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18北海道道东游记——上篇(函馆、登别、钏路、川汤)
樱之幻界 2018-05-02

其实这次的日本之行本是意料之外的,年年春节都在外面跑,而且家里正好在忙装修,旅伴同事又抛弃我去了夏威夷。然而跟上次去日本旅游认识的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对方说让我过去找她玩,结果一查机票,昆明飞大阪往返才1800,怎能不让人心动?然而大阪已经去过2次了,一个人玩也没啥意思,本想约个人去玩玩九州那一带,结果朋友觉得不如去北海道,查了下机票倒也不算贵,还是先到大阪然后再飞函馆,玩一圈之后再从札幌飞大阪再回来。虽说行程看起来有14天,但其实辗转在路上的时间其实很多,而且北海道城市与城市之间即使是坐新干线,也还是要很久的。所以我们并没能把北海道玩个遍,只是挑了据说最值得一去的道东部分。

 

Day 1 昆明-大阪

第一天基本就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了。作为一个穷人,为了便宜的机票,只能坐早班机,为了赶早上8点的飞机,昨晚定了机场边的酒店,结果发现是村里,吓得不敢住,又重新定了机场旁近一点的酒店……除了航班起飞时间早之外,还得转机。不过昆明飞日本都没有直达的,所以转机也是必然了。按理说我们到大阪是下午三点半,应该还是有个下午晚上什么的可以逛逛的,然而好死不死下飞机后我的电话卡出了点问题,一直连不上网,于是只能在机场蹭wifi跟淘宝店家沟通,然而半天无果,最终还是靠重新操作了一遍流程重启解决的……所以说世界上没有重启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重启两次!

好不容易折腾好上网的问题,坐了大巴到城里都六点多了,本来跟日本的朋友约好她不加班溜出来跟我们玩的,结果变成了她还得留下来加下班等我们,真是非常抱歉。好不容易见到面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多了,我们都饿的头晕眼花,于是就随便找了一家店吃饭,是一家火锅只要299日元(折合18RMB)的店,整体物价都不高,然而还配有电子自动点单系统,来吃的也大多是日本本地人,只不过味道就比较普通了。

说起这次见的朋友,是去年夏天来日本,在白滨遇到的一个人旅行的妹子,这次来日本的起因本来也是她提了起来,之前她来昆明出差也见过一次,想想也挺不可思议的,明明隔得那么远,这就是缘分?之前见她她还不太喜欢日本人,觉得日本人给人的感觉虽然亲切,但实际上却很难交心。不过这次据说有个日本姐姐对她很好,常去的定食屋的老板对她也很好,还送她自行车233,真是可喜可贺。

第一天的住宿为了第二天坐飞机方便,选在了新大阪附近,是熟悉的My stays,依旧是洗练的外观,小小的空间,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这次的住宿是冬天,拖着行李不太敢选民宿,因为担心会离车站太远,所以全定的酒店。不过这次都是通过日本当地的网站预定的,价格方面比booking还是划算很多的,这时候就觉得会日语真是好啊=w=

 

Day 2  函馆

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大阪机场乘飞机去函馆,最初还担心人多排队,需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去机场什么的。不过可能因为不是周末,人超级少,安检也很松,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我们的航班大概飞行两个小时,是全日空的,本来还很期待它家飞机餐的,然而只发了一杯水(摔。

到函馆坐大巴到函馆JR站,酒店就在车站旁边,叫做SmileHotel,服务也挺不错的,然而房间里还是不能全开箱子……本来想有空的话去看猴子泡温泉,然而去JR站换了北海道JR Pass,再问问路吃个饭啥的,也就没啥时间了,该前往函馆山顶看夜景了。顺便一提,据说函馆的盐味拉面相当出名,并且车站内的留学生小妹还给我们打包票说“如果北海道的拉面都不好吃,那就没哪里好吃了”于是我们期待地搓搓手,去吃了车站二楼的七彩盐味拉面,结果差点被多片叉烧腻死,并且加了很多辣椒粉也只是徒增咸味而已……

折腾到下午快四点,我们才出发前往函馆山,路上路过了坂本龙马纪念馆,然而已经关门,这边关门基本都是四点半左右,简直不要太冷清。一路上的建筑有些欧式风格的影子,据说是当年殖民地的遗迹。顺着传说中很多日剧的外景地八幡坡就可以到达乘索道上山地地方了。虽说八幡坡被作为一个景点写在攻略上,然而总觉景色普通,不知道没有雪的时候是不是会好看些。

虽说函馆这边的气温大概在0度左右,不过屋子里都是暖气十足,所以我们一进屋就买了个冰激凌舔着排队等坐缆车。一边舔着一边暗中观察着周围游客的我发现除了咋们大中华人民之外,还有好多韩国人和泰国人,而且北海道泰国人还挺多,猜测大概是因为泰国气候湿热,所以想体会一下不一样的风情吧,就跟来北海道的基本都是南方孩子,就遇到一对山东情侣一个道理。 


到达山顶的时候天还没黑,然而已经飘起了一点雪,加之山风又比较大,温度比起山下还是低了很多的。很多人为了等天黑拍照,早早的就占据了观景台的好位置,我们只能围在第二层,撑着伞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函馆山的夜景据说是日本三大夜景之一,被誉为价值百万的夜景。其实主要是因为函馆城市被海包围,形状又比较特殊,城市远方的地平线连接着山脉,造型比较有趣。加之没有什么高楼,亮灯之后高度也比较统一。

大概到五点左右,天开始擦黑,灯火亮了起来,道路像一条条金丝穿过白色的城市,只可惜天气不太好,远处的山看不太明晰,导致远景层次不佳。再加上观景台上满满当当位的都是人,毫无悠闲浪漫欣赏风景的雅致,于是我只好偷听旁边日本夫妇的对话……她们可能上来的晚了些,只排在了人群的第三层。前面拍照的完全都不动,他们就说为什么不能拍一阵子就轮换出来,让后面的人也看看。我们排在第二圈,等第一层的一对中国夫妇拍完之后虎视眈眈等在后面的我们终于得以挤到第一排,接着就是一顿狂按快门。说好的价值一百万的夜景,总觉得搞得非常快餐,毫无浪漫的气氛……

我们拍了一阵子被大风吹得不行,回到了室内的展望台,一堆卖周边的,不过总觉得质量有些捉急,没有京都或者大阪那边的走心。于是我们啥都没买,朋友扭了个扭蛋,然而图跟实物严重不符,被朋友当场抛弃在扭蛋机上,以告诫后人不要轻易扭这台机器。这次北海道的扭蛋整体来说制作的也不如东京和大阪那边精细,整体都比较粗旷,莫非少数民族都这样?

就在我们磨磨唧唧拆扭蛋,又坐在走道上休息的时候,不知不觉来了一大堆旅行团,导致我们下山的时候排了将近半小时的队才坐上缆车。对于挤热门景点这件事,我真的是拒绝的……

下山后,暗黑的天空呈现出一抹红色,再加上电线上乌泱泱一片乌鸦,呱呱叫着,颇有一翻世界末日即视感。等我们回到JR车站附近,发现各种餐厅竟然早早关门了,都还没7点哦?生意不要太好做啊?转来转去,我们选了一家有海鲜盖饭定食的店,我点了个烤青花鱼套饭,本来还想点门口的烤乌贼,然而不背单词的我竟然脱口把乌贼(イカ)说成了海豚(イルカ),店员小哥听了大概是惊呆了,表示并没有那种东西。想到去年我把鱼(さかな)听成酒(さけ)的事,我的单词真的是没救了……

  

Day 3 登别

今天我们要前往登别,去住这趟旅途中最好的酒店,再加上又是温泉乡,内心期待不已。早上十点到了登别车站后坐道南巴士去登别温泉,酒店门口就有公交站,这家酒店名叫雅庭,据说是建在登别温泉源头上游的酒店,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品质应该是很不错的。而且酒店还提供早餐和晚餐自助,600人民币的房费就可以住这样的温泉酒店,还是很不错的了。

寄存好了行李,才11点,直接进地狱谷的话里面没有吃午饭的地方,所以我们决定先在城里逛逛,顺便把饭吃了。这边饭店开门也比较晚,基本都要11点半,我们去了某个网红店门口排了一会儿,等它一开门就冲了进去。这家店推荐的是天妇罗和荞麦面,我点了天妇罗荞麦面,朋友点了亲子盖饭套餐。我们周围的两桌都是外国人,大概是因为这店被trip adviser推荐了的关系吧。不过讲真,我觉得味道比较普通,而且被荞麦面汤泡软了面皮感觉也并没有酥脆感了。而朋友就更惨了,她点的亲子盖饭套餐不仅有一大碗盖饭,还有一碗荞麦面,吃的她直翻白眼。

吃完后,我们朝着地狱谷进发,因为栈道上有些结冰,感觉很容易滑倒,我们掏出了淘宝18块包邮的冰爪穿上,瞬间走的稳当当的,看着周围穿着锃亮的皮鞋和高跟鞋走得颤颤巍巍的游客们,内心不禁油然而生一股“马云爸爸超级棒”的自豪感。

 

冬季的栈道有部分是封闭的,我们先选了人比较少又远的那条道走,一路上除了碰到几个熊孩子之外,超过他们就很少人了,这样走在白雪覆盖的栈道上,天气也挺好,感觉不错。一路上的路标有关于地狱谷的问答,画着红色的鬼,还挺有趣的。

不知是否因为是中午的关系,一路上游客还越走越少,置身于硫磺味浓重的山谷中,总算有了点游览的心思。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大汤沼的地方,从栈道上往下看过去,蓝色的湖水掩映在硫磺的烟雾里,意境还是不错的。

 之后我们沿路走,想去看看传说中的天然足汤。虽然网上攻略说足汤不会太热,但我们想着来都来了就体验下。其实所谓足汤就是一条温泉小溪,河岸边有一些防水垫,大概是工作人员提供给游客的,可以拿着垫子坐在岸边泡脚。溪水的温度不是太高,可能就37度左右,水底有很多类似火山灰的物质,大概是从硫磺山那边流过来的吧,看一路上的小问答得知硫磺山的水好像是富含铁的,然而为何会呈现黑色,是因为火山灰的关系吗?足汤的温度本身就不高,从水里起来的时候为了找个没结冰的地方落脚着实是废了一番功夫,等擦好脚穿上鞋子,感觉宛如做了瑜伽,压得腿抽筋。

 继续往前走就没什么景点了,还有一条路线好像是因为冬季封闭了,绕了不到2小时就走完了,而且不知怎的,走着走着就走出了地狱谷,来到了公路上,走了一段看到一对青鬼父子,手拉手对视着,诡异的眼神不知道是想表达个什么样的意思。然而来都来了,大家还是纷纷跟鬼合影了一下。

 继续往前走,没想到直接就又走回酒店了,原来这是一个环形游览路线,各种旅馆应该就是围绕着地狱谷建的。每个酒店的温泉应该都是来自地狱谷,不过因为地狱谷的泉水有多种水质,各家店主推的温泉也不同。第一龙本馆的温泉应该是种类最多得,说是有什么七彩温泉,然而看门口贴的宣传图,好像是类似水上乐园的地方(并没有滑梯)少了点雅致。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地狱谷入口附近,那里有个神社,然而竟然连参拜的钱箱都被锁住了,贩卖护符的商店也关着,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时候大概是过了饭点,游客们都开始往景区走了,大波大波的旅行团。这时候真是庆幸来的早,人少比什么都好。

回到入口后我们走了之前大波人前往的路线,结果发现就是很短的到谷底的一条栈道而已,尽头是什么铁泉池,应该是富含铁矿的池水吧。大部分旅行团都只走这一条路线而已,半小时就可以逛完其实,也可以算是精华景点了。其实看宣传海报,觉得地狱谷估计是夏天或者秋天,山里颜色比较丰富的时候来才更漂亮,晚上还有点灯活动,配上烟雾缭绕的景象,一定更有氛围吧。

 

逛完地狱谷,登别的景点就剩一个熊牧场了,不过我们都没啥兴趣,买了面膜,在饮品店喝了杯热牛奶,吃了块起司蛋糕,又去温泉街逛了逛土产店。感觉工艺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在一家店门口看到贴了鬼灯的冷彻的合作海报,进去之后发现是一家卖温泉馒头的店,店里只有店主大妈一个人,并且一看我们进来就热情地问东问西,这下就比较尴尬了,因为我对馒头并不感冒,可是人家店主那么热情,总不好什么都不买吧。看来看去,拿了一个鬼灯的文件夹。后来回到酒店才发现店主还在里面放了一个温泉馒头,顿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本来人家应该是买馒头多了送周边,结果变成买周边送馒头,店主一定也不太高兴吧。

 提到登别,最主要的就是它的硫磺温泉了,日本很多本地人周末都会来这边泡温泉,也有直接从札幌1小时过来的班车。我们回房间换了浴衣就跑去泡温泉了。雅庭的温泉在酒店负一层,一共有6个泡池,五个室内的和一个室外的。要知道日本的温泉普遍温度都比国内高很多,漫画里经常不乏泡晕的桥段,一般来讲泡个十分钟半小时的也就该起来了。但作为一个温泉狂魔,怎么能泡那么短的时间就起来呢!于是我还是拖着朋友一起泡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爬起来。 

泡完温泉后整个脸都是通红的,然而也没太在意,就穿着浴衣直接去餐厅了。晚餐自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感觉还是有很多跟团的人来的。既然是自助,按理说就要吃些平常吃不到的东西才划算,比如蔬菜水果还有蟹腿。这边的蟹腿都是超级大毛蟹腿,肉很多,然而因为缺少蘸料,再加上并不太会夹,吃上一个感觉就得费老大劲儿了。最终我吃的最多的是咖喱饭,在吃上我是注定富贵不起来了(。

吃到一半,入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嚣,几个带着鬼面具的人跑了进来,一边敲锣打鼓一边给每张桌子上放花生和豆子。可惜去泡澡没带手机,也没发拍照。2月那时候正好是日本的节分,这酒店还挺讲究搞点活动,不过我心想:豆子不是要用来砸鬼的吗,这样开心地分给大家的鬼真是令人不忍心砸……

吃过饭后,我们又去泡了温泉,就想着这边温泉水质好,有疗效。等泡完回到房间,发现脸依旧很红,而且有刺刺的痛感,后来想想,非常有可能是因为硫磺温泉是具有刺激性的,泡太久导致悲剧了……所以万事不可过度啊T  T

  

Day4 钏路

今天一早起来我们收拾了下东西去吃早餐自助,依旧大把吃彩,大口咬水果,并且因为一会儿要在车上待6个小时,想把午饭省了,所以又填了很多咖喱。边吃,就看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还好我们昨天没下雪,不然走地狱谷的栈道估计够呛。感觉每次来日本,老天爷都还是挺给面子的。

差不多九点半的时候,我们离开了登别,坐新干线前往钏路。一路上看文睡觉六个小时倒也不算太久。


到达钏路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半左右,然而天已经微微有些擦黑了。我们的酒店还是定在车站旁边,然而冬天拖着箱子走100米也是挺痛苦的,到达酒店门口的时候箱子底全是厚厚的雪,我们在门口清理了好半天才进去。这家酒店非常神奇,入住的时候是要在前台的机器上check in的,估计是不让员工经手现金,之后还赠送洗护五件套小样,还能根据喜好付费挑选枕头。

我们的房间这次是高低床,不过跟大学宿舍里的高低床不一样,下面是一张比较大的双人床,上面才是单人床,其实睡三个人都没问题,不过因为这床太大,整个房间都被床占满了,椅子都拉不开……然而就这样依旧有电视有冰箱有桌子,也是服气。

 

等我们放好行李后,再看外面,四点都不到天就黑了,想起早上开始就没吃东西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搜了搜旁边的餐馆,有个钏路食堂,还有之前穷游里推荐的老奶奶给你烤炉端烧的炉ばた。据说炉端烧是这边的特产美食,其实还是挺想试试的,但单人300+的餐费,而且据说就是在小炉子上烤烧烤而已,就让人觉得有点emmmmmm…… 总之先出门考察一下再做打算,然而一出门,我们就发现车站附近的餐馆基本都关门了,好像都是周日定休。再加上下起了雪,我们饥寒交迫,不知何去何从。后来查了下谷歌地图,发现炉ばた附近好像是餐饮一条街,见周围也没吃的了,只好冒着暴风雪往前走。


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却发现炉ばた的门也是关着的,不过从里面传来人声大概是在营业的。一对日本夫妇拉开门进去了,我们本来也打算跟进去的,不过想想价格,又犹豫了,导致错过了进去的时机。于是我们只好在周围继续晃悠,一路上碰到了两波湾湾,她们也在找吃的。其中一大家子最后选了炉ばた,我们一看他们这10老来号人进去就更不想去了,本来就传言老奶奶烤的慢,人一多更是要饿死了。后来我们选了旁边的一家居酒屋,朋友本来还想告诉另一波湾湾这家店开着可以一起吃,然而人家根本是不想鸟我们的,也去了炉ばた,两岸友谊就这么破裂了。

居酒屋的老板娘是女性,两个员工也是女性,店里还一个人都没有,我们点了一些牛舌,烤蔬菜,烤肉拼盘,一份沙拉和冷面,这边菜单都有图,可以说是完全不用担心了。不过看墙上挂着的菜单还有些菜是图里没有的,不过因为不知道汉字的正确读法,最终也没有点…… 其实烧烤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这边吃饭都喝冷水实在是让人绝望,虽然室内空调停暖和,但冬天还是不太想喝冰水。这家店生意不算太好,除了我们就来了三个人,也可能天太冷,大家都不愿出门吧。

 

吃完东西后,我们回到酒店,找前台要了钥匙去泡温泉。这边温泉男女虽然有隔开,但貌似只有女性这边要找前台拿钥匙开锁,男的那边应该是不上锁的。这里的温泉就非常小了,只有一个池子,而且在一个可能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闷着,实在也泡不了多久。然而这温泉依旧是硫磺温泉,泡完之后又是满脸通红,像个大虾,顶着这样的脸去前台还钥匙也是可怕。


Day5 SL冬季湿原号 标茶-川汤

由于钏路本身并没有什么可玩的,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站,于是我们第二天一早就启程前往川汤了。出发前吃了酒店附送的自助早餐,汤咖喱真是相当美味,为了避免中午没饭吃,我又吃了好几大碗……

 

我们今天预定是先坐SL冬季湿原号到标茶,然后再去川汤,因为这列车是日本很有名的蒸汽火车,而且据说一路上能看到丹顶鹤狐狸和鹿什么的。按网上的说法,列车的席位是很抢手的,而且前几年明明都可以在JR官网上预定,今年却临时取消了,只能在日本本地定,这就比较麻烦了。本来我们还担心订不到,不过还好在函馆换JR Pass的时候也一并订到了,使用JR Pass也不需要另外出预订费,很划算了。

 

到了火车站,看到SL冬季湿原号旁边挤满了人拍照,有个日本妈妈抱着婴儿要跟火车自拍,但孩子始终不看镜头,妈妈就一直在哄她看,一直挡在火车头前,也不顾周围人频频投来愤怒的目光,真是难得见到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这么做的。

 拍了会儿火车,也差不多到发车时间了,我们找到座位后才发觉预定的时候应该要两个临窗的座位,而不是并排的。因为车上竟然是那种四人一桌的座位,坐在里面拍照什么的都不太方便,不过还好我带了万能的自拍杆,把手机架到窗边也还是能拍的。而且因为是观光列车,车速整体都比普通列车要漫,而且在路过景点的时候好像还会慢下来,可以说是很人性化了。

 火车开出才没多久,就见铁道沿途有很多居民站在旁边朝着车厢里挥手,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拍,这也算是见识到了日本铁道谜了。前半段没啥风景,于是我就开始观察车内,车厢后段有个烤炉,应该是直接用火车烧煤的温度来搞的,游客们可以去前面餐车买鱿鱼干来自己烤。

跟我们一桌的是两个穿着同样颜色冲锋外套的男的,拿着大炮筒照相机,朋友试图搭话交流下照相什么的,然而人家各种爱搭不理,于是也就作罢了,后来他们在中途一个丹顶鹤栖息地下车了,都不是到终点,看来是特意来拍照的发烧友了,怪不得那么高冷。 

之前听朋友说SL号上能看到很多动物,而且朋友选的还是下午都还看到了,我们想着我们这是上午的那趟,按理说应该看到更多动物才对呀,然而……悲剧的是我们只远远的看到了几头小鹿。而每次能看到动物的时候都会有乘务员大叔拿着大喇叭过来介绍一通生态。但一路上就看到野生鹿而已,也并没有什么别的可以介绍了。

 在列车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路过了丹顶鹤养殖场,看到了四只丹顶鹤,车上的人们都激动了起来,因为前面啥都没看到,乘务员大叔也像是憋了一年没讲话,连忙介绍起了丹顶鹤的生态,这个养殖场有几只成年的,几只宝宝之类的,大家也都忙着拍照,一片和谐欢愉。然而等我后来整理照片才发现,在养殖场旁边伫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丹顶鹤跟我都最讨厌SL的烟了”(。

 

12点半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终点站标茶,这里完全不是旅游景点,也不是什么繁荣的小镇,然而下一趟开往汤川的车要等到3点,期间待在那里就是个问题了。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暂且先找了附近的一个书店,逛了半小时,其实里面书还是挺全的,从轻小说到漫画都有,连教辅书上都印着卡通角色,真不愧是日本了。

之后觉得还是得找个地方坐下来,就去了附近的一家咖啡店。经营咖啡店的是两位中年女性,想起之前在钏路开居酒屋的也是女性,觉得有自己的小店,也是很优雅的呢。店里放着一些漫画,不过都是比较老的了,不过打发时间正好。

 在店里吃过饭又看了会儿漫画,也差不多到发车时间了,于是我们朝车站走去。这次坐的前往川汤的车竟然只有一节车厢,而且因为游客众多,大大小小的箱子把通路都阻断了,游客大多来自中国和泰国。好在到川汤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没有座位也还可以忍受。

 

川汤是一个无人站,即是说没有列车员长期驻守的,虽然有值班室,但只在列车到站的时候出来一下,可见这里并不是什么热门景点。而我们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是为了游览阿寒地区三大湖之中据说最漂亮的摩周湖。

出了车站,旁边就看到有一个小木屋,写着“足の汤”,看到汤就走不动路的我怎么能不进去泡一泡呢?一进木屋,发现里面已经先来了客人,是两个深圳来的妹子。她们已经是第二天到川汤了,住在这边的民宿,听说老板做菜特别好吃。我们说了我们住的酒店,她们说本来也想定那个,但booking上价格太贵,即便是定民宿,通过平台定,平台也要抽取很大一笔佣金,这时候再次暗爽会日语来日本真方便。

我们一边泡着暖暖的足汤,一边聊着各自的旅程,妹子们临走还把弟子堀两日券送给了我们,因为那票只能买2天的,但景点其实1天就能玩下来。出门在外,大家能相互照应,真是让人倍感亲切。


妹子们走后,我们又泡了一会儿才离开,因为考虑到天气寒冷,晚上还预约了摩周湖观星的项目,如果不吃够东西怕是不行,所以决定去觅食。不过我们找了一圈,在车站和酒店附近就没有几家店,只有个咖啡厅,不过吃点简餐也行吧,于是我们就进了一家叫做森之家的餐厅,结果进去发现刚才的妹子们也坐在里面,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为了表达对她们赠票的感谢,我们请她们喝了茶。本来我们打算吃饭的,结果悲剧地发现这家店竟然只有午餐有饭吃,晚上只有甜点和饮品,真是越来越觉得北海道的饭馆都好任性。于是我们也只好点了些牛奶蛋糕,并跟妹子们商量看能不能去她们民宿吃饭,因为民宿老板会送她们来我们酒店泡温泉。

 

等我们到了酒店,虽然才五点二十,但天已经黑了,并且飘起了雪,周围半个人都没有,再在外面晃悠就比较可怕了。酒店的外观是一个小洋楼,但入口竟然不是看起来最像入口的面朝大路的那边,而是要绕道房子侧面,害我们一顿好找。

进屋之后我们看到所有人的鞋子都脱在玄关,大家都是换了室内拖鞋才进去,这样对于馆内清洁的保持的确是挺好的设计。我们刚进去的时候屋里很安静,前台一个人都没有,走过去之后发现有个小铃,按了之后才一位阿姨从后面房间走了出来。确认了check in信息后,前台又问我们是不是预定了摩周观星和摩周雾凇的项目,我们比较担心今天的天气可能看不到星星,但又觉得来都来了,如果过会儿天气能好转的话还是想看,于是就先决定去泡澡,等快到取消时间了再决定要不要去。

 这次的房间是和式的,房间空间也很大,暖气又足,每人300元的价格算是很划算了。放好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泡温泉了。因为听说有混浴的露天温泉,所以我们先穿着衣服跑去看了一眼。跟着路标指引,我们来到了屋子走廊尽头,推开门后又是一个小走廊,墙上挂着一些拖鞋,写着要去露天温泉的话请换上这些拖鞋。那拖鞋就是夏天的大凉拖,我们光着脚,穿着拖鞋推开门,发现前面的道路完全被积雪覆盖了,估计是因为这天没人会去泡露天温泉吧……然而我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穿着拖鞋踩着雪沿着小径去看了看,的确是有个像庭院景观的那种池汤,然而水温估计就是35度左右,旁边本来有个干蒸房也没有工作,虽然我有一万个冲动想要尝试下传说中的露天混浴温泉,然而考虑到我这怕冷的小身板,要是感冒了,后面的行程就全泡汤了,于是作罢。

 女汤这边也有两个泡池,一个室内的一个室外的,室内那个烫的要死,泡了十几分钟我就受不了打算去室外了。然而因为气温太低,连通室内外的门下面被冰冻住了,我不得不用热水把冰冲化才打开了门。室外的泡池位于整栋楼房的中央,像四合院的感觉,但尺寸并不算大,可能就是2*2米大小。水温也并不算烫,朋友觉得在外面泡会冷死,不愿意出来,于是我得以独霸一池。虽然水温不烫,但泡在水里倒也不会觉得冷,而且室外的空气也比室内清新多了,抬头望着白色的雪挂在枝头,偶尔滑落一两片雪花,鼻子里呼吸着冷冷的空气,不仅让人联想起迷你雪使者秀嘉里第一话女主躺在雪地里仰头望着天空,看着雪花飘落,有一架钢琴划过,接着飞过一只雪精灵的场景。就是可惜看不到星星,也没个什么夜莺来唱个曲儿(喂

 

因为快到项目取消最后期限了,天气依旧没有放晴的架势,我们只好拜托前台打电话帮我们取消预定。因为取消了预定,相当于省了5500日元,于是我们决定用这钱来吃点好的。然而这周围根本没有饭店,再说外面黑漆漆的又下着雪,要吃只能在酒店吃了。我们看到有好多桌子上放着像小火锅一样的料理,本来也打算点那个的,但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那个是需要提前预定才有的,我们现点的话只能点菜了。后来我们点了个糖醋鱼套餐,两人分着吃。

 餐厅的设计挺有趣的,我们原以为是大门的地方被盆栽堵满了,各种绿植占据了窗边大部分的位置。餐桌上放着琉璃彩灯,颇有复古文艺小清新的感觉。本来还担心这边糖醋鱼不好吃,不过意外的味道还不错。

 吃过饭后,由于晚上的活动取消,我们就又去泡温泉了。在温泉里再次遇到了之前在足汤碰到的妹子们,这次我总算把大家都拖到室外泡池一起泡了。而且后来还来了两个妹子,也是中国人,感觉只有中国人才喜欢长时间泡温泉,并且偏爱室外温泉。而且我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识别中国妹子的理论,就是在岸上的时候会裹毛巾的是中国妹子,日本妹子则一丝不挂,毕竟都是女的,有啥好遮的。大家在温泉里其乐融融地聊北海道旅游的事,并纷纷表示东北雪乡太坑爹,去不起,穷人才来北海道,我心里暗道来趟北海道我也得吃很久的土啊。

泡到最后,妹子们都泡不动了,这次只剩我跟朋友了,泡到10点,想到明早还要早起去看雾凇,也就只得作罢,感觉如果没事我真的可以温泉forever。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