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暑假会是一次比较艰难的旅程。对很多人,对我自己。我要保护好自己的泉水。这次暑假的备课时间短,人数少,家长可能会比较着急,抓住点点滴滴的可能获得学生的机会,不然的话,孩子们都没有在我这里了。这几天,对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是比较困难的时候,但是是可以克服的。抓住学生,好好备课。对自己的前行的路,有三个月的远景,有之前的复盘,有三十天的远景,也有对过去一个月的复盘,有一周的远景,也有之前的复盘。和毛~了解最近的国家大事,和朝阳聊一聊教师生活,和宏~聊一下农村的事情,和我的父亲学习沟通,耐心而诚恳地对待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落地,把百分之八十的想法都落地。通过朋友圈,通过自己的...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暑假会是一次比较艰难的旅程。对很多人,对我自己。我要保护好自己的泉水。这次暑假的备课时间短,人数少,家长可能会比较着急,抓住点点滴滴的可能获得学生的机会,不然的话,孩子们都没有在我这里了。这几天,对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是比较困难的时候,但是是可以克服的。抓住学生,好好备课。对自己的前行的路,有三个月的远景,有之前的复盘,有三十天的远景,也有对过去一个月的复盘,有一周的远景,也有之前的复盘。和毛~了解最近的国家大事,和朝阳聊一聊教师生活,和宏~聊一下农村的事情,和我的父亲学习沟通,耐心而诚恳地对待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落地,把百分之八十的想法都落地。通过朋友圈,通过自己的战地,通过自己的朋友,通过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做大事,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
陌路听雨读论语之里仁 3041 -- 3041
30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人能够居住在仁德淳厚的地方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
30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中的,也不能长期的处于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在什么样的境地都会)安于...
30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人能够居住在仁德淳厚的地方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
30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中的,也不能长期的处于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在什么样的境地都会)安于仁德得推行,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都会)做有利于仁德的事。”
对于这一句的解总觉得词不达意。也可以这样解读:没有仁德的人,他是不可能一直遵守相互约定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久了也不会其乐融融,因为这样的人喜欢制造事端。仁者则可以遵守约定维护仁德之风,智者可以让大家和睦相处,有利于仁德之风的推行。
30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的辨识,并告诉你应该喜欢什么样的人和厌恶什么样的人。”
30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推行仁道时,那就不会行恶了。”
30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有和权势,是人们所向往得到的,但是,不以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以正当的途径去摆脱它,君子宁愿固守贫贱。君子的行为脱离了仁德,又怎么能称其为君子呢?君子即使在吃一顿饭的(短暂的)时间里也不会违背仁德,即使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不会违背仁德,即便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也会固守仁德。”
30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加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真正厌恶不行仁德的人。真正爱好仁德的人,会认为天下没有什么可以阻碍推行仁德的;厌恶不仁德的人,他所理解的行仁,是不让不仁德的行为影响到自己。有能够用一天的时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行仁的吗?我还没有见过精力不够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我没有见过也。”
30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总是和他同类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他是那一类的人了。”
30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如果早晨感悟了人生的真谛,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30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义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因为自己饮食条件不好、穿着褴褛而感到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我们同他谈论道义的。”
30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无所谓行,也无所谓不行,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
30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安于道德的修行,小人安于生活的安逸;君子关心法令制度,小人关心自己的利益。”
30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事,必然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30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的制度作为国家民众的行为标准吗?是这样的话,还有什么难解决的吗?不能用礼让的制度作为国家民众的行为标准,礼乐制度将如何实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