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去世,享年113岁,除了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最耀眼的“头衔”就是新四军战士,这就是目前亚洲最长寿男性------施平。
施平出生于清朝宣统三年,与历史名人萧红、杨绛同龄,他们都是跨越了历史的见证人,施平的人生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施平出生于云南大姚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世纪30年代初,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京金陵大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内心深处萌生了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坚定信念。
施平一生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他的家教严格,注重培养后代独立自主的品质。他的孙子施一公在生物学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名科学家、先后成为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离不开施平的悉心教导和家族的优良传统。
1983年,施平正式告别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尽管已经年过古稀,但他的心态却依然乐观向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摄影、练习书法、写作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退休41年,其实施平从岗位上退下来已经是72周岁高龄了,相比常人已经在岗位上多工作了12年,对于老年人,晚退休12年是个不小的数字,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段不平凡的美好时光。昨日我在博文里曾写到:一份调研报告中透露,可知长寿的人,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其余60%则取决于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诀就是心态。仔细斟酌,长寿除了其他上述综合客观因素外,其余60%则取决于自己,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作息制度和饮食与营养,成为健康长寿的关键要素,但最为关注和欣赏的一句话是,“摄影、练习书法、写作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兴趣爱好,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