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非实名真身份混迹Lofter与现实的一年
2021年初法国开始封国宵禁,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一听到curfew,整个人都是在极度紧张的状态。2020-2021年间,我的成果不乐观,所以指望21年开始重新收集数据进行实验。显然,由于COVID-19,实验一直无法进行,这使得整个科研进度落后。申请合同延期被拒,这便意味着我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去做四年的工作。而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成型后,我又陷入了很深的恐慌。
COVID爆发前在做了一次小手术,很多同事都过来探望我,并给我典型的法式祝福,或者西式祝福: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回到我们身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第一次想努力融入,而把系统地学习法语提到日程上。而我依旧感到很幸运,我没有在COVID爆发后...
2021年初法国开始封国宵禁,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一听到curfew,整个人都是在极度紧张的状态。2020-2021年间,我的成果不乐观,所以指望21年开始重新收集数据进行实验。显然,由于COVID-19,实验一直无法进行,这使得整个科研进度落后。申请合同延期被拒,这便意味着我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去做四年的工作。而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成型后,我又陷入了很深的恐慌。
COVID爆发前在做了一次小手术,很多同事都过来探望我,并给我典型的法式祝福,或者西式祝福: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回到我们身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第一次想努力融入,而把系统地学习法语提到日程上。而我依旧感到很幸运,我没有在COVID爆发后得病,如果那样的话,治疗和住院都会复杂许多。
后来Clubhouse流行了起来,人以类聚,推荐给我的房间大部分都是学术圈相关,而无论学术圈内圈外,谈及最多的便是“内卷”二字。从斯坦福的教授,到世界500强的CEO,著名的神经学家……到普通的副教授、教授,再到与我身份无二的青年学者、博士生博士后。几乎每个人的房间都在传播负能量。我终于在权衡再三之后,退出了Clubhouse,风靡一时的社交软件,因为“中国速度”被大众熟知,但在几个月后由于更多名人的退出而消失在大众视野。
我感受到了空前的压抑与职业危机,这让我转而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我认识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一部分是教过我的老师,一部分是我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是协会内部的咨询师成员。这让我在选择自己的咨询师这一部分开始,就已经变得尤为困难。我甚至和同事开玩笑——如果知道你是我的同事,我宁可在不是同事时先成为你的来访者。当然,生活中没有如果。这让我没办法不把我自己的咨询师和我认识的咨询师做比较。专业原因,当我知道一个咨询师受过某个流派的训练时,我的“反侦察”在不由自主地占上风。这样来来回回找了很多咨询师都不能让我满意,权衡花销、时间以及我的收益,我又放弃了这条寻求帮助的道路。
那时,阅读网络小说已经占据了我每天几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及时止损”,我又开始提笔写了一些故事。而如今看了,这是去年间一个错误的决定。除了一位我的可爱的语文老师,其余所有人在得知我写网络小说的时候都觉得我在浪费时间,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我坐在电脑前,是要做科研的,写的该是学术报告,而不是小说。当我的爱人调侃我Professional novel writer and amateur scientist的时候,我心中的悲凉又哪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呢?最悲哀不过自己的事业被笑业余,而随便提笔写来的被成事业,当然,professional是加上引号的。
这一年,我认识到了认知差异巨大的人们的沟通障碍。所谓认知,大体上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过程。有一次线上会议,我导给我了一个cognitive psychologist的tag。我问他能不能换成平时的,这个tag我压力大。他只说,一个tag而已,重要的还是演讲内容。而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我不应该带这个名签,因为我只能讲给人们定义中cognition是什么,而认知所造成的任何应用式问题,我都不会解决。因为当我问自己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尤其在网络上,哪怕匿名留下的帖子都会招致有心人的上纲上线的污蔑。五月份左右,我经历了一次小范围内的网络暴力。人言可畏,截图留下来的帖子仍旧历历在目。自那之后,我放弃了一直以来模糊不清的人设形象。由于网络圈子的特殊性,这些甚至包含了性向和性癖,至少在国内还应该是关起门来偷偷看的内容。我考虑了很久,是建立一个纯粹在网络上自娱自乐的非真实身份随便玩玩,还是如同我大部分社交网站一样用真实的形象并且实名。与朋友讨论许久以后,得出了一个正在践行的思考:顺向的自然渗透,和逆向的选择渗透。所以用真实的非实名身份,选择性逆向渗透:选择靠谱的圈内网友言深交谈,并用现实身份去向了解我的人介绍网络身份。一方面避免了伪造的尴尬,另一方面则无论如何都使自己更有底气。(手动召唤云深和小楼,感谢相遇。)对于有些本无善意的人,我想我不用再去读《沟通的艺术》去克服沟通中认知差异的问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需要我主动去沟通。
过去一年内我以为我几乎没怎么做正经阅读,但微信读书记录上还是有105小时的读书时间。加上6-7本纸质书,大概保证了每天半小时的阅读。书单上还有上百本书没有读过,书单,大概就是会越来越长的list吧。也许在COVID之后要加班加点工作的状态下,这种碎片化的读书时间也保证不了了。
2011年,我经历了到目前为止最折磨人的拒稿,虽然我们最终把它归结为Bad Luck,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自己的项目产生了怀疑。重新分析数据后没有出入,如果我能在之前更有底气地argue一下,或许也不会拖到现在。
过去一年,以科研为基础,我开始关注阅读障碍与计算障碍儿童。粗略涉猎了一下以阅读障碍为主的特殊教育。如果说在科研上越走越窄,如果说最终不能做纯实验的研究,视知觉在阅读障碍中的应用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新年初,确诊了带状疱疹,想想去年的手术,今天还是幸运的。如果手里的一半项目有成果的话,2022将是我成果最多的一年。
最后,电子化时代让很多软件都允许我们一键生成报告,这些也许可以很好地概括我的一年。
代码:
工作最多和最少的一个月:
读书:
【四方象棋】
红领——拯救党
黑统——加害党
白军——自卫组织
蓝将——中立党
相 1 辅佐之人
马 3 忠诚之人
炮 4 善战之人
车 5 善文之人
兵 5 行令之人
士 6 愚忠之人
首领:不可出九格,在相全亡后可出九宫格,被吃掉后以其中一相代替
相:可向任意方向行“目”字格
马:在“首领”“相”“兵”“士”前方两格时,可走“田”如果不在仅走“日”
炮:必须有“车”或“兵”在四周一格里,否则除第一步都只能走一格
车:一次走三格...
红领——拯救党
黑统——加害党
白军——自卫组织
蓝将——中立党
相 1 辅佐之人
马 3 忠诚之人
炮 4 善战之人
车 5 善文之人
兵 5 行令之人
士 6 愚忠之人
首领:不可出九格,在相全亡后可出九宫格,被吃掉后以其中一相代替
相:可向任意方向行“目”字格
马:在“首领”“相”“兵”“士”前方两格时,可走“田”如果不在仅走“日”
炮:必须有“车”或“兵”在四周一格里,否则除第一步都只能走一格
车:一次走三格,不可斜走
兵:一次走两格,可斜走
士:一次走一格,不可后退
棋子无主,永远不会遵从任何一方,棋子有感情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规则可能会被打破
另:
有一颗金色畸形棋,因烙制失误本应弃掉,却无意掉入棋盘,它可能褪色许多,它可以不守规则自由行走,你可以叫它“Moon”
棋盘说明:由264*264平方厘米的盘面组成,褐色棋格,镶玉木材质
祝游戏愉快,不要沉溺
最近在五竹叔的坑里躺平了,不打算出来了,然后又入了掠影的坑,连何之州都翻出来看了。佟梦实的颜,声音,身材都是九品以上啊!
五竹叔满足了我对古龙的小说里面那些寂寞高手的所有幻想:包括且不限于:阿飞,西门吹雪,傅红雪,花无缺,荆无命, 燕十三,萧十一郎,孟星魂,郭嵩阳……
最近在五竹叔的坑里躺平了,不打算出来了,然后又入了掠影的坑,连何之州都翻出来看了。佟梦实的颜,声音,身材都是九品以上啊!
五竹叔满足了我对古龙的小说里面那些寂寞高手的所有幻想:包括且不限于:阿飞,西门吹雪,傅红雪,花无缺,荆无命, 燕十三,萧十一郎,孟星魂,郭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