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这应该算是这学期第一个节假日,我记得爷爷是在这之后不久离开的,当时是星期三的早上,我被这个消息打的措手不及。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小时候觉得爷爷很严肃,所以可能一直没有和他怎么亲近,后来还因为家庭的一些纠纷和他吵过架。我记得他是很爱喝酒的,喝完酒就喜欢讲一些大道理,那个时候很烦这些吧。我也记得他的那一辆老式的自行车,载过我,载过我弟弟,载着我的童年。他是在我高三上学期时突然病倒的,我记忆中他一直是很健壮挺拔的,那次的病却一下子消耗了他所有的活力,也消耗了他的脾气。他在医院的时候,可能我做的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当时说了,您一定要看着我考上大学啊。后来我考上不错的大学了,他也终于离我们而去了。直到他走之后,我才发现我还没有一张和他正式的合照,还没有和他的全家福。世事无常。
我也忽然很想我的曾祖父,那个腿脚不方便的小老头儿。我每次去老家或者他来我们家的时候,他都会给我十块、二十块钱。我还记得他住的老旧的土房子,总是有一股泥土的味道。他总是在夏天吃完晚饭,和着蝉鸣,或者冬天烤着火,给我们讲抗日讲文革,他可以讲很多遍,那个时候觉得有点聒噪吧,现在就开始怀念了。他走的时候我也没能够去送他最后一程。
还有我的外公,外婆走的比较早,他也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了差不多十年,和舅舅舅妈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也总是喜欢喝点酒。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一起坐火车去嫁在外地的六姨家,在那个古老的绿皮火车上,他给我买的一个玩具,虽然我现在已经想不起那个玩具的模样。这次我更加荒谬,我竟然连他去世的消息都是后来听我爷爷提及。那一年的新年,我们去舅舅家吃饭 ,我望着空着的高堂,差一点脱口而出,外公还没有起床吗。然后惊觉,他再也不能够和我们吃一次团圆饭。
其实我对大人以学业为重的理由是很怨的,他们怎么可以替我们做决定?更多的,其实是对自己没有尽自己的孝道的不甘吧。
我曾经有一度荒唐的觉得朋友是更贴近家人的存在,我总是抱怨我的父母不关心我的感情生活只关心我的学习,我在外面从来没有的小脾气在家里就全被勾起。直到我离家越来越远了,成人了,懂得的事情多了,才明白那个你出生的,你成长的,任你哭你闹你笑,那个仅仅只有方寸的地方,是你这一生,你飞多高,走多远,都想栖息的地方,是最最纯粹的初心。
人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会随着改变,曾经特别合拍的朋友可能到现在连共同的话题都找不到,那么你也不用生硬地去维持你们之间的关系,顺其自然就好,毕竟人来人往,你能把握的,也只有你手中的一捧沙而已。
希望二十岁以后的你,努力学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多打电话回家,交聊得来的朋友,谈不将就的恋爱。
二十岁的朱源
写于二零一六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