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国》01
这是一个以凤凰为图腾的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的警语:每一百年就会出现四位拥有“凤凰血脉”的继承者。时间过去多少明明白白的写在浩瀚无际的长河里。而有多少位继承者?却是不知道了。这是一个让世人都窥探不得的秘密。这些继承者终将会成为历史,被称为守护人的族老封锁的历史。
凤凰神鸟,永生不死。
这是神鸟不是人类。人类终究逃不出宿命,生生死死,轮回不止。这是祖父的书架给孟阿古留下的第一个印记。孟阿古喜欢看书,祖父是个私塾先生,平日里赚的银两刚够一家人生活所需,阿古爹种的粮食拿去交税,日子倒是太平。
阿古是独苗,这让阿古娘一直被邻里嚼舌根。肚子不争气有什么办法,好在倒是生了一个儿子算是有了交代。这人少也是有人少的好处,阿古是一个人可以吃两三个人的口粮的,不过阿古倒是胃口不佳,平日里不如其他孩子那般活劲,只有在看书时两眼放光。
“我家要是出位秀才就好了!”祖父特别爱这个孙子,从小就让他识文断字。阿古悟性也高,五岁便会写诗作赋,可他不知怎的,偏爱自学,平日里听祖父讲课每每必是昏睡,戒尺打在手心再疼第二日还是可以睡得酣甜。在“孺子可教也”和“孺子不可教也”间阿古倒是能说服祖父这个教书先生停止对他的授课,而他躲在书房里一呆就是一整日。
孟阿古最喜爱的还是祖父那面不准翻阅的书墙。祖父平日里爱看些前朝忠臣言官批判朝野的书,祖父认为阿古年幼,应当先接受正统思想和出于保护意识不允阿古翻阅。起初是出于好奇心,越是不让他看越是躲着偷着看。时不时的祖父会回书房帮着他答答疑解解惑。这样变相的突袭检查倒是让阿古越发读的入味。阿古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书要比那些圣贤先师更加好看。
风起了,吹得庭院里的桂花树沙沙细响。不是桂花开放的时节却让它像戴着镣铐一样,想向前奔跑却无奈于根和土的眷顾。风吹起早已带黑的树叶向着四处毫无目的的袭去。没有目的也就没有尽头。
阿古有时候听着学堂里祖父传来的教书声和学生们的跟读声,就会想,这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头?
自阿古去参加完童生试回来后就发生了一件怪事。
他会整晚的做梦,做一个相同梦。反复的做着,不知疲倦,然后惊醒——必定是从相同的一个情境下惊醒,整夜再无倦意。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阿古索性不睡了,到书房去看书,一看就是一宿。祖父已经去世,自己服完丧守完孝决定去考取功名。这一晃就是五年的流逝,祖父的书房也成了自己的书房。爹爹曾经多次不中需要阿古去填满他的伤痛,并带领这个家族走向荣耀。
那年十二岁,已是不小。祖父的去世让这个家族沉浸在悲痛之中。满屋的书本是成长路程上的一双双手,接过阿古的所有岁月。可真要算得上是他启蒙之师的,只能是那位整日嘴里圣贤之道的老人。
大雪覆盖了那一冬的山路,寒风刮的各外凛冽。积雪就好像深渊一样,一脚就是崩塌,一脚就是灾难,对于整个孟家的灾难。孟老爷子生命垂危,吊着的那口气恐怕是撑不过这场雪消融的时候了。村里的郎中去了邻村,就算能赶来那一脚脚冷透骨的寒气也成了他前行最大的阻碍。
孟老爷子就是在冰天雪地里去世的。
私塾先生的学生都来为他披麻戴孝。祖母哭瞎了眼睛,父母亲悲痛万分,孟阿古虽然伤心,却对于生死却看得很淡。他到现在还记得在爷爷书房里偶然翻到的那本书上的话,人类终极逃不出宿命,生生死死,轮回不止。他时常在没有祖父的夜里发呆,想象祖父轮回到了哪一世。他多想祖父不要再投身“人道”,人活着要担负和面对的东西太多了。
然后他便开始了三年的守丧。孟阿古守完了孝就决定去参加童生试。阿古爹什么也没说。
“给你做了身新衣服。”阿古娘从箱子里拿出衣服来,又打了个包裹:“去你祖父坟上说一声吧。”阿古上了坟,他还要赶到县里去。
正是雨季,绵绵地细雨镶嵌在土里,包裹着泥,浑的纯粹。阿古赶不了路,在一家客栈歇了歇脚。
“客官您打尖还是住店?”小二眼尖,边引进门边用抹布擦着没有灰尘却沾染了薄薄油污的桌子:“一看您就是读书人,要不给您找个雅间?”小二是知道这样的穷酸人是付不起雅间费用的,不过他还是习惯的说着这些话,觉得说了这些话他们之间就会熟络一点,这位穷酸人就会点一点菜,而不会只是讨个歇脚的地方。
“上壶老鹰茶。”阿古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了,又回头对小二补了一句:“再来一碟炒黄豆吧。”老鹰茶是最便宜的茶,加上一碟黄豆也花不了多少钱。阿古是不愿在付钱时听小二唱菜钱的,唱的阿古自己也尴尬不已。他是有文人的自持的。
歇了够了脚,雨也停住了。树木花草发出的有朝气的湿气味打着世间尘埃。阿古深一脚浅一脚的避着污的纯粹的泥水继续赶着路。这一去,就是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