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背后的创作思路
看过《魔戒》《霍比特人》的前传历史《精灵宝钻》,我体会到黑魂真的从托尔金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这种借鉴不是剧情套路设定,而是借鉴了创作的理念和思路,做出了独特的故事,这是最为高级的致敬。毕竟宫崎老贼老西幻粉了。
《精灵宝钻》的故事是原初的光芒遭受玷污,精灵与他们国度渐渐失去起初的高洁沾染种种罪恶的三个纪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失落”“失去”“变得不完美”“从完整到破碎”的悲伤故事,有着伟大创作的失落,英雄的末路这样的史诗。但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依然...
看过《魔戒》《霍比特人》的前传历史《精灵宝钻》,我体会到黑魂真的从托尔金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这种借鉴不是剧情套路设定,而是借鉴了创作的理念和思路,做出了独特的故事,这是最为高级的致敬。毕竟宫崎老贼老西幻粉了。
《精灵宝钻》的故事是原初的光芒遭受玷污,精灵与他们国度渐渐失去起初的高洁沾染种种罪恶的三个纪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失落”“失去”“变得不完美”“从完整到破碎”的悲伤故事,有着伟大创作的失落,英雄的末路这样的史诗。但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依然留下了众多美好,被视作原初之光芒的回响,新的纪元则再度开启。而《黑暗之魂》深挖遥不可及的众神时代可以发现,黑暗之魂的世界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失落不断破灭的世界,火焰渐渐熄灭,繁荣盛世渐渐扭曲破败,最终辉煌的事物剩下无力的残迹,一切伟大都无从寻觅。而作者宫崎英高远比托尔金更加“残忍”,黑魂的世界简直无可救药,满世界皆是丑陋的疮痍,扭曲的生命,初火所带来的美好已经荡然无存。《魔戒》与《黑魂》皆有着由崇高完美堕落下来的基调,而黑魂把这种破坏塞进了每一个能即使在如此悲惨的世界中,都能够生发美好品格的小人物个体的故事中,将这残忍世界中最后的美好毁灭给你看。这是何等的悲伤。
但是黑魂的最后,大概也给出了新的希望。神明的计划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最为惊人的是,一向和整个世界一同堕落的、甚至可以被当作火之世界堕落之源的微渺人类,竟然逆反了整个世界堕落的基调,向上行走,由卑贱变得崇高而伟大,他在成就崇高伟大的巅峰,迎来了牺牲的悲伤结局。在《黑暗之魂3》,火之世界的真正终末、黑魂系列的完结,诞生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人物——奴隶骑士盖尔,他给这无可救药的世界,创造了真正的光明。
同样,两个世界都承认一个世俗世界之外的世界存在着,世界之外有着世界的本源,其中的变化会表现在凡尘的世界中。比如中土以西有着福地阿门洲,整个埃尔达之外则是伊露维塔所在的虚空;黑暗之魂的大陆“深处”有着深渊和初火,在初火燃烧的火炉的“天空”中悬挂着象征火焰被黑暗排挤到圆的边缘而形成的日食状的黑暗之环。这些世界之外黑暗与初火的变化引起黑魂世界的种种变化,即使众神也不过是凡世中受初火影响的生命,所以这些变化引起众神众人的种种反响....
积水低洼之地,层峦至高之处
(接上篇)低洼积水和高处的的象征意味。
黑魂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而拥有象征内涵的物象,其本体的性质与所象征的含义并不能等同。若不明确这一点,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想通过场景布局解读宫崎老贼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积水,浅到脚踝,深到齐腰;能被脚步激起水花,也可以是令人寸步难行的沼泽。这里必须泛指所有积水低洼地形,因为它们在象征含义上与高耸的地形相对,而且如此大量的积水地形,很难说不是作者有意安排之。我们可以去魂学视频里寻找游戏中有关深渊、幽邃、人性的道具的官方介绍。而我们会发现,人性是沉重的,能够流淌的,会本能地向低处流动,最终在低处汇集成深渊。尽管深渊距离尘世极为遥远,黑魂的世界观向来...
(接上篇)低洼积水和高处的的象征意味。
黑魂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而拥有象征内涵的物象,其本体的性质与所象征的含义并不能等同。若不明确这一点,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想通过场景布局解读宫崎老贼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积水,浅到脚踝,深到齐腰;能被脚步激起水花,也可以是令人寸步难行的沼泽。这里必须泛指所有积水低洼地形,因为它们在象征含义上与高耸的地形相对,而且如此大量的积水地形,很难说不是作者有意安排之。我们可以去魂学视频里寻找游戏中有关深渊、幽邃、人性的道具的官方介绍。而我们会发现,人性是沉重的,能够流淌的,会本能地向低处流动,最终在低处汇集成深渊。尽管深渊距离尘世极为遥远,黑魂的世界观向来是在我们体验的世界之外还有影响世界的世外之物、更高层的事物。比如初火与黑暗,是世界之外初火的衰微,黑暗的兴盛,才使得黑魂世界才会如此凋亡。因而作者需要用各种世界中的场景物件来反应高层事物的影响,作为它们的表现。“黑暗印记”的介绍称,人性会从中流出,诅咒取而代之留下,这解释了不死诅咒的真相;再对比“黑暗之环”和“黑暗印记”,无火的印记中流出黑色物质,有火的黑暗之环火焰包围黑暗,没有东西流出。这是水与人性的共性。
当然,水不过只是水,不能说水能带来深渊,作者只是用积水说明这里深远影响的情况,积水只是自发地流动到低处罢了,然而人性也是往低处汇聚的,二者必然重合,水便能够象征黑暗。
我认为,低洼与积水,恰好是深渊积累,影响地表的象征。也许有人要发问,不是只要低洼就积水吗,这哪有象征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正是因为有了鲜明的对比,积水才有象征意味。与低洼相对的是,高耸、山巅。而黑魂3中最重要的,高耸的地方,正是洛斯里克城。
洛斯里克城,有个物品介绍里仅仅提到高墙筑起。但实际上,洛斯里克城的高耸,根本不只是筑起高墙的事,洛斯里克城是随着坐落的山峰一同升高了。从法兰老狼坐电梯上去,到离群恶魔守护的大门处,我们会发现,大门的高度根本对不上洛斯里克的城墙。很明显,洛斯里克曾有大桥跨过山谷,联通高墙、法兰要塞、不死聚落,但是大桥却断为几截,甚至根本无法对上洛斯里克城墙的高度。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大桥建好之后,洛斯里克城抬升了。这导致大桥废弃,从法兰要塞也无法到洛城。从方位来看,洛城原本的大门就是冰狗那里,已经高的离谱,鸟瞰罗德兰大陆,只能通过滴滴打鬼出城。为何洛城会变高,b站有魂学up做了自己的解释。我在这里所想说的,就是高耸与低洼两个地形,在彼此的互相对比下,一起拥有了象征意味,有高就有低,无法互相消灭。这有没有让你想到火与黑暗,火与黑暗作为对立面同时诞生,此消彼长,有火光就有黑暗,无法互相消灭。高耸的洛城可以避免低洼中的积水,保持高洁,能够保持火焰自在地燃烧。而火焰在强盛的时候可以压制黑暗扩散。是不是极为相似?
然而黑暗之魂最为悲哀的就是,火焰终有燃尽的一天,深渊将会不受任何控制。想想环印城的尽头吧,了无生机的沙漠吞噬了全世界,环印、洛斯里克、亚诺尔隆德三城尖塔的残骸躺在沙海中。那便是一切高耸地形的终结,即使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抬升,洛斯里克依然避免不了失去“高耸”的命运。
因而高耸恰恰象征着火的延续,深渊从低处上涌,火焰便上升至更高的地方避开黑暗。
另一个处于高山之上的地方,就是初始之火的火炉。那份壮美的景色,应该不需要赘述,也能感受到火焰的崇高感。初火炉旁是众多城堡似的建筑揉成的山体,就好似全世界的建筑都毁坏殆尽,聚集于此为了将初火托举到更高之处。“高耸”与火焰的联系是何等紧密,无需多言。
目光再回到洛斯里克,但这会儿是dlc里的聚集地,那是令人震撼的,不断生长的巨大废墟(b站up阿鲁蒂娜),我们能在其中找到洛斯里克的座座建筑,我们曾从那里踏上传火之旅,而如今目睹它彻底破坏毁灭,被粗暴地堆叠在一起,落满了苍白的骨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性聚成的怪物盘踞在此,那是“从幽邃伏爬而出的濡湿人形”(见法术大块灵魂沉淀物的说明),恰恰是不死人在漫长时间中躯体彻底磨灭,幽邃浸透了洛城的产物。“濡湿”是官方给予这些看似人型的,色同幽邃的怪物的名字,不止这个,一切和黑暗和深渊有关的物件,都用水作为比喻形容其性质,水,尤其是往低处流动汇聚的水,几乎可以作为深渊影响的象征。这建筑堆叠的样式像极了初火火炉中的场景,一方面惊讶与洛城的毁灭,一方面与初火炉极度相似的场景令我们恐惧,难道初火炉已经被这些黑暗的怪物占据了吗?更何况已经是这么高耸的地方,都已经浸透幽邃。火之末路,已然清晰明了。世界虽大,业已破败,或者在走向破败的路上。洛斯里克城是世界的中心,随着洛城的抬升,整个世界都在朝中心收缩,一切都在朝着它聚集,所以才会最终形成“聚集地”。(也有说法是世界收缩洛城才抬升,不过这不重要,因为原因说不清楚)
回到黑魂3本体,我们要从洛城往低处走,开始逐个理解低洼的积水。沿着讨伐薪王的道路,然后再去环印城dlc,一路向低处走,直到环印城为终点,最后(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最特别的传火祭祀场。
一般人们肯定是不喜欢生活在满地积水的环境,而会保证环境清洁。游戏场景内建筑旁边甚至内部的积水,也是整片区域年久失修已经衰败的反映。总体而言,黑魂的世界里,只要是信奉神恐惧黑暗的地方,人们都会细心发展起信仰,将王或者火焰供奉或者至少保存在干净整洁的地方,这些地方本来绝不可能出现积水的污渍。然而矛盾的是,几乎每一位薪王曾经的势力范围内,全都有大片的积水。
个人认为,能够作为初火薪柴的薪王,本是崇高而不可能屈居于积水之中的。即便是薪王曾经的居所,也倾颓在积水中,这个事实,既是深渊蔓延的表现,也是强烈的反差与绝望。作者在用场景时时刻刻反问玩家,你前去传火真的还有用吗?你延续了火,过去的繁盛还能再现吗?这个世界难道就能摆脱黑暗吗?你能扭转这些可悲的扭曲吗?强迫玩家去思考,我一定要走谏王传火之路吗?我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从活祭品之路来到磔罚森林,这里积水已久,产生了巨大的螃蟹。原本这里是法兰不死队的势力范围,与其合作的结晶老者镇守此处。根据艺术设定集,森林中的十字架与钉在十字架上的怪,在下方法兰沼泽中同样数量众多。不死队监视深渊,同样也斩杀受沾染深渊陷入疯狂的人。那些背着十字架的怪物在艺术设定集中命名为狼附人,也许它们曾经是人,但是变成了这副模样。十字架大概是为了将这类人固定,作为磔罚所立的。根据其发红光的眼睛,不难想到是深渊导致它们扭曲狂化。那么行刑人理所应当也是不死队。毕竟游魂难以真正死去,会不断复活,把他们永久固定,才不会继续传播黑暗。
从磔罚森林下行至法兰沼泽,所有树木都被毒物腐蚀,乌烟瘴气遮蔽了天空,建筑的残骸斜躺在沼泽中。而法兰要塞内部,被深渊侵蚀的吸魂鬼已经杀到了不死队的家门口,辅助不死队的咕噜们根本无力抵挡。如果法兰要塞如以前一样完好,有灭国之力的不死队怎么可能驻扎在这种粪坑一样的地方?怎么会容许吸魂鬼在自己家门口恣意妄为?这是极度不可思议的,法兰要塞显然荒废已久。原因可能有二:不死队前去传火,法兰要塞也就无人驻扎;洛斯里克升高,无法从大桥到老狼与不死队取得联系。联想到深渊监视者们的结局,在钟声响起后苏醒,再次深入卡萨斯讨伐深渊。却最终落败,不得不对被深渊侵染的的同伴挥刀,最后全员感染,走向终结。深陷腐败沼泽的法兰要塞,也许映衬着这些英雄们的末路。
然后是幽邃圣者埃尔德里奇,传火的薪王,竟然是靠食人而异化为的幽邃怪物。这本身就是对神明维系的火之时代的最大讽刺。正如幽邃点字圣典曾经讲述正常的宗教故事,后来才加上黑暗的故事,奇迹“幽邃庇佑”“侵蚀”,幽邃教堂曾经是崇拜白教主神洛伊德的教堂,在埃尔德里奇和其拥趸的叛教行为中成为了供奉埃尔德里奇的神殿。在法术“强力幽邃灵魂”的说明中,大主教麦克唐纳从湖底找到教堂存在的沉淀灵魂,开心地说:“太棒了,世界之渊就在此地。”幽邃教堂所做的:让导师散布埃尔德里奇的信仰,传播深海时代的消息,引导不死聚落的人们捕杀不死人献祭给埃尔德里奇;在教堂也一样人人配备猎捕不死人护符,做着同样的事情。多么讽刺,原本埋葬不死人,以神的信仰安抚人们对诅咒的恐惧的地方,以神的名义压制黑暗传播的地方,竟然成了信仰幽邃,信仰幽邃的怪物埃尔德里奇的邪教圣堂。看看“主教长袍”的说明:“幽邃教堂主教群的长袍,深红色有受火焰庇佑的含意。他们原来应是幽邃封印人,但最后所有人却反被吞噬,不管是信仰、灯火,全都派不上用场。”薪王埃尔德里奇,本身就是一坨黑暗的污水。
穿过深埋地下的卡萨斯地下墓地,从伊鲁席尔再次向高处进发,向着火之世界最为崇高的地方之一——亚诺尔隆德。结果等待我们的真相却是,埃尔德里奇勾结沙利万,亵渎众神的王城亚诺尔隆德,吞噬葛温德林,成为神明的吞噬者,更是全黑魂亵渎僭越至极的故事。众神在火焰昌盛之时以火焰为崇高,以初火为力量之源,所以以自己为至尊。如今初火衰微,幽邃的怪物登上亚诺尔隆德高耸在夜空的尖顶,吞噬了最后一位镇守王城的神明,与埃尔德里奇战斗的殿堂中铺满了黑色粘稠的物质,就像从埃尔德里奇身上流下来的一样。而这处场地,在黑魂1,本是天选不死人英雄挑战斯摩与翁斯坦,通过试炼觐见太阳王女的传说场所。
积水,在向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陈述着残酷的事实,英雄已殁,深渊已兴,凡是有积水的地方,皆是破败凋敝之景,皆遍布深渊所造成的悲剧与罪行。
顺带看看白教信仰的使命,“圣职蓝袍”:“过去成为不死人的圣职所穿的外衣。令人印象深刻的鲜艳蓝衣。据说蓝衣旅人身负阻止不死人成为黑暗温床的使命,为此总是背负着巨大的封盖。”“圣职帽子”:“据说他们身负使命,但如今已无法达成。”多么悲哀的事实,作者笃定地讲述着。
黑暗与初火的变化是相互联动的,火盛黑暗弱,火衰黑暗强,不可能单独变化其中任意一个而另一方不变。所以既然低洼积水能够反映深渊的影响,就同样诉说着初火的衰亡。
让我们回到极深的卡萨斯地下墓地的底部,熏烟湖。且不提那只巨大沙虫,那属于外来物种。熏烟湖连接着恶魔遗迹,居住着老恶魔王。恶魔虽然扭曲,但也是与初火息息相关的生物,源自初火,力量与初火直接挂钩。熏烟湖这片积水,与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并非直接象征深渊的满溢,而是从反面暗示初火的衰微。反映在游戏中就是恶魔一族的凋零,恶魔老王的场地里躺着不少恶魔尸体,关于恶魔一族,到了环印城dlc,真的只剩下世界上最后的两只恶魔了。【恶魔的灵魂】如此描述:“恶魔诞生自混沌火焰之中,而那火焰已熄灭,所以恶魔才被称作即将灭绝的种族。”混沌火焰,是从初火中获得王魂的伊扎里斯魔女所运用的力量,与初火直接关联。老恶魔王的灵魂如此描述:“消瘦到几乎见骨,如燃后残渣的老恶魔王,是最后一位伊札里斯的混沌目击者”,它在战斗的最后,身上最后的火焰也会熄灭。
“积水”的象征含义可以扩展了,象征着深渊的影响,也能象征着火的衰微。
太阳王城,亚诺尔隆德在幽邃之中,永远沉寂,陷入了一片黑暗,黯影太阳葛温德林再也等不到亚诺尔隆德的阳光。灰烬也再次深入地下,已遭罪业之火毁灭的罪业之都,探寻孤独的薪王:巨人王尤姆。王尤姆,不是,尤姆的boss场地同样满地积水。王尤姆的柴薪的描述,是这样的“孤独的巨人为了压制罪业火焰而成为薪王──就算明白众人并不是真心唤他为王。”我暂时没能找到罪业之火与深渊的联系,但为什么成为薪王能够压制罪火——“永不熄灭的罪业之火”,难道罪火跟幽邃的性质更加接近,才会被薪柴压制。毕竟世上并不存在不会熄灭的火焰,火焰终有耗尽薪柴的一天,永不熄灭的罪业之火,可能根本就不是火吧。
击败了三位薪王,我们被强制召唤回到洛斯里克城中。“救救...洛斯里克”奄奄一息的主祭如此哀求道,灰烬再次登上高耸之处。却面对了教宗手下的舞娘,在洛城之中目睹黑暗之环高悬天空,来历不明的巡礼蝴蝶翱翔在燃烧的天空下,宛如末日的景象。于是灰烬穿过重重防卫,来到洛城顶端的王子寝宫,将最后一位需要的薪王带回王位。这是唯一一处没有积水的薪王boss,也很可能是海拔最高的薪王战场(初火炉不算,它在世界之外,一切都比初火更低,双关,更“低贱”)。向来是传火王国的洛斯里克,在王子的寝宫恭敬地铺上了红布,“深红色有受火焰庇佑的含义”。虽然有些陈旧,但是比起洛城以外荒凉的样子,不可不谓皇家气派。整个洛斯里克城高耸于山巅,独立于高墙外破败的世界;不断抬升的洛城好像尽力在躲避低处的积水,保持自己的崇高。然而衰微的初火无法再抑制黑暗的蔓延,洛城是逃不过丧失崇高的命运的。如今黑暗之环已经高悬在天空,世界的走向究竟是已成定局还是尚有转机,全在传火的灰烬手中。
而到了环印城dlc,时间似乎已经过去很久很久,灰烬不断地从高往低走,从黑暗之魂3洛城残骸的聚集地,到黑暗之魂2中的推土塔遗迹,跳下大树洞来到黑暗之魂1的传火祭祀场遗迹,通过黑暗大蛇芙拉姆特曾寄身的深洞,再一次滴滴打鬼,来到遥远的,世界尽头的环印城。这是最古老的,人类的都城,传说中黑暗灵魂之血就存在于斯。黑暗灵魂乃是人类先祖所发现,并分给全人类的根源之物,就像神族拥有来自初火的王魂,人类从一开始就拥有来自黑暗的黑暗之魂(DARK SOUL)。因此,环印城在世界败坏之时,依然挺立着,尽管这里的人们已因为化为游魂而忘记了神明的诺言,很快,这座城池也将倾颓于黑暗之中。已经有部分城池陷入了生长着黑暗晶体的黑色泥沼。在更下方吞噬黑暗的米迪尔,最后的不朽古龙后裔,坠落在黑暗深谷。谷中的积水下,是无数人类的白骨。大概吞噬黑暗,就是连同人类的人性与黑暗灵魂,一同吞下吧。米迪尔也因此变得漆黑,最终疯狂。即使这样,环印城依然是神明抵抗黑暗的最后手段。当你遇到希拉,也许还不能明白为何她如此叮嘱:
“……嗯,看来您还记得呢。
大概多亏如此,我们才能在此交谈。
我名为希拉,
为侍奉教堂之长──费莲诺尔公主之人。
既然您知晓神的名讳,
也明白黑暗如何可畏,
就请万万不得侵扰公主安眠──
公主在火迈向终结时,位距黑暗咫尺之遥,也都是为了人类”
直到玩家作死惊醒了费莲诺尔公主,才会发现真相。玩家好像瞬间穿越了时间,方才耸立的费莲诺尔教堂已经坍圮,外面了无生机的沙漠吞噬了全世界,环印、洛斯里克、亚诺尔隆德三城尖塔的残骸躺在沙海中。那便是一切高耸、“崇高”的火的终结。费莲诺尔公主的沉睡,也许蕴含着时间的魔力,制止了深渊不断蔓延的过程,保持在一成不变的“现在”,即使大多数生灵还是成了游魂,神明也消失不见。这或许是一种拖延,因为葛温大王终是没能派人来迎接公主,【特使小环旗】:“据说大王将末世所在的环印城,
连同疼爱的么女赠予得到黑暗灵魂的矮人(翻译问题,“小人”即地位地微的人)。
此为总有一天会前往迎接她的证明。”
在大漠中,我们果真寻得黑暗灵魂之血,火之将息,然黑暗长存。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堪比神明,像神明的力量一样改变了天象,黑暗遮蔽天空,在黑魂世界三部曲中降下了仅此一例的蓝色雷电。黑暗的时代终是来临,这就是火之末世的所在。
黑暗属于“低洼”,火焰属于“高耸”。在一开始,拥有黑暗的人类低贱,神明崇高。在最后黑暗要盖过火,要消除“高耸”,从最低的环印城开始。于是不在有高下之分,黑暗远胜过火焰。
这便是高耸与低洼的象征意味,宫崎英高将黑暗与火的冲突贯彻到了每一个场景中,无论何时都遵循着核心的逻辑,展示着火之世界走向崩毁的画卷。这就是真正的“魂味儿”,处处可见的,正在到来的,无可挽回的末世。
至于传火祭祀场。我们可以看到洛城在比火鸡场更高的地方,但依然能够睥睨远方一众覆雪的高山,应该能明白火鸡场海拔有多高。火鸡场内部,墓地有积水,古达处有积水。在王座下螺旋剑之下的房间依然有积水,npc挑着干燥的地方落脚。火焰与积水近在咫尺,火鸡场内希望你传火的人,希望你篡夺火之力量的人,等等信仰相互冲突,行事风格各异的人齐聚于此。大概,如此紧密的冲突,就是想告诉你,玩家,你虽然看似被使命束缚,却有着自己的选择,崇高还是低贱,化低贱为崇高,为火熄灭后的时代取得主动权;还是捍卫已经消失的崇高的过去,执守火的荣耀。
卑微者的故事不被记述,灰烬虽卑微,使命却伟大
虽然说象征象征,却更像我自己对游戏大体流程的感受。但是从场景物件来分析作者用意的角度是没变的。不愿意翻游戏内道具的可以去https://www.vgbaike.com/dark_souls_3搜索资料,有些关键词不能直接找到你想看的故事,需要联想你在那个装备有关的场景里都遇到过什么,然后搜索这些关联的东西。
怒放于终末之花
魂学向,解读老贼可能的创作思路,盖个人观点,欢迎理论。物品道具的介绍是最有力的证据。
黑魂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而拥有象征内涵的物象,其本体的性质与所象征的含义并不能等同。若不明确这一点,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想通过场景布局解读宫崎老贼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花,意味着新生与下一代,其本身脆弱而美丽。罗德兰,这衰败而残酷的世界渐渐了无生气,在其中花朵实在是万分罕见,因为已没有这般娇弱之物生存的空间。然而正是因此,花朵恣意盛开的地方分外引人注目,这些地方的一切都暗示着花的象征意义,也就是终焉。但因它们本体依然只是脆弱的生命,在环城崩毁失去火之温度的世界皆已风化为黄沙大漠,花亦无法存在。蕴藏非...
魂学向,解读老贼可能的创作思路,盖个人观点,欢迎理论。物品道具的介绍是最有力的证据。
黑魂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而拥有象征内涵的物象,其本体的性质与所象征的含义并不能等同。若不明确这一点,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想通过场景布局解读宫崎老贼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花,意味着新生与下一代,其本身脆弱而美丽。罗德兰,这衰败而残酷的世界渐渐了无生气,在其中花朵实在是万分罕见,因为已没有这般娇弱之物生存的空间。然而正是因此,花朵恣意盛开的地方分外引人注目,这些地方的一切都暗示着花的象征意义,也就是终焉。但因它们本体依然只是脆弱的生命,在环城崩毁失去火之温度的世界皆已风化为黄沙大漠,花亦无法存在。蕴藏非凡力量的黑暗灵魂之血(Blood of DARK SOULS)将被赋予创生的用途,这是便是新生,花朵都是在新生之前谢去的,不是吗。
第一处开花的地方,在咒蚀大树腐败之根上。这是什么的终结,难以回答。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不死聚落对背负诅咒之人所施加的暴行,已经彻底终结了。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不死聚落居民在来自幽邃教堂的导师教导下,对途径的不死人所做的事情。刑具、切割用的锯刀、笼子....,还有直通活祭品之路再通向幽邃教堂的道路...很可能不死聚落的工作就是将不死人送给幽邃教堂的埃尔德里奇吞噬。怪物的分布能够传达出隐藏的信息,胖大妈作为导师,则是这个恐怖真相的重要线索。埃尔德里奇已经离开教堂,不死聚落全员也都化为游魂——曾经的猎捕对象。而曾庇佑他们不受诅咒的大树,也被诅咒侵蚀,里面蕴藏了诡异的邪恶物体。不死聚落彻底的衰亡。
第二处在艾雷德尔的绘画世界,王者的守墓人boss战场。即使冰天雪地,依然绽放遍地白花。在需要象征和美感的地方,作者可以违背花脆弱的本质,让它们开放。英雄已终结,传说已逝去,这也是黑魂世界“由美好到衰颓”总基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英雄挽歌”。无数的传说都已经消逝在远古的过去,现在的世界难觅英雄,更别提有资格传火维系世界的薪王了。
第三处则是崇高的初火火炉,从崖边眺望,已在浮云高天之上,脚下尽是皑皑戴雪的山脉,然而在火炉向下看,它们不过土丘般矮小,直望去天边黑暗之环瀑下都空无一物,可见初火火炉之崇高,在这不可思议的顶峰,在混杂灰烬的基岩上竟有成片白花怒放,实在是不可思议。设定集中可以看到魂三炉边倾颓的魂一火炉外墙,确定是同一个炉子。为什么魂一没有花而魂三有,大概更是诉说魂三时已是真正的末世,初火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行将熄灭。这些白花是火之时代的挽歌,在创生生命的初火旁生气盎然的花丛,何尝不是对历代回归初火的薪王们的追悼呢。这诞生世界的起点,也是不死人苦痛旅程的终点。薪王们的化身静坐于火旁,不死人怀揣柴薪踏入初火炉心,祂缓缓站起,将螺旋剑从火中拔出,刹那地动山摇。黯淡的紫黑色苍穹下,场地中立着无数的剑冢,在剑冢间绽放的无数白花中,祂将以燃尽自身的战斗检验这个时代的传火者,是否具有加冕薪王(Lord of Cinder)的资格。结局尚有四条道路,终末之花都将见证。
中场休息:坚决反对魂学虚无主义。反对因为剧情碎片化严重看似模糊而否定从碎片拼凑出正确故事的想法,至于“作者就是不想好好写剧情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真相”的说法更是不能接受。
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