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沐】明心
山客不往山色寂,按剑无心怯寻因。
枯荣流转年华易,如是芳菲怎不移。
月华沉醉,山色淋漓,晚风过处曳梅影。
“师尊?”
听到这声音,意琦行不由脱出无端冥想,侧身回首,只见雪寻月捧着一柄长剑缓步而来,口中还关切道:“夜深了,师尊还未休息?”
意琦行正待作答,便又听雪寻月笑道:“静夜清凉,月华如练,可是又拨动师尊心弦了?”
……意琦行瞥他一眼,神色不改:“你于剑道兴趣平平,对铸术却如此痴迷,令为师不解啊。”
雪寻月笑意一敛,规规矩矩抱剑告罪:“徒儿知错,明日必定静心习剑。”
意琦行倒不追究,语气依旧和缓:“你于剑道禀赋寻常,命你习剑,只为强健体魄。此外,你爱钻研铸术抑或其他,都随你欢喜,吾皆无异议。”
说着借月光扫过他手中之剑,但见剑柄纹路流畅,鞘身亦镌有卷云流纹,雕工精细,足见用心,心中了然。
雪寻月注意到他目光所在,有些赧然,意琦行却在此时开口唤他——“寻月。”
这语气似乎不同寻常,雪寻月愣了一下才应道:“弟子在……师父?”
意琦行沉默片刻,在小徒弟疑惑的目光中虚抚他的头,眉目柔和:“吾将远游,明日动身。”
这便是要只身出行的意思了。雪寻月茫茫然想起,他自小由师父收养,托人照料,十数年前又被接到身边亲自教养,这许多年来,他们师徒二人朝夕相伴,从未长久分开过……
“为何……如此突然,师父?”雪寻月无意识地摩挲剑上暗纹,神情不掩低落,犹挣扎道:“吾不能去吗?吾不想独自留在家里。”
这话倒有些稚气了,意琦行不由莞尔,语气更加温和:“吾已传书云纵先生,请他来此,你二人投缘,有他相伴,必不会寂寞,吾亦可放心。”
雪寻月一怔,脸色微红,但仍焦躁道:“可吾想陪伴师尊。”
意琦行朝他怀中虚虚一指,“连夜铸好的,不想早些让他看到吗?”见他垂首不语,又道:“你在吾身边多年,对吾依赖太过,但你之生命中,不应只有吾等寥寥数人。苦境风貌多样,苦境之外更有数多境界,吾多年前曾出境游历,种种奇异风光,未能尽览。此行,亦寄望于再开阔见闻。吾走后,你不必固守指月山瀑,结伴游历山水,想来云纵先生也会乐意。”
见小徒弟又要反驳,微微摇头,继续告诫:“往后你行事,只需循本心而为,却也不可轻置性命。极端之时,传音于吾,为师必定归来。”
雪寻月听了,左思右想无从开口,默然许久,才闷闷道:“师尊明早就走?”
意琦行淡淡颌首,遥望浮月山色,“去探访一位故人后即离开苦境。吾方才所言,切记。”
雪寻月顺着他视线看看,又瞧他脸色,无声地叹了口气,“是,弟子谨记。”
一别多年,萧山明秀依旧。
意琦行一路走来,灵禽相嬉,芳菲拂衣,然而他越走,心内越感哀怅惘然。如是光景,却了无人迹。
此地主人,大约已许久未归了。
他隐居指月山瀑多年,不问红尘,便也不得细知外间之风云动荡、人事变迁。
山间岁月悠长,每日悟道行剑、闻花听叶,便也过去了。回忆已是寻常,时光为墨,将那些故去的在他心间反复挥洒,苦痛的、遗憾的、欣悦的,都酿作他一路风月流景。
当他牵着年幼的小徒月夜漫步,走过扶疏花木,看见群鸟别枝时,也会反复想起那位青衣执桂的故人。
清音低迴,对月饮光,也曾并肩共杯茶。然而这些回忆也是转瞬即逝的,惊鸟离枝后,眼前仍是小徒童稚天真的面容。他轻轻抱起小小的孩子,低声安抚幼子对斑驳树影之恐惧,慢慢前去,那些旧时光便又会同风一般悄无声息隐去了。
直至昨夜无眠,按剑心惊,坐立无意,待出门见了那醉人月色、花鸟弄影,始得些许安宁。可尘外孤峰孑立,清辉万里,映照墨色淋漓,却又勾起他更深之心绪了。
久别长忆,江湖风浪仍滔滔,看渺渺红尘,踏路寻青,不负元心。然前路冥冥,世事飘零谁人饶,如今寻踪无迹,无端怆然,便是……世路艰难。
草木葳蕤,百鸟清啼,不减灵山寥寥意。意琦行满怀怅然,茫茫难解,一瞬剑出,春秋随意而动。白衣银发,拂叶飞花,扬袂低眸间,恍忆青裳蕴藉、风华内敛。又思万物自然,天道往复,而萧山生灵蒙天地养沐,芳菲不歇,禽鸟如故,一腔涩苦不由尽付潇潇剑意,剑走行云,意随流水,初心自如。
一息风止,意琦行仗剑而立。但闻林叶簌簌,凝目四顾,却见花木掩映间缓缓步出一只灵鹿。意琦行与它对视,见它双眸温润,纯善可爱,不觉微微一笑,低声致意:“抱歉,是吾打搅了。”
那鹿静静注视他一会儿,眨一眨温柔灵动的眸子,便又轻跃着朝林间深处去了,幽净香洁随之飘散。
它来去自在,意琦行也不加以阻拦,只默默目送它离去。再伫立片刻,待到胸中曲折尽数沉淀,便轻叹一声,负剑而去。
清风徐送,幽芬萦回,白衣渐远间,犹闻几句清朗诗吟——
“风住灵山春不尽,青冥遗鹿向佛音。
执桂付与三千意,一点明心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