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灵感来源知乎)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
说起来,我是一个魏国人。恰好和他们蜀国的皇帝死在了同一天,如果不是那天在奈何桥上我多嘴问了一句“你是谁,看着生前还挺富贵的。”我可能现在已经投胎转世又是一条好汉了。
当然,没有如果。
于是,我一个魏国人跟着季汉的皇帝,在人世间游荡了十年,最开始只是因为我说“哦,原来是蜀国的皇帝啊”,他说“不是蜀国,是季汉。”
不过,跟着他也挺好,蹭了不少香火,以及,逐渐开始接受,那是季汉,而不是蜀国。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我又一次跟着他,飘向丞相诸葛亮的营帐。这十年里,我与他跟着这位季汉的丞相南征北伐,看着他的头发逐渐变白,那张干净的脸上逐渐有了皱纹,看着他在深夜写奏表时微微颤抖的双手。我问他“这是你三顾茅庐请出来的那位吗?”这时候,他的脸上带着些许骄傲和自得,连声音都轻快了许多“当然,我是不是很有眼光。”
我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有眼光。而那位高居庙堂之上的丞相,也一样有眼光。当然这话我没对着他讲,我怕他继续骄傲。
因为,我从没想到过季汉的皇帝居然是个话唠。也许是做鬼的日子太闲了,我除了没事儿吃他的贡品就是听他讲他生前的故事。这么一想,其实做鬼还挺好。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祠堂里听陛下讲他见到丞相时被惊艳的趣事儿,却看到故事里的主角缓缓走进来。他没有穿着庙堂之上的庄严肃穆的朝服,墨青色的大氅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儒雅。他上了香,跪拜在皇帝的雕像前。我看到陛下的脸色一下子紧张起来,他想上去扶丞相起来,却忘记自己是早该离开世间的魂魄。
“陛下,亮,要去北伐了。”我从未见过陛下如此紧张,即便是丞相要去南征前,他也只是和我说“我对不起他,让他亲自去那么艰苦的地方”。
“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陛下,且看亮去实现吧。”我看到他的眼里含着泪光,丞相转身走后,他望着那个背影很久没有说话。我想起有人说当初刘备三顾请出诸葛亮后曾经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如今,我好像明白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而后,我也开始了跟着陛下和丞相北伐的日子。我看到,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看到陛下在营帐里陪着丞相处理公务到深夜,“他呀,说多少次了,有些事儿给底下人做就是了。”语气里却全部都是担心。
“你是因为丞相不肯投胎?”有一天,丞相终于去休息,我和他看着渭水河岸的星空,突然就问了一个我想问很久的问题。“是,也不是。因为他,也因为,复兴汉室。”
复兴汉室。我的心突然也跟着热血起来,尽管,其实我已经没有心了,也不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我此刻多想回到我还在人间的时候,去认识他,去体会他说的那场酣畅淋漓的故事。
“他当年可是把江东那群人说的哑口无言。只可惜我没见到,还是子敬和我说的。”
“宪和见了他,都要先整理整理自己的仪容”
“我当初,给他留了这么大的烂摊子。”
“唉。他怎么头发又白了”
十年。我尝尝已经忘记我死去已经十年了,我跟着这位季汉的皇帝,仿佛又经历了一种另外的人生。跌宕起伏,理想又浪漫。
只是,每次我和陛下守在丞相营帐里,看着丞相愈发老去的容颜,和每次他在众将走后独自承担着胃痛的孤独,都让我十分清晰的意识到,我只是一个鬼魂。而我旁边那个,心疼又无可奈何的季汉皇帝也和我一样。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也是我遇到季汉的第十年。那个季汉的皇帝守着执念不肯投胎,而我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