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有关“矛盾”这件事
熟悉我的理论的人都知道,我经常说的,判断一个理论是否伪理论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
一个理论是不是需要另外几个专门针对性的补充理论来作为支撑才变得站得住脚。
当然了,这句话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人以为我把世界简单化了。当然我并没有。我一直认为世界很复杂。
说真的,是那些以为在一个错误的理论上修补一下就能变成正确的理论的人把这个世界想简单了。
这个世界的复杂表现在:任何一条现实存在的规则都不可能与其它现实存在的规则相冲突。
你稍微想一想这个世界的规则有多少,就会明白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有多么困难了。
矛盾是不是伪理论呢?
其实“矛盾”的概念很接近真实的理论了。但是还差点火候。不过某些人不去思考差了多少,而是尝试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修正理论去完善这个错误的理论。
“矛盾”概念最大的问题是,就是它对我们分析事物没有帮助。
就好像你说雨是雨,说海水是海水。这是事实,但是对我们分析事物没有帮助。只有当你说雨是高空水蒸气凝结出来的水,说海水是地表面大规模聚集的水,这才对我们分析事物有帮助。
当我们按照现在常见的哲学思路谈论某两件事物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去尝试准确地定义这两件事物。我们尝试将我们认为有矛盾的两件事物分别打包在一起,然后再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过度的整体化。把问题过度地简单化了。本来我们应该分析事物A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于B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别关系的,本来我们应该去做这样的思考的,但是“矛盾”理论却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对A和B的整体关系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他们之间有矛盾。
这当然对我们没有帮助。
然则,某些哲学家却在这样的没有帮助的体系下,还又做种种修补,说只要我们在事物之中分出主要次要,分出特殊和普遍,就可以准确地利用矛盾理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了。
殊不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将两者分别打包思考的必要!!
在分别做了过度的打包之后,再去尝试用“特殊性或者普遍性”,或者“主要次要”的理论去拆分过度打包的整体,这种愚蠢的无用工作,就是“矛盾”概念带给我们的一切。
而只要我们拒绝在一开始定义问题的时候就把两件事情分别打包为两个整体,那么我们就可以完全不用理会所谓的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