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长恨此身非我有

weiwudexin966.lofter.com|个人应用 for Android

共5篇文章,1678人喜欢

应用截图

长恨此身非我有

长恨此身非我有

 

【修涛】江清月近人

tips:《新闻联播》从1996.1.1开始改为现场直播

修老师生日快乐呀【比心】

LOFTER不能改字体真的很糟心。


——————————————————————


「1」

 

“诶,听说了没,邹友开给他们文艺中心捞来俩宝贝。”

“什么宝贝啊。”

 

“从北京电视台挖来的,小伙子叫亚宁,姑娘叫周涛。”

“周涛我知道,也是广院的,小姑娘人长得挺标致。但她不是《北京新闻》的吗,怎么送去文艺中心了?不来新闻频道?”

 

“嗐,邹友开辛辛苦苦挖过来的,哪能给咱啊。说是有综艺天赋,已经送去《综艺大观》准备接倪萍的位了。”

“那有点可惜,我看她播新闻挺不错的。”

 

“说是过两天来面试,十几个人里还有一个空政和一个广院大四的。”

“周涛应该没问题,她绝对够。”

 

周涛的名字再一次被李修平念起,是在1995年的春末。

柳棉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2」

 

快入夏的北京很少下雨,澄明的天空下半片云也不见,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步履飞快,穿梭在交汇了全中国媒体核心的这栋大楼。

 

周涛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踏进了央视——《综艺大观》的新主持人今天要第一轮面试,过了才能上节目。

 

她尝试给自己一点信心和一点后路,诸如 “这是央视的竞争,输了并不丢脸。”或者 “《综艺大观》是全国最瞩目的综艺节目,竞争本身就足够困难。”这样的理由。

但她实在难以说服自己。

 

在学校时她们总说广院该挂一块匾在校门口,上书 “央视生源基地” 六个大字。于是在周涛的标准里,从广院毕业然后进入央视,理所应当,顺理成章。

而像她这样,不仅在北京电视台呆了两年,甚至还当过公安局内勤的学生,实在不够优秀完美。

 

就当是曲线救国了,周涛想。

 

今天的面试不算困难,她还驾驭得来,十几个人里大概只有陈晨王红给她了一点压力,就看制片人和导演如何选择。

周涛在审视自己的方面一向很理性,她对自己完全有数。

 

“今天很棒,大家都很看好你,大概过个几天就能有信儿了。”

周涛正下楼,邹友开的声音从背后传过来,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谢谢,今天我看大家都很优秀,还挺有压力的。”

 

“《综艺大观》毕竟收视率摆着,换主持人这么大的事,还得要考虑观众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很难抉择。”

邹友开看了看手表,接着伸手去掏口袋里的寻呼机。

 

“我明白,这次也多亏您给我这个机会。”

周涛隐约看得见寻呼机上闪了一行字。

 

“这算什么,金子总得发光啊。不跟你说了,我媳妇儿催我回去吃午饭了。”

邹友开笑了笑,向她道歉似得摆摆手,然后皱着眉快步走下了楼梯。

 

周涛点点头算是道别,目送邹友开急匆匆地下楼,叹了口气,慢慢悠悠继续走她的路。

 

“哟,中午好,来录新闻联播啊?”

还没等她走几步,楼下一层邹友开的声音又传过来,像是打招呼。

 

周涛没多想,踏过转角,一抬头,李修平站在楼梯的下个平台上。

 

她穿着浅灰色的套装,里面是件白色的薄内衬。

 

周涛脚步一滞,下意识在脑海里检视着自己的仪容仪表。

还好,不出错的黑色裙子和黑色高跟鞋,妆也不花,应该看着还过得去。

 

“好久不见啊,周涛。”

李修平也停下了脚,站在楼梯下抬头看着她笑,头发散在肩上,和新闻里看到的不太一样——自从周涛开始主持《北京新闻》,她就养成了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学姐好,好久不见。”

周涛努力表现出一个专业扎实的主持人的素养,压抑着声音里的紧张。

 

算起来,她们大概有七年多没见了。

 

 

 

「3」

 

“你能不能快一点啊!别摆弄你的钢笔了,今天经验分享会一点半就开始,肯定一点就没座位了!”

“着什么急啊,午饭都不让吃,周涛刚刚不是还出门打水呢,你怎么不催她啊?”

“人家今天是主持人啊!她又不用占座!”

“行行行我知道了,这就好了。”

 

两个女生推推搡搡出了宿舍往大礼堂走。

 

1987年的夏天,炎蒸毒人肠,树荫里隐约响起蝉鸣。未至顶峰的酷暑中,一批意气风发的学生正满怀希望地准备踏出广院的校门。

 

“来大家往我这看!来,三,二,一。”

“再来一张,大家坚持一下!睁开眼睛笑一笑!”

“最后一张了!三排中间的女同学挡到后面的男生了,稍微蹲一下!好!”

“谢谢大家的配合!辛苦了!”

摄影师总算拍完最后一张毕业照,他站在烈日里一上午,从领口到脊背已经全被汗水打湿。

 

“这下来不及吃午饭了,修平你分享会是今天吗?”

“嗯,一点半,现在去食堂买完了路上吃应该还来得及。”

李修平从口袋里找出手帕擦擦汗,看了一眼手表。

 

“腿长的人就是不一样,能挡住后排男生的身高更不一样。”

女同学笑着调侃她,然后背起包和其他同学并肩回宿舍解暑,大四的夏天,课业的压力陡然消失,而踏入社会的紧迫还隐约遥远,一切都轻松而惬意。

 

李修平从食堂买了两个包子,一边吃一边往礼堂走。

 

她其实觉得自己不太适合来做经验分享,虽说她成功地从三十几个人中脱颖而出去了央视实习,但是现在要毕业了,而她几乎已经确定要回家乡的电视台工作,因此总还是有些心虚。

 

“李修平!这边!”

刚进了礼堂,已经有老师站在后台入口喊她。

“要彩排了,大家正在和主持人熟悉流程,你稿子都准备好了没有?”

 

“已经没问题了。”

李修平咽下最后一口,把塑料袋丢进垃圾桶。

 

“这是周涛,大一的新生,这次的主持人,也算是新生代表。”

老师指着一个正在翻主持词的女生说。

 

那是李修平第一次见到周涛。

大一的新生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脚下踩着平跟小皮鞋,安安静静坐在板凳上默词。时不时地给身边的学长学姐指指台本上的问题,偶尔露出一个微笑,整个人都悄悄的,和周围的喧哗有点格格不入。

 

“初日照高林。”

李修平想。

 

朝气蓬勃的,光明坦荡的女孩子,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扎着一个不算长的马尾辫,出现在李修平的视线里。

 

“学姐好,我叫周涛,是这次分享会的主持人。”

李修平走过去的时候,周涛抱着稿子站起来向她点点头。

 

 

 

「4」

 

“七年多没见了吧?上次见你你还刚上大学呢,你在北京台的节目我有看过,很不错啊,和当年的风格不一样了,长大了。”

李修平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面试,向台阶上的周涛伸了伸胳膊。

七年后的周涛和从前不太像了,从声音到气质,变得更加成熟而优雅,穿着高跟鞋或许已经能平视她了。

唯一没变的,是那双永远带着笑的眼睛。

周涛看向李修平的眼神永远有笑意。

 

“比学姐还是差一节,《新闻联播》现在是我每天的必修教材。”

周涛飞快地下楼,高跟鞋踩着大理石楼梯几声脆响,收了收力道,抱住李修平的腰。

高跟鞋的跟还是太矮了,李修平那鞋看着也就三厘米的跟,还是比她高了一点点。

 

她身上多出了几缕淡淡的香水味,或许从前也有——这是周涛第一次抱她。

李修平和七年前同样清瘦,周涛掌心偷偷用力,感受她的清晰的脊骨,凹陷的脊柱沟和被阳光烤热的西服外套,像是时光尽头的注目礼。

 

七年前她像个小孩子站在李修平面前,她用了七年成熟。等到再次遇见,才知道无可辩驳地,她就是小孩子。

 

既然无力回天,那便做个小孩子,也没什么不好。

 

“学姐,你为什么后来没给我回信了?”

周涛从李修平怀里松开手,问了个她闷在心里很久的问题。

她和李修平认识在李修平毕业的那个夏天,后来李修平回了甘肃结了婚,从北京走前给她留了地址,此后的两三年里她们常常通信。

 

直到89年,她的那封信寄出,李修平没有回信,于是那封信便成了最后一封信。

 

周涛一直很清楚地记着那封信的内容。

 



展信佳。

学姐,我快要毕业了。

最近他们总拿我和两年前的你做比较,说我比从前的你还要安静,也不爱讲话,我不服气。你在信里诸多妙语连珠,我很钦佩,可又不能把信拿出来佐证,因此有些苦恼。

我想你是很值得被大家所了解你的才华的,但是甘肃电视台不面向全国,因此看不见你的脸,也不能听到你的声音。这样好的朋友,却仅仅见过一面,我很遗憾。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去甘肃找你,可能是毕业以后的暑假。另外,我已经打算无论如何要留在北京,所以也希望你有空也可以回北京看看,我一定洒阶相应。

我很想你,也很喜欢和你写信,希望早日再次见到你。

顺祝冬安,阖家幸福。

                                                          妹 周涛

                                                    于八九年冬

 



“我很想你。”

虽然已经晚了很多年,周涛仍然决定补上。

 

“我后来调来中央台了,想给你写信又想着你已经毕业了,也不知道你后来的地址,才一直耽搁了,你那封信我家里人给我提过,我一直没回家,也就没打开。”

李修平有些抱歉地说。

 

“但是这不妨碍我也很想你。”

她又补了半句。

 


 

 「5」

 

自从在央视的楼梯上又见了一面,李修平和周涛的联系再次变得愈发频繁。而周涛自从听说李修平已经离婚,更是肆无忌惮地天天约着人出去喝茶。

从新闻八卦聊到政坛风云,像是要把从前信里缺的全补回来。

 

而《综艺大观》的选拔结果,就出在四月的第二天。

 

“周涛选上了?”

李修平在电梯里偶然碰到《综艺大观》的导演。

 

“都挺倾向她的,但是王红和陈晨也不错,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打算先上几期节目看看效果再确定。”

导演皱着眉,手里仍然翻着三个人的资料。

 

“8号给她们安排了一场直播,先给观众露个脸,让倪萍带一带,看看观众反应。”

“诶,听说你俩最近挺好,你记得让她好好准备啊,这次只要不出意外,她希望还是挺大的,得把握好机会。”

 

“嗯,我会提醒她。”

李修平点点头,没再说话。

周涛约她下午见面,刚好。

 

熟悉的茶馆,靠窗的位置,周涛抱着杯子看窗外,安静得像幅画。

 

“今天又想聊点什么?”

李修平放下包坐下,看着周涛瞬间笑起来的脸。

她说周涛标致实在是没说错。

 

“你要是这么不情愿就算了,我可不想打扰你工作。”

周涛咬咬唇,抬手给李修平倒茶。

 

“我哪敢啊,在您这我是一朝不回信,千古大罪人。”

李修平难得跟她开玩笑。

 

周涛正想贫回去,包里的寻呼机突然不合时宜地作响。

 

于是李修平亲眼见证着周涛从眼角带笑,到瞬间变红。

 

“抱歉学姐,我家里有点事,可能要先走了。”

她声音发抖,喘息剧烈。

李修平看着周涛突然魂不守舍,一阵皱眉。她走过去坐到周涛身边,摊开周涛紧握着的拳头,掌心全是汗。

 

李修平伸手握住被周涛放在桌上的寻呼机,然后征求似地停顿了一秒。

周涛没拦她。

 

拿过来一看,短短一行小字。

「祖父已于今晨离开了。」

 

她抬手抱住周涛。

周涛一双手已经冰凉,眼神发怔,颈上的动脉疯狂跳动着,连同锁骨都冒出一层冷汗。

 

李修平一句话也不讲,就只是抱着,甚至双手也不怎么用力,若说她的拥抱有什么作用,大概只是单纯地向周涛宣告她的存在感罢了。

她在这里。

 

李修平的安慰方式和她本人一样。

润物细无声。

 

“今天就走?”

她问周涛。

 

周涛没回答,只是哭。没有歇斯底里,只是趴在她肩上,一片一片弄湿她的衣服。

“我爷爷走了……”

她重复着念叨,词不成句。

 

 

 

「6」

 

周涛是在4月2号的晚上回到淮南的。

而直到她回了淮南,李修平才想起她8号要参加一场《综艺大观》的选拔直播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告诉她。。

 

“你跟周涛说了吗?”

3号一早,李修平急匆匆上楼找《综艺大观》的导演。

 

“你来的正好,昨天给周涛送了消息,到现在也没个回声,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吗?”

“她爷爷去世了,昨天连夜回淮南了。”

李修平说,

“她回去之前我还没来得及说直播的事儿。”

 

“哟——”

导演露出一副心疼的表情。

“那也没辙了,反正消息是递了,看她吧。”

叹了口气,导演不说话了。

 

再见到导演是《新闻联播》录制的结束,导演就站在门口等她。

“周涛打电话回来了,说8号回不来,她要守她爷爷过头七,还说要是不行,《综艺大观》她就放弃。”

导演一脸焦躁。

 

“你没劝劝她?”

“小姑娘声音都不对劲了,我听着也怪心疼的,劝了几句,也没劝动。”

 

“我等着试试吧。”

李修平说。

 

3号晚上,在拜托了众多校友之后,李修平总算辗转拿到了周涛妈妈的寻呼机号码。

或许家人的劝说才能真的有效果,她想。

 

终于,4号的清晨,来自淮南的电话打到了央视新闻部的固定电话里。

 

“你好,请问你是李修平吗?”

“阿姨好,我是周涛的同事。”

 

“哦哦,你好,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听说了她爷爷的事,也很为她难过。但是确实现在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天她正在竞争《综艺大观》的主持人,并且也很有机会成功。8号原本安排了一场直播,是最后的选拔,但是周涛她……所以给您打电话,希望能帮帮忙,劝劝她。”

 

“啊呀,这件事情她没有给我们讲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惊讶的叹息,

“你放心吧,我肯定劝劝她,尽量让她早点回到岗位,家里的事情我们都在,不能让她错过这个机会。”

周涛的母亲理解得很。

 

挂了电话,李修平又拧了拧眉头,发现她突然毫无把握。

 

这电话,只要有了号码,《综艺大观》的导演组也能打。

那她所谓的劝说,到底和别人不同在哪有力在哪呢。

被周涛缠着的这一个周,给了她一种亲密关系的错觉。

她以为她已经足够了解周涛,并且能以别人达不到的力度影响她。

 

可当周涛真的离开她的生活里,她才发现她其实和她并没有什么。

喝了几次茶写了几封信的朋友,仅此而已。

她想起周涛曾久久地等待她未回的那封信。

而她现在在等待周涛的答案。

她希望周涛回来。

 

她有点想对周涛说,她想她了。

 

 

 

「7」

 

周涛的母亲从四号开始动员全家劝说周涛,想让她早日回到央视重新继续她的努力。

周涛觉得蹊跷,反复询问才知道了那一通从新闻部打来的电话。

她拨回去,接的人还是李修平。

 

“学姐,谢谢。”

“什么?”

“谢谢你为了我的事情还特意费这么多心。”

周涛声音沉沉的,还有点哑。

 

“回来吧。”

李修平说。

 

“我现在已经不想《综艺大观》了,我要守着我爷爷,至少过完头七。”

“然后呢?回北京,再等央视的机会等多少年?”

“只要足够好……总会再有机会的。”

“周涛,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舍不得……我不能现在走。”

“你爷爷会希望你站在全国人民的面前被所有人瞩目的。”

“我……”

“回来吧,有些事情错过了会遗憾的。而且。”

我想你了。

 

“学姐,你为什么这么拼命想劝我回去?”

“我觉得你是很值得被大家所了解到你的才华的。”

李修平说。

不仅如此,她隐约明白,有些事情,错过了她现在的勇气,她恐怕再也说不出口。

 

周涛愣了。

这话和她七年前写在的信纸上的那句如出一辙。

她想起她曾如此迫切地希望身在甘肃的李修平出现在她的眼前,曾如此迫切地希望向全中国介绍她引以为傲的优秀学姐——别人眼中沉默而安静的李修平,曾在信中有过那么多的热忱与赤诚诗意,而这些,大概只有她一人赏得。

 

她听懂了。

她的心脏被一只手骤然握紧,仿佛下一刻就要分崩离析。

 

“学姐,好的。”

她说。

无论是回去直播还是什么别的。

 

她的确应该抓住机会。

 

 

 

「8」

 

4月5号遗体告别仪式,周涛最终在6号上午赶回了北京。

 

“小周,欢迎回来,我相信你会值得。”

导演拍着她的肩说。

紧迫的直播内容,拗口的长篇台词,三天不到的时间,周涛调整状态完成得很好。

 

再次见到李修平是在她被告知她正式成为了《综艺大观》的主持人的那个晚上。

她忙得都没发现,她已经很多天没见到李修平了,自从她因为李修平从淮南回来。

 

李修平就站在她演播厅的门外,穿着正装,像是刚刚录完《新闻联播》。

周涛仔仔细细地看着李修平,不漏过任何一点细节。

她柔软而纤细的发丝,摘了上节目的假发后服服帖帖地待在肩上,透出一种和本人相似的温和气质。线条流畅的眼、鼻和口,露出的很好看的笑容,淡白色的牙齿隐在微薄的嘴唇后。

李修平总是如此,七年前就如此。安宁却不失灵动,平和却不乏飞扬。

 

周涛走过去抱住她,像她一直以来期待的那样。

 

李修平本人,大概是由于名字的原因——修齐治平,她掐了中间,只留下修身与平天下——她身上总是同时凝聚着束己且慎身的清澈和广阔而宏大的家国情怀。

这大概是她除了一口标准普通话以外最衬合新闻主播的一点。

 

也正因如此,被抱住的李修平只是抬手轻轻拍了拍周涛的背,

“以后就算作共事了,欢迎你来。”

 

“学姐,现在我们终于变成了同事。”

周涛声音很小,大概只有耳语的程度。

 

“以后还有很多年。”

李修平声音平稳,像在叙述一条既定的新闻。

 

“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工作。”

 

 

 


长恨此身非我有

功能说明

1. 独立查看“长恨此身非我有”发布在LOFTER的所有文章
2. 文章更新通知提醒
3. 归档方式查看
4. 方便的分享文章到微信、微博

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APP

本应用由UAPP生成,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UAPP支持LOFTER、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百度空间、QQ空间、blogbus、豆瓣日记、点点网、搜狐博客、网易摄影等生成个人应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