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些奇奇怪怪的感想
*个人思考在最后
*仅为个人观点
*权作记录报告
*首发差不多18年五月份?想起来就搬过来了
*有剧透吧
[Trough it all,my eyes are on you.]
——
【阅读中】
A.摘抄
我睡不着觉。这件事让我很苦恼。我亏欠唐纳先生太多,不能袖手看着他这样被蒙骗。保持沉默会让我和金皮一样有罪。然而,我有立场告诉他这件事吗?最让我困扰的是,金皮派我去送货时,其实是在利用我帮他偷唐纳的钱。当我不知情时,我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责任。但现在我知道了,我若保...
*个人思考在最后
*仅为个人观点
*权作记录报告
*首发差不多18年五月份?想起来就搬过来了
*有剧透吧
[Trough it all,my eyes are on you.]
——
【阅读中】
A.摘抄
我睡不着觉。这件事让我很苦恼。我亏欠唐纳先生太多,不能袖手看着他这样被蒙骗。保持沉默会让我和金皮一样有罪。然而,我有立场告诉他这件事吗?最让我困扰的是,金皮派我去送货时,其实是在利用我帮他偷唐纳的钱。当我不知情时,我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责任。但现在我知道了,我若保持沉默,我就和他一样有罪。
智慧离间了我和所有我爱的人。
“他如何看待自己并不重要,他无疑是很自我本位,但又如何?一个人要敢于尝试做这种事,就需要那样的自负。他这种人我看多了,很了解在他们的傲慢与专断中,其实混合了很大成分的恐惧与不安。”
“……但他做了些重要的事,我尊重他的投入与奉献,尤其是他只是个想要做些伟人事业的凡人,而那些伟人,都忙着制造炸弹。”
学习是件很奇怪的事,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连知识存在何处都不清楚。
然而,当我知道掌握自己命运的,并不是原先以为的知识巨人,而是些不知道所有答案的凡人,仍是相当吓人的事。
世上有太多问题未获解答,但究竟是因为人们知道得不够多?或是因为对创造的程序以及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不愿放任整个心灵去运作所造成呢?
智慧是人类最伟大的恩赐之一,只是在追寻知识的过程中,对爱的追寻往往就被搁在一旁。这是我自己最近发现的结论。我可以把这个假设提供给你参考:没有能力和接受爱情的智慧,会促成心智与道德上的崩溃,形成神经官能症,甚至精神病。而且我还要说,只知专注在心智本身,以致排除人际关系并因此形成封闭的自我中心,只会导致暴力与痛苦。
不管这有多寂寞,我都会留住他们给我的一切,为这个世界,还有像你一样的许多人做些伟大的事。
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坟上。
B.杂想
“暴行面前的沉默无异于暴行。”
“人是靠回忆生活的动物。”
看破世界,或者说自以为看破世界的人,总是悲观而沉郁的。因为他们意识到,无论过去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只要人类还存在,人性的根本就永不会改变:他们在对他人的蔑视和评断中获取自得和满足,他们在对改变的恐惧和盲目中紧握傲慢和无知。
人与人之间的和解永不存在,心与心之间的拥抱绝无可能。我们一边痛恨着人世的冷漠,一边竭力拆毁彼此间的桥梁。我们自我。我们自得。
我们自以为是、昏昏碌碌,我们不辞假色、不过作呕。我们陶醉于自我欣赏,为自己偏颇和伤害中昙花一现的心软感动不已。
人不过是这样可怖可悲而毫无益处的生物。
无力感。只要选择前行,就绝不可能并肩,仿佛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
虚伪,自得,疲惫,焦虑,穷途末路,臣服于现实,歇斯底里,希望渺茫,溺水者,恐惧,不知羞耻,自以为是,丑陋,自私,痛苦,挣扎,放弃挣扎,冷漠,自我,无助。
人害怕认识到自己的一文不值,因为每个人宏观实际上都一文不值。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释然,真正和解,真正意识到无论如何,生命有被珍惜的价值也有被放弃的理由,才能真正做出使自己有所值的选择。
也由此造成了人性最大的悲哀。
凡人总是在试图了解亦或揣度天才,然而连他们思想的一簇也窥探不到。
呼喊着“我也是个人呐!”,实际上早已人间失格。
存在只能由他人身上获得。
智慧注定带来孤独,寂寞,抗争和误解。
在迷茫彷徨恐惧之后,我们注定要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寻找认同与迟来的接受。
扭曲的,残酷的,卑微的愿望。和压抑的难过。
我们终将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接受一次毫无意义的,炽热的,冰冷的,燃烧一切思想的,灵魂间的拥抱。
但在那之前,请让我长眠不醒。
我的语言贫瘠而毫无逻辑,桀骜而自作自受,倨傲而盛气凌人。
但即便这样,我还是一味爱着偏颇误解的思想,不死不休。
【杂乱的关键词】
企及了更高的高度,于是有了幽微渺小有心无力无济于事的痛苦。此类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明知不可而为之和生不逢时以死明志,却说不清哪种更绝望。
自以为是造物者,实际不过是引导者和探索者。
智慧高度发展却不能容耐情感的爆发。“我想要真正作为人活着。”
逃出宿命,逃离监禁,自由独立,成熟的心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人。
反感,被嘲笑,不满,愤怒。对盲目和自以为是的难以抑制的不解与愤怒,对错误和执意回避的不解其意的迷茫。需要平等形式的交流和沟通,需要情感发泄,妄求一次真正的理解。
骄傲,自负,苛求证明,并非圣人。
将个体看作附属品,因此不安,因此憎恶。
边缘化后脱离轨道。
智慧与大众的不同造成排挤、沮丧,不被理解和接纳。毫无长进,时间无用,唯有爆发导致变革。
【阅读后】(俗称读后感)(很乱)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并非献给查理·高登,哈罗德·尼姆亦或是斯特劳斯医生。
献给阿尔吉侬。
未曾被理解,更不奢求理解,在智慧的消亡后迎来躯壳的死亡,它展示了一次伟大的失败,一次人类拼尽全力的尝试。
身死志成。
恐惧,悲哀,无法持久。从翻开书的那一刻我便明白失败和打击的必然,明白必定会是得到而后失去,但查理对他人交往的渴望,对智慧痴迷的追求,在了解到本质后仍然怀抱着跃动的心脏相信生命和人类的美好,相信即便无神,人也能竭尽全力自救的天真又令人敬佩的感受令我感到一种压抑,压抑着我去把它读完,去了解结局。
难过。
永恒的孤独和如光的消逝。
我们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从语文上讲,题目的中心是花束这个词。
献给阿尔吉侬的,在它坟墓上每日一束的鲜花。
说到底,阿尔吉侬只是只实验用的小白鼠,没有它,还会有别的阿尔吉侬。而它的存在,仅仅是证明了实验必然的失败。
查理到底在给谁献花?
为什么要献花给它?
花束象征什么?
阿尔吉侬就是查理,查理就是阿尔吉侬。
一对过去与未来,预言和重现,怜怜相惜,境遇相同。
在无异于死亡的交换后,我还有着鲜花。
属于我的,来自我的,给予我的花束。
被遗忘被否认被误解被接纳,明晰清醒,彷徨渴望,寻觅求解,驱逐失去,痛苦嘶吼,疯狂下落,留不住断不清,无法抗衡的自然法则,一心向善的毫无所得,信任释然,从容放手,终归于土,绝望至死,终觉付出。
花就只是花而已。
花本身就足够美好。
再多悲哀再多丑恶再多偏颇
我相信美好相信未来相信希望
相信人类终归有光。
兜转之后,“查理”实现了他最初也是唯一的愿望。
想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去爱,被爱,去帮助,被尊重,去融入社会,被拥入怀抱。
长存不朽。
自负,傲慢,尊严之下,不过一直是那个不想失去自己花生米的,无助到一味哭泣的孩子。
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它并不很出众,亦或优秀。
但它很罕见。
了解到实验的一瞬间便知道它失败的结局,“我”简明却抽象的语言,对记忆和思想的难以理解的描述,两个自己都无法完全对接的查理,重蹈覆辙的无力与难过,情感和智慧的交织,自我和技术的矛盾,人性的缺陷和光辉。
抛去科幻的壳子,它本身就已经是极好的小说作品。
我们渴求进步的根本是什么?
我们为何无法接纳不同?
我们何时奋起又何时放弃?
什么叫人,谁是人?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我们可以拥有真正的包容和耐心吗?
无情的智慧有所作用吗?
我们付出又失去了什么?
我们得到又放弃了什么?
我们存有同理心和责任感吗?
我们怎样活着?
我们算活着吗?
查理应该痛苦,应该迷茫,应该难过而愤怒。
虽然整个故事的外壳是压抑的,但只到最后几页时,查理又开始错漏百出使我阅读困难时,面包店的众人不管为了什么保护查理时,爱丽丝又被称为纪尼安小姐时,她哭泣着逃出教室时,我才感到实际的令人胸闷的压抑,合上书时才意识到眼泪洇湿了枕巾。
人的一切都从尘土中来。
人的所有都在交往中成。
交谈,情感,泪水,微笑。
“我们都得是人啊。”
并非阿尔吉侬。
更非天才。
做一个人。
做一个普通人。
做一个良知未泯的人。
欣赏失败,赞美失败。
哀叹生命。
【整理完读后感】
看书的契机是《小绿和小蓝》,书并没有超出我的预期,也没有低于我的希望。这是一本读后不感到后悔的书,能引起一些思考的书。为我们每个人而作,为我们心中的每个查理·高登而作。
仅此而已。
又及,
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