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戬心】《忽见陌头杨柳色》(一)
前言:
ooc预警
老套路,寸心重生文,至于是攻略夫君,还是接替嫦娥,成为新一任人生导师,全看造化,这一世的朱砂痣和白月光,颠倒过来倒也说不准。
轻松向,前期寸心母爱泛滥,但是可惜杨戬不再是那个恋母情结严重的少年了。
一定会出现嫦娥🙏🏻,雷者勿入,不喜点❌。因为仙子这事儿,怎么着也绕不过去。我个人倾向于他对仙子是一腔仰慕带点爱慕,索性,我就让这家伙满足一下,毕竟不满足,就不知道白月光也能成了米饭粒!
再做一个解释:为什么不从救杨戬说起,因为白纱帐那一幕,我很喜欢。但是若是千年后敖寸心的心性,不一定再这样美轮美奂地救他了,或许救不救还是个问题……(索性溺死这小孩,省的留下来祸害人间?
拉线————————————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若让西海三公主,重新来过,姻缘该作如何释?
话说这龙三公主,自被禁足于西海,数十年后,天庭新颁天条,竟荒诞至极,许了神仙思凡,这始作俑者竟还是龙三公主那曾休了她的夫君。听闻此事,不知是思虑起往事,还是悲愤至极,而后竟一病不起,就此殁了。
原说此事委实奇怪,这堂堂西海公主,是龙族之尊贵身,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广结交了天下朋友,怎么连个去阎罗殿闹事的人都没有呢?
自是有的,还是个人中龙凤,仙中翘楚,阎王说这西海公主已上了奈何桥,就要饮下了孟婆汤,这人便不分说由,掀了桌子,砸了牌匾,只差撕了阎罗王那生死簿,单见那一柄三尖刀搅浑了黄泉水,是恶灵在嘶吼,亦闻鬼魅在狂笑,这地狱里上下乱作一团,魂魄鬼魅趁机窜飞的亦有不少……
可作是,无巧不成书。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闹地府、乱轮回总归是件子恶事,这闹事的人,终也没能轻而易举反了阳,此事之中,大有可道之处,权且听来细细解。
(一)关于重相逢
就像敖寸心当初听闻杨戬不得近龙身时投海,又被四公主所救一样,她本知道自己已进了那阎罗殿,怎么会一睁眼又是在龙宫里?她不再是那天真烂漫的龙女,自也不会看着母亲父亲,问一句:你们也死了?
“寸心,寸心……你可算醒来了。”母亲拭着泪坐在她床边,这倒是与她魂魄从西海飞出时并无二致。
敖寸心也实在是个糊涂蛋,已是地府走过一遭的人,却只听见自己端起孟婆汤时,有什么人在大闹阎罗殿,再就见和血泥混杂的黄泉滔天翻涌,而后,自己便就又回到龙宫里来了。
说来奇怪,龙三公主可不是因相思成疾熬成了病,而只是有些伤寒,她只觉得头晕上床歇息,便再没醒过来了,公主的魂,好似被人故意勾了去的,而那闹殿的人,也亦是有人不经意一提一嘴,他才知晓,这冥冥中,倒很有点巧合在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龙三公主没有因普通伤寒致死——她活得好哩,怎得会想死。可巧不巧,这三公主仿佛是西海派来专管这凡人落水的神官,总之又有一人落水,她却也是无聊,就将这男子亦救了上来。这次龙三公主多了个心眼,问了声:你叫什么?那人道了句,却将敖寸心委实惊了一跳,此人便是羿。
这龙三公主,怕是和这月亮有仇,总是能救得这意欲登月的痴心汉。入夜,她便坐在沙滩上,和此人闲聊,也还一同和他望着月亮。
敖寸心这怕是认识杨戬后,第一次如此宽心地赏月,忍不住叹道:好美。
“恩公,是说月美,还是月上的美人美。”
“此刻,月上怕是有两个美人,不知羿,你说的是哪一个?”
这一次轮到后羿恍惚了,“怎么是两个?”
敖寸心忍住没说:一个是我前夫,一个是你的妻。这多伤人,的亏着敖寸心闭口不说。
但敖寸心不说,可不代表后羿就永远不知道这事儿了,“竖旗为妖,反下天去”、“愿披月光”,这等闲话谁人不乐意传一嘴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敖寸心望着月,却生出些怜悯心,不想让后羿离开了。她冥冥中觉着,若说起来话,身旁这后羿怕和她有诸多共鸣。
可终究敖寸心没有这样去做,委实是因为她被禁足西海,否则以她现在这普通龙族的身份,她倒是敢和后羿畅游四海八荒,更添的,叙叙彼此没有经历过却许会相似的过往。
虽然龙三公主安守了本分,但经过此,她倒是豁然开朗。大约是,有人一同陪着吃苦,心里总是舒坦畅快许多。
絮絮叨叨许多,总是为了讲明一道理,这龙三公主,不仅不狭于小爱,更把这多年积怨也抛之脑后,因故,传言里的,相思成疾,怕是毫无根据,就编故事的人,约摸着敖寸心千年里的妒妇模样,勾勒出来的故事,或许更是为了烘托什么人,歌颂什么人,贬低什么人,不得而知,此需听者留意,自己琢磨。
只见父王也来关切寸心的身子,可醉翁之意不在酒,敖闰频频和龙后使眼色,这母亲总是心疼女儿的,说话时也轻声细语,只怕寸心身子将将才好转,又心里受打击。
“寸心呐,你有没有听说一人,那人最近和天庭闹得很僵,听说前几日来落水到了西海,有人瞧见,说是你把他给救了。”
“谁?”
敖寸心皱着眉心里嘀咕,这后羿,近千年大约没做过什么扬名立万的事情,怎么会和天庭……
“杨戬……”
敖寸心一听这名字,况且还是从母亲口中听到,简直觉得脑袋嗡嗡发响,这疑惑的神色却不是敖寸心在装,只是她的确不解,这二郎真君,她又很久未见,怎么,这人又落西海了?四海之大,内陆江河湖海之多,怎么偏就选了西海往里跳哩。
“母后,寸心未见过杨戬,更未救过他。”
这母亲也不愿和女儿在这事儿上反复讲说,只语重心长道一句:“此人得离得远些,不能沾染上,否则就是和天庭为敌。”
寸心再想说什么,母亲却也已转身走开了。敖寸心忍不住啧叹一句:“这都是怎么了?怪里怪气的。”
可敖寸心,千年熬出头的寸心,细细品了这几句话,心中决断令她自己也一惊,她抓起身旁婢女的手臂,小心翼翼询问:“我……我能出西海吗?”
“那是自然,但是公主身子刚刚恢复,还不宜……”
敖寸心还没等婢女说完话,便匆匆冲出门去。若她记忆不错,这杨戬,此刻正是跪在自己父母坟前恸哭!
杨戬祭奠他父母的次数,这千年里,怕还不知道有没有敖寸心多。那坟后来重修,却还建在原地,敖寸心此刻追去,实在是轻车熟路、快畅无比。
她对杨戬,千年后的她,对当年的杨戬,敖寸心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情。但是她就急切地想见到他,无所谓杨戬爱不爱她,喜欢不喜欢她,她只想见和人一面——许是,更多是个慈母的关怀,千年后的她,也时常哂笑自己当初愚蠢,和个瞧着成熟的毛头小子,就这样不清不白地成了亲。想来,若她有儿,年岁可要比此刻的杨戬长得多了。敖寸心却也给自己这行为找了个由头:她得去拦着点这孩子,别再做出什么傻事悔恨千年——就譬如和她成亲这事儿。
此荒山,此旷野,敖寸心再熟悉不过。再一看,此处已列了三块木碑,俨然言说:这孩子已经葬了母亲了,敖寸心来晚了一步。
“杨戬——”敖寸心气得朝这山坳里大喊一声发泄,瞥见那墓碑上的人名,心头五味杂陈,还是扭身回去恭恭敬敬磕了三头,“恕媳妇不孝,此生来过,定当再不与你家二郎有任何瓜葛。”
敖寸心静下来思忖,让一个人思考去年的事情,尚且难办,此刻寸心却得回想千年前她和杨戬的这摊倒霉事,她只记得杨戬大闹天宫,她寻思着,得拦着这人,至少,也得拦住弱水!
敖寸心恍然想起来了,这杨戬必定去了金光洞,是去护哪吒去了。敖寸心暗自窃喜,龙族的记忆力还真极好,这般事情也能想起来,她还记起,当年就是守在门外,候到了杨戬出来。
只可惜,敖寸心这记性不错,有一人的记忆力,却没有如此水平了。
敖寸心一直守着,这几人却偏没有一个出来的,龙三公主躲在草丛里,不知什么东西趴在了脚踝,低头一瞧竟是只绿色蠕虫,倒不至于下出声,却把其掸掉也惹得一阵恶寒,跳出了草丛,更还抖着全身,只怕还残存着什么虫卵。她自觉有人看着自己,扭头一瞧,这人的身姿面容,她是再熟悉不过了。
“你?”敖寸心忍着并未喊出杨戬名讳,那杨戬也显然被眼前人惊到,两人的神态倒出奇相仿,皆是惊里透着喜,喜里透着薄凉,更添三两分苦涩,再怎么说,敖寸心也已数十年未见这人了。
“三公主追到此处,是要做什么?”
着称谓倒是让敖寸心一恍惚,可她也实在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何时让杨戬知道自己是西海三公主的事情——这权且是小事。
“我……”敖寸心被人一问,登时结舌难言,毕竟谁人能记起来千年前说过了什么话?
杨戬瞧着眼前人木讷的表情,嘴角略略微扬,可这神态却是一闪而过,未被人觉察,“三公主是不是提醒杨戬,天兵将至,要速速离开?”
确实如此!敖寸心被人一提醒,倒也想起来,“杨戬你还……你怎么知道的?”敖寸心此刻也反应过来,明明此事是她来通报杨戬的,况且杨戬本应在洞内,这人怎么现在才来?
敖寸心盯着杨戬这张俊容,不觉发愣——人放空冥想的时候,总会是死死盯着什么东西,双目无神涣散,视线落在别处,倒还不如放在杨戬这俊俏的面容上,毕竟也是,看一眼少一眼——敖寸心思忖:大约是重来过一遍,因自己心境不同,他物却也有所不同吧。
杨戬便无此领悟,只惦念一句话:怎么这千年前的敖寸心如此蠢笨,事儿也记不清楚了。
真君倒好意思笑话别人,原是他早就该到金光洞了,却因实在记不得方位,才在这山中兜兜转转,误了时间。
杨戬趁着人晃神,随便捻了个瞎话,“杨戬来时,便看见了天上正在召集兵将,怕是冲我们来的。你又救过我性命,想来,来此定是为了杨戬好,于是才做此推断。”
敖寸心本想着,见一见千年前那小子,怜爱心倒也泛滥,可不曾想,这千年前的杨戬说话就是如此拿腔拿调的,和那显圣真君并无二致,惹得敖寸心一阵不爽利。但不爽归不爽,她来,可不再为哪吒,她是为了拦住这意欲报仇的人。
龙三公主已经能隐约听见战鼓,自知时间不多,便开门见山:“杨戬,我一路跟着你,也瞧见了你葬母,我能体贴你此刻的痛楚,但是我劝你快逃,别做反抗,你已经杀了九大金乌,仇恨该了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