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赞,赞出声——iOS 8设计理念浅析
iOS 8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初步体验后,谈谈对其设计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iOS 8 继承了iOS 7的设计理念,在用户界面、系统结构和交互方式上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诸多人性化的功能。
一、用户界面
扁平化
App沿续了扁平化设计,抛弃了iOS 6高光、阴影和纹理等拟物化风格,显得更为简约和轻盈。同时,能让用户能专注内容,减少干扰。
圆形
估计Jony Ive本人对圆形情有独钟,手机信号、联系人、密码解锁、拨号、接听、关机、Facetime、日历界面,控制中心部分按钮均采用了圆形元素,设计风格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毛玻璃
通知中心、控制中心、文件夹和Safari等都引入了半透明的毛玻璃效果,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透视感。
内容优先
锁屏界面
屏幕的视觉空间更大了,能够展示更多的内容。譬如在播放音乐时,可显示专辑封面、控制按钮等。
音乐界面
手机横向持握时,会出现专辑封面墙(支持双指缩放),虽然失去了iOS 6 上Cover Flow华丽的动画,但却更加高效。
Safari
用户进行网页浏览时,输入界面及操作按钮会自动隐退,集中展现内容,实现全屏浏览。
二、系统结构
iOS 8在视觉上引入了“层”的概念,共分为三层:背景、应用、通知中心(控制中心)。
在不同的层面上显示内容,以体现内容间的层级和位置关系,这有利于用户理解屏幕上各种元素之间的关联。
日历
日历采用了年、月、日三个层次的结构,用户点按时依次进入,利用放大的动效表现年月日的层级关系。
相册
而相册则更是再次强调了这一结构,分别由年度、精选、时刻和单图四个层级组成。
短信
短信对话页面,文本框的颜色会从上至下、由浅至深渐变,暗喻由远及近的时间感。这种细节与人的记忆相吻合,越久的事则越模糊。
文件夹
文件夹在视觉表现形式上采用了半透明背景,并悬浮于主屏幕之上,这能使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屏幕上的其他元素得以区分开来。
iOS 8独特的功能性分层有助于建立清晰的层次与秩序,半透明的设计能让用户清楚背景内容,营造出纵深感和时间感。
三、系统交互
下拉呼出通知中心,查看一切和信息相关的内容
上滑调出控制中心,进行全局的快捷操作
右划返回应用上一层级
左划则是删除或是调出二级操作选项
双击Home键呼出多任务及常用联系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时处于正中的是上一次使用过的应用,而非当前应用。其逻辑是,保证用户双击Home键后,看到的永远是第一个最有可能切换到的应用,十分人性化。
以上四项操作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系统交互逻辑清晰、和谐统一。
最后,关于iOS 8的各项新功能,如交互式通知、通知中心widget、第三方输入法、相册直接调用第三方app滤镜、单手模式等(iPhone 6和Plus专享)这里不再展开赘述,只提两大亮点:
iMessage语音信息
当用户收到iMessage语音信息后,无需任何操作,直接把手机拿到耳边收听,听完信息直接回复。整个接听和发送语音信息的过程无需对屏幕做任何操作,交互更加自然。
Continuity和Hand off
Continuity是指只要用户的苹果设备处在同一个无线网络,便可以用iPad和Mac接听、拨打电话和回复、发送短信。
Hand off则是指苹果设备登录到同一iCloud 帐户,用户即可在iPhone、iPad和Mac中实现无缝切换,继续之前未完成的操作。目前支持的系统自带App有:邮件、Safari、Pages、Numbers、Keynote、地图、信息、提醒事项、日历以及通讯录。
用户界面、系统结构和人机交互融为一体,人性化功能日臻完美,正是这些细节铸就了更为优秀、出色和强大的iOS 8。真的赞,赞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