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了什么3
2012北京的冬天,经常漫天飞雪。寒冷的冬日,我开始了在北京寻找蜗居之所。因为老同事大师哥的原因,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定居点选在了史各庄,这个每次说起总觉得温暖却又觉得羞涩的地方。
早在2011年看过《蚁族的奋斗》,知道了北京蜗居一族叫做蚁族。屏幕上那种生活虽然逼仄但是感觉温馨,青春的热情燃烧不尽。然而我做梦都想的那种生活真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美好感觉一瞬荡然无存。可能也因为是冬季的的原因,我穿梭在雪后泥泞又阴冷的小巷里,挨家瞄视这贴在金属大门上的出租房屋电话,或者询问坐在家门口等着租客上门的房东。往往冬季是租房淡季,不好找房。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个月租700的一楼不朝阳的筒子房。虽然南方求学和工作多年,怀念北方的冬天,怀念小时候那种冰天雪地,但真住进冰屋就立马充满到对炎炎烈日的渴望。因为这种自建房的房东原本也是地道的农民,真的很会过日子,宁愿自己抱团取暖,也不舍得烧煤。因为刚入职,每天早去晚归的适应和学习,当晚上回到小窝的时候,房东已经烧过一把火,暖气凉凉了。
2012年,拿个iphone4还很神气的年代,电脑上网还属主流。我按照租房协议按1.5元/度交了电费,免费用水用网。就这样我每天抱着个暖宝穿着棉拖穿着棉袄,黑白开着灯,在电脑前追剧、查资料,过得嘿哈热闹。那时候,我觉得努力值了,因为每个月可以拿到差不多6000的净收入,并且距离老家更近了,和父母打个电话都觉得像在同一个空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