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也能担当
贾珍也能担当
可卿丧事,贾珍事必躬亲。这一点其实最不正常,因为可卿是儿媳,具体事情当由丈夫贾蓉和下人去办。可贾珍却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甚至亲自坐车带着懂阴阳风水的司吏到铁槛寺踏看寄放灵柩的地方等等。对丧事的具体安排,直到“心意满足”为止。
“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是指宁府上下都对秦可卿不明不白的死因感到奇怪和怀疑。而人们“有些疑心”的对象自然是贾珍。贾珍不会觉察不到人们的这种怀疑,尤其是他的妻子尤氏不早不晚地在这个时候“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不能料理事务”。这显然是个托词,是尤氏发现了贾珍的丑事?而贾珍的儿子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则对于妻子之死毫无悲痛之感,这堪称是奇中之奇。
即使这样,如此奸诈的贾珍,仍然有很多反常的表现。他在请王熙凤帮他协理宁国府时,将宁国府对牌交给她:“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贾珍如此重视“好看”,实际上就是置“难看”于不顾,这恰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可卿的那份愧疚与担当——他豁出去了。
宁府上下对此事的怀疑如果被证实,作为一族之长的贾珍所要付出的道德代价之大,他不会不明白。通常情况下,像贾珍这种地位的男子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尽量装得自己与可卿之死无关,以避免、起码是减轻人们对自己的怀疑。但是贾珍没有这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悲痛不能自制,以至于到了有病的地步,走路需要扶拐,这可能隐含他内心真有深爱非常出色的秦可卿的一面,而不仅仅是出于玩弄异性?他决心尽其所有大办丧事,甚至“恨不能代秦氏去死”,不顾可能暴露自己与可卿的隐情而不断直接出头露面,是不是内心深处还有深感内疚的一面呢?他这种大办丧事有没有试图为秦可卿略作补救以减轻自己心灵上的压力的意思?他与那些玩弄女性造成严重后果却让女性一人承担责任的男子是否还有一点不同?
当然,贾珍仍然是个坏透的男人,他在对红楼二尤的态度上足以印证。但就秦可卿之死而言,曹雪芹没有将他的坏写得绝对化,简单化。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如实描写”,将他内心深处隐秘的愧疚敢于担当的一面也写出来了,所以这个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经得起人们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