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他是张云雷(一) 同人文/现实向/节奏慢
《德云社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文/沈几许a
既然决定好说相声,老郭就开始和张云雷提出了复出的计划:“你准备什么时候复出呢?”
“您挑个日子吧。”张云雷目光中充满了希翼,甚至激动的指尖微微发抖。
“过些日子,就是德云社十五年庆典,再你加上你复出回归。”
老郭沉思了一下,笑着用目光扫了一眼张云雷:“唱一段《太平歌词》。”
张云雷迅速开口道:“就《白蛇传》。”
“那明个儿我就去吧耳钉给摘喽,还有我这个头发,得把头发染回来。”张云雷一边起身一边说。
“不许染。”老郭摆了摆手。
“不行?!”张云雷一双好看的眼睛睁得老大,语气间都是难以置信,“我上台,黄头发说相声?”
“对,就黄头发。”老郭肯定的点了点头,眼神闪过一丝狡黠。
“耳钉呢?”张云雷这回是真懵了。
“耳钉也不用摘。”
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张云雷头发都想炸毛了,却怎么都想不明白师父的用意,按理来说:相声那可是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可是吃饭的东西。
德云社办了这么久,哪儿有染着黄头发,还戴着两个耳钉上台的。可他又不敢悖了师父的意思,只好在屋子里练曲儿。
“小辫儿,走啦!”老郭在外面喊了一声。张云雷跟在他后面,怀里头抱着师父的保温杯上了车。
“怎么样,紧张吗?”
“有点。”张云雷现在脑子里面都是空的。
“没事,砸不了。《白蛇传》是我第一个教你的,一会儿好好唱,下了台一起去吃饭庆祝。”
老郭想了想,又对坐在后排的张云雷说:“顺便给你介绍介绍新来的人,这段时间可来了不少人,不过辈分都比你小,你也熟悉熟悉他们。”
下了车,径直来到了后台,确实有很多的新面孔,张云雷打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对着张云雷议论纷纷。
“这人谁啊?”
“不知道,不过你没瞧见?抱着杯子呢!”
“还能抱着师父的杯子,不会是来说相声的吧!可他染着头发呢!”
“不能啊,德云社哪儿有染着头发说相声的人。”
……
张云雷听着这些人小声嘀咕,心里更是不安,余光却扫到了在角落里沙发坐着的一个人,没穿着大褂,只跷着二郎腿,也没有议论他,只是用一双小眼睛看着他。
直到他师父带着他进了休息室,张云雷瞬间就被围住了。
“小辫儿!还真是你!”烧饼言语间还是那股子东北人的豪爽。
“快过来坐着。”岳云鹏乐的是脸颊都红了:“你这头发师父没让你染回来?”
“就是师父不让我染回去的。”
“哇~不是吧,”岳云鹏吃惊的看着师父:“现在说相声的都可以染头发了?我明个儿也染一个去。”
“歇了吧,就你那发量还染发?”栾云平说,让小岳岳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抱着羡慕的眼神看了眼张云雷的头发,又弄的大家哄堂大笑,笑过了之后,才纷纷准备上场了。
穿着红大褂,张云雷感觉从后台到台上的每一步都跟迈不来腿似的,走的叫一个艰难。甚至上了台,连台下的观众都不敢看,只是自顾自的说着开头。
一众人在幕布后面看得那叫一个紧张,然而虽然张云雷对着麦克风说话,样子十分生涩,但是开口的一瞬间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刚刚那几个议论的听着张云雷一板一眼的唱着《白蛇传》,总感觉很是熟悉,刚刚那个小眼睛的突然说:“他是张云雷。”
“张云雷?你是说——咱们刚到德云社,学《太平歌词》听的那个录音?就是这个人录的?”
“他不是倒仓了吗?”
“好了呗,你看看人家回归。就算六年没唱了,还唱的那么棒,咱们还是差太多火候了。”
“对了,杨九郎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杨九郎又看了一眼台上的张云雷,一边抬起腿往外面走,一边说:“他的声音,我记得不能再清楚了。”
“也对,看你没事儿就在屋子里头放这位唱的《太平歌词》。”
“唉唉,你干什么去?”
“渴了。”
后面的人愣了一下,刚刚杨九郎还拿着半瓶水过来,怎么又渴了?
张云雷下了台,张云雷都不知道自己在台上唱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脑子是一片空白。“我刚刚在台上说的什么啊这都是?”他都给忘了,手肯定是哆嗦的……
下了台,抄起离他最近的桌子一瓶未开封的水就喝了几大口,才从台上那种状态清醒过来。
“小辫儿,刚刚唱的好,一会儿吃饭去!”孔云龙拉着张云雷向外走。
饭店里,满满当当的包了四个大包厢。
“大家放心,我以后好好说相声,哪儿都不去了,就在德云社!”
“好!”
“这就对了!”
“小辫儿,以后就留在一队,大哥也好照顾你。”栾云平笑着说,师父也点了点头,表示默许。
“德云社现在九字科第一批已经招完了,你又是云字辈的,是他们的师兄,去看看他们。之后再去看看鹤字辈的,看看有没有相中的捧哏。”师父扬了扬下巴,示意张云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