《爱河人间》拼贴风格短片也非常有趣,颇有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核”风格。
我画了一幅画,不算是贺图,算是个人情感表达吧。我很喜欢主动解释我画里面的寓意。这幅画中里面有《火车》中呼啸的火车和《飞车》中纷飞的传单。背后是象征罗大佑转变的香港高楼,但是下方却是残破的电线杆以及零零散散的电线。罗大佑的姿势取自于我认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之乎者也》中“剪刀等待之,清汤挂面乎”的切割手势,以及画上了很适合他的黑色大衣。
如果时代不能靠老年人来愤怒了,至少我这个年轻人确实很愤怒。
所以我相信艺术创作、不,甚至是所有创作者都是共通的,像罗大佑这类的艺术家是所有创作者的导师。他们对于作品的心血沁入每个细节,这是我们这群人无尽的宝藏。
生日快乐!
2023.7.20 Another-AR
人在风暴中,无奈的打转
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
无奈的疾冲,无奈的刁转
曾熟的面孔,渐缺少温暖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情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
...
人在风暴中,无奈的打转
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
无奈的疾冲,无奈的刁转
曾熟的面孔,渐缺少温暖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情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
人被风浪中,聚也许苦短
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
埋没几段恩 剩了几多怨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年月消逝中,才悟风中转
全为贪顺风 ,没作主挑选
如今逆风 ,豪迈的奔远
重拾内心真,撞碎风千串
嘿哟哼嘿哟
风吹我不断
嘿哟哼嘿哟
风吹我不断
人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
人被风浪中,聚也许苦短
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
埋没几段恩,剩了几多怨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嘿哟哼嘿哟
飞砂风中转
年月消逝中,才悟风中转
全为贪顺风,没作主挑选
如今逆风,豪迈的奔远
重拾内心真,撞碎风千串
嘿哟哼嘿哟
风吹我不断
嘿哟哼嘿哟
风吹我不断
嘿哟哼嘿哟
风吹我不打转
风吹我不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