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标题:[影评]建军大业
发表时间:2017-7-29 23:12:00
很多好的不好的,观前已经看过不少,于是还是说点直观点的东西吧。
不带偏见的说,古惑仔味道真的挺浓,包括一些演员的举止细节,连评价不错的周一围身上也看到过(炸完还有全尸真不是他的锅)。所以,现在当中最不违和的应该是杜月笙(现役青帮)和常凯申(曾经青帮)戏的节奏还是挺流畅的,所以没有尿垫,但重点放置看得出对历史肯定有误解
还真是并不太有献礼片的氛围。
欧豪第一句台词出来时差点吓尿我(他其实文戏里不出声时还可以)
张天爱么,这种坐姿举止,老宋家情何以堪啊(里面就有另外一个女儿做对比,干嘛不参照一下呢?)
陈等等从前果然是演过黑涩会的,不违和啊。
朱老总果然是曾经的军阀套路起来轻车熟路。(这段的江湖气也是超重的,好一场大龙凤)
当初看万万没想到剧场版时就对基友说过,白客的脸认真起来,会非常帅,现在看来是真的呢。
余少群的汪精卫感觉还可以,戏里像一个叙述故事穿针引线的存在。
张艺兴李易峰李现和火华那场,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差,主要是本就是社长主场的一场戏,其他三个都算是衬,可以表现的不多,就是李喵的确本色小动作多了,口音真的是他很大的弱点啊平翘不分还是严重(后面稍好了点)这两点他不改掉就是最大的拦路虎(那和镰刀锤是不是他画的不知道,但星星一定是)
总的来说,年轻一辈演员没有戏骨们镇得住是真的,对戏时张艺兴就有点被社长压住了,但就单独看却没啥大毛病。
刘昊然的少年气就很有感觉。。。
最后,我想说,蔡廷锴真的不是王八蛋啦虽然这次是跑了嘤嘤嘤
另外,听了好多粤语台词
另外,炸药设定真是很bug
日志标题:[影评]战狼II
发表时间:2017-8-6 21:18:00
全剧最大的奶妈是没出场的龙小云,几次冷锋莫名被刷血都是因为她。另外,对外籍演员表示佩服,他们中演反派的基本就是沙包作用啊。。。达康书记的枪战戏莫名有种“老当益壮”的感觉(什么鬼老兵真是宝贵的资源啊)冷锋童鞋在怼美国大使馆时突然文学成绩满分了
就是这次好像特别喜欢使用蛋碎攻击啊
塘主的中二病就靠肥妈的拆台来拯救了(塘主其实演得还可以,角色蜕变比较自然,就是一句话黑了所有的中国家长
)。。。这群雇佣兵感觉都挺空虚寂寞冷的,没信仰也没灵魂,别人死了也就死了,合作对象死了也就死了,自己死了也就死了,最后也只能用导弹让他们明白神马叫常任理(大)事(流)国(氓)
不得不说从前看电影时和前任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有些故事放在大环境里,主演虽然演技并不差,却都有种活在小世界里的感觉,很违和,电影也不算成功,我俩得出的结论是,这戏里对群演的安排真的就是布景板,连符号感都没有。
今天知道了雇佣兵演员群都是妇联替身团时,突然想到了这个事。。。。。。
战狼里,同是反派,雇佣兵和红巾军的识别非常分明,红巾军的群演们甚至肩担了相当多的对非洲国家不稳定状况的阐述,对政府不满愤青型口骂“走狗”的女红巾军,袭击医院却为女主求情以致被打死的红巾军小哥,嚣张跋扈结果被老嗲秒了的大头,当机立断抱大腿认爸爸的二头。。。雇佣军和他们的精神状态完全两样,到得出当中不少人过得醉生梦死虽然没喝酒(比如雅典娜)还有估计是在从前的军人生涯中失去了信仰用杀戮掩盖迷惘的,无论是对同伙还是自己还是无辜者,都是一种死了就死了认命吧的样子,红巾军对国家有野心和期待,雇佣兵无家无国无是非对错。
正面人物这边,肥妈无疑是最出彩的,各种和平时期热情的群众也是不呆板。而凡哥工厂里的黑人工人,在被分楚河汉界时,也是个个眼中有戏,焦虑,羡慕,不甘,最后成为愤怒喷出,居然非常有层次感,很好的为男主的国际主义精神做了铺垫。同时也是让人产生了一种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感慨,国家无力,国民就无力,群演们真的实力表演了这点。
没有这些绿叶,非洲的大背景就和绿布背景没啥区别了。这部是一部全方位出力的电影啊 。
日志标题:[影评]心理罪
发表时间:2017-8-14 21:21:00
其实也没有很科幻,所有的科幻风格都集中在最后打boss那里了,并且大boss的设定,着实有点浪费了谢君豪的演技orz(这部光是去看谢君豪和万茜姐姐都值回票价,扮演马凯的那位也是赞一个。)
这电影编剧就是于原著而言完全平行世界,看的时候就真的把脑袋放空千万别和原著人设联系到一起了,不然就只有光吐槽的份儿了。即使故事有类似,但人设真心完全改了,连小boss马凯都改动了,更别说影版邰伟的人设掺杂了很多原著方木的性格和特质进去,而影版的方木几乎就是一个原创的性格……
故事倒是完整的,但表现力不太足。很多地方都有种仓促感,并且看完后会发现,邰伟才是妥妥的第一男主,而原著里方木是妥妥的男一……
李易峰童鞋的演技是真的进步不了少,虽然还不能和俩影帝还有万茜姐姐比,但也是完全跟得上节奏(在看之前曾经和兄弟吐槽,不想寄望太高怕失望,不过反正都比4s里的某yy要好的,立马被兄弟怒指“你就不能盼点好的嘛”)
只是……到底是剧组的造型狮把李喵给打晕了,还是李喵把造型狮给打死了?谁给你挑战夏威夷小碎花的勇气啊……那几套净色的搭配多好啊……扶墙……
影版方木的设定,简直就是只猫精(编剧是不是故意的?),各种刷存在感,傲娇之余小眼神各种求肯定求表扬,看起来亲人其实教授想摸毛时就远远的逃开,对陈希偷偷观察,被众小姐姐撸猫时各种不知所措,在邰伟面前明显的展示天真残忍的喵科属性,一开场直到陈希挂之前,我和基友这种算路人粉的存在曾有三次以上想一巴掌抽翻这熊孩子……
猫精设定是孤儿(忘记原著里方木是父母双全校园里一抓一把型的大学生设定吧)所以情感方面略有点缺失,脑回路算不上很正常的看起来没问题实质上是问题小孩,就以对犯罪行为的态度而言,邰伟好比人类抓老鼠是为了灭四害,猫捉老鼠还不一定是为了吃很多时候是为了玩,地盘被入侵(陈希被杀)后就狂化了直接去杀人(但是boss挂之前红血暴走了啊),大boss说方木打着正义的旗号杀人(原话大概意思)我就吐槽了,特么方木有正义过么?连邰伟都觉得他没正义过好么……他看到尸体把自己都说恶心了只是单纯的恶心而已,死者如何可怜罪犯如何可恶对于他来说只是破解真相的必经途径而已自动打上马赛克了,他的关注点根本不是这些,比起这些他更关注罪犯的想法(这里倒是和原著主题有点交集的,当你远远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猫精对成年人是真的无爱的,就算慢半拍活生生的人即将挂在他面前时,他也是没有太多的触动,但血液案里两个小女孩的生死面前,他还是慢慢有了点人气……猫科对幼崽的疼爱也是很实在的陈希是铲屎官除外(其实有种感觉,被挂的就算不是陈希,而是法医姐姐或者教授,他大概也是相同的反应,孤儿设定令他能在意的范围就是这么多了)
总觉得教授让邰伟接管他就是让邰伟教猫精做人,好比当年白蛇教青蛇融入人类社会,你得食人间烟火。最后邰伟成了新铲屎的。。。所以这其实是要拍系列的节奏?
另外,因为网剧的缘故,一直觉得法医姐姐最终和邰伟是cp的。。。看了其他影评揭露后才发现,法医姐姐竟然是单箭头的吸猫啊?!
不过有些bug还是忍不住要吐槽,马凯看到婴儿的哭声还扑过去,这太囧了,他虽然有心理病但不是精神病,而且目的性很强,不至于到有幻觉这是一个真的婴儿的地步,看到手机后的第一反应怎么都是返回去给妹纸一刀的节奏才对啊。
日志标题:[影评]纪录片:二十二
发表时间:2017-8-15 21:23:00
抗战胜利日。
我去看的那场几乎满座了,一片明显被压抑着的抽泣声,直到众筹名单都过去了,大家才走人。
整个纪录片展现的并不是多么的悲惨,而是劫后的老奶奶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她们性格各异,大多是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柔弱和包容,她们都尽力的面对镜头说着那些让她们开心的事,即使是在那种多灾多难的年月里,即使只是饿了很久后吃到了东西,或者是遇上了深明大义开解她们的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丈夫,还有现在,津津有味的看着老电视剧,看到数码相机这种仿佛和她们有着时空隔阂的“新事物”,她们都展现出好奇和兴趣,热爱生命,从被弃的女婴到被弃的猫咪,甚至是被强暴后无辜降临的孩子,她们有着那个时代的柔弱和隐忍,有位已经去世了的甚至没有出现在镜头的老奶奶,看到老去的日本兵图片(怀疑老奶奶看到的是《东史郎日记》)都能开玩笑了,却是不愿意将余下的人生浪费在仇恨的记忆里……大多数老奶奶是如此的,即使是她们的亲人,也觉得,只要她们开心,安度晚年就好。
因为她们一提起成为慰安妇被残害的那段日子,近乎一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都会崩塌……
这是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揪心的所在。镜头前,几乎每一个叙述她们故事的亲属,都忍不住哽咽。
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并且肃然起敬的,是林爱兰老奶奶,她在镜头前,眼睛中的光芒从未消失,让人几乎完全忘记了她也是一位受害者,而只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抗日英雄,一位应该在抗战纪念阅兵时坐着车驶过天安门广场,向大家挥手,让大家用景仰的眼光注视着的存在,她的游击队经历简直是教科书般的觉悟和勇猛,某种程度上,她和《明月几时有》里面周迅扮演的东江纵队的方姑是同一类人(方兰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原型,建国后广东省妇联秘书长)……和其他受害者最不同的一点是,林爱兰奶奶说到打日本仔时中气十足,说到被残害时是非常的气愤,只是在说起被杀害的妈妈时流了眼泪,她是那个时代的战士,那个时代我们国家的血肉长城,即使遭受不幸和重创,却没有为自己流一滴泪,从她提起被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时的爽朗的神情,她是骄傲的,自豪的。
整部纪录片,真正让人再也止不住泪水的,是片尾处,老奶奶们的留言,那一个个黑框,和消失的名字。
日志标题:[影评]老梗的成功是细节处理
发表时间:2018-1-24 15:46:00
上星期,跑去看了阿米尔汗的《神秘巨星》……阿米尔汗在女权路上,真是越走越宽广了。大家都说,这部戏各种老梗,但,桥唔怕旧,至紧要受,老梗的各种细节分支,才能使老梗成为真正的骨架。而这样一部印度烙印明显的电影,它的故事,却是放在不少国家都毫不违和。
妈妈:悲催的成长体现于渣爹的吐槽,按照胎盘传教习惯,娘家也是绿,这怎么样的娘家呢,不让女儿读书,大概觉得不值得给女儿这种“赔钱货”任何的资源,有好东西肯定是给她“只会给她塞垃圾”的兄长,家庭模式基本和女主家一样,这种家庭使她彻底称为男人附属,没文化没工作没收入的全职主妇,所以也没尊严,一来这尊严在家暴面前打不过,更没有生存资源,会失去孩子,活的完全不是人的日子,只是家庭苦力,奴隶。噢,她娘家有钱没钱不好说,但一定不会给她钱,也不会给她撑腰,所以渣爹家暴她一点压力都没有。加上不经意间对音乐的见解,看得出女主的童年就是她的童年的一个镜面,女主是被解放的妈妈,妈妈是被奴役的女主。
渣爹:高级工程师,高学历不等于思想开明,从对妻女的吝啬,住的房子,一说可以移民野爹家时的狗腿得意样,说白了也就是个活了一把年纪的屌丝,当年可能还顶着凤凰男的身份,但他所表现出来的素养,有文化有思想有好工作的妹纸根本看不上他,满脸不愿意却只能娶他看不上的文盲,通过父权,家暴,在比他更可怜的女性身上找优越感。受过高等教育的繁殖癌对女儿的投资比岳父家慷慨些,动机则是完善将来用来投资的“东西”,可见,态度才是重点,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给女儿的投入说白了就是猪养肥了宰,但某些女性对此的反应都是“虽然爸妈更疼弟弟但对我也不错”。。。呵呵→_→这种爹眼里,妻女都是“财物”而已,作为“财物”之一的妈妈,甚至连处理自己嫁妆的权利都没有,卖了项链给女儿买电脑,结果被渣爹暴打,只不过是没首饰的妻子丢他的脸。渣爹家暴前,还很淡定的脱下手表,这种认为自己有资格有道理打老婆的家暴,比那些单纯占有欲过强的变态或醉酒后控制不了自己的家暴形式更为露骨,也更为冷血。这种行为,放在社会上,都是妥妥的反社会,但放到家庭中,却仿佛是理所当然了,好比故意伤害一个陌生人致死能判死刑,婚内对妻子故意伤害(甚至只是前妻)不过判个八年,然后六年就跑出来继续祸害。无比讽刺。
渣爹和妈妈:没有文化的妈妈没法工作,养家糊口的渣爹一天工作十七个小时,限制女性就业,将女性赶回家,最终就是经济压力全部扛在男性肩上,在使他们产生“家务劳动不算劳动”的错误观念的同时,也使他们过度劳累,精神变态,恶性循环。
补习老师:这么能干犀利的女老师,给学生监考的当口,只能自己剥豆子,而她老公一旁无所事事的翻报纸也不见得帮忙,说得好像他家是女老师说了算的模式,但家务实在暴露很多,而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根本不承认全职主妇的妈妈对家庭的贡献,认为只有渣爹是赚钱的,其他人没赚钱就没有决定权。。。真的别说大家歧视主妇,世界大环境歧视主妇而已,客观叙述给某些主妇倒成了歧视了,呵呵。而这位印度十八线的老师代入中国目前的中老年大妈辈,也完全无违和,因为曾经的时代变革而赋予了经济独立机会的女性,思想却停留在封建社会的,一抓一把。
对新生的期待:电影中的孩子,传达的都是正面的情感,同学间的友爱显而易见,对早恋有戏谑却没有嘲弄。
说说两个小男孩。
男主是全剧一个最理想主义的角色,与其说是种存在,不如说是种期待。而弟弟,一切都在成长,尚未定型。
微妙的是女主对他们的态度。
性别歧视,引发性别仇视,从仇女始,至仇男终,无人能幸免。
女主喜欢男主是从密码设置看出来的,但她之前对男主表现出来的不单单是拒绝,甚至是带有点粗暴的态度,女主在原生家庭见识过男性最恶心的一面,她不信任男性,包括血缘至亲的弟弟还有可以给她帮助的男主和米叔,即使男主人看起来不错,但涉及爱情,甚至婚姻,她在妈妈身上学到的怕是不婚保平安了。
同样的,一开始她对弟弟是尽责却没有太多温情,甚至是不耐烦的,她的拯救计划里,只有她和妈妈,弟弟是被她划入未来渣男的行列的,重男的家庭她没有染上斯德哥尔摩,但绝对有厌男,她没有奉献型人格,这是比斯德哥尔摩要正常太多。
让女主改变态度的并不是神马幡然醒悟对男性的看法不对,而是,男主和弟弟竭尽所能的努力,男主自不必说了,而弟弟可以说是家中的既得利益者,在这种家庭长大,接受渣爹的教育,其结果很可能就是长成一个觉得吸姐姐血是理所当然的新一代繁殖癌(这个也是妈妈最担心的),但她在听到姐姐不带他走时,做的并不是向渣爹告密之类对他看起来更有利的事,而是尽其所能补救和姐姐的关系,所以,在目睹了母亲被家暴后,弟弟不会成为新的家暴者,而是和母姐一样,成为被拯救者,相比之下,那些一边发散着廉价的同情说当年如何顺着父母意愿吸姐姐的血,一边在忏悔和补偿当年毫无动作甚至不理解姐妹对他们的疏远的重男轻女家庭中的既得利益男们,就是一群笑话。
这种笑话,同样是给那些不为男女平等作出努力,却一责怪女性对他们“不友好”“要求太多”的男性,而这种不劳而获的态度,还占着社会的大多数。
姑婆:姑婆这个角色也是相当的有意义,身为被歧视的女性从不甘到麻木到走向仇女之路,“坏嘎嘎都是好人削成的”。而在侄媳和侄孙女的不幸歌抗争中重新看待作为女性的存在,从开始的嫌弃诅咒,到最后的祝福。她是千千万万在极端男权至上的社会中挣扎了一生矛盾了一生的老年女性们的缩影。
女主:女主的暴躁脾气,明显是受到原生家庭里渣爹的影响,而这种暴躁是通过原生家庭中妈妈曾经的懦弱隐忍的感染中转化,女主也意识到这点,如果再不逃离这样的家庭,迟早自己就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这是无数家暴家庭中的孩子共同的呼救和悲哀。
国家:这次并没有像三傻摔跤那样,剑指国家,国家公权力在这次是一个正面的存在,妈妈依仗的摄像头背后的警察,女主拿回来的离婚文件背后的法律,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带有宣誓,倡导,普及意义的主旋律电影。
宗教:编剧眼中的沙特是如同洪水猛兽般的存在,黑色罩袍,没有自由的婚姻,对女性的禁锢甚至残害,片中无处不在的女主和妈妈对沙特的恐惧,是对政教合一的保守落后国家最大的讽刺,对世俗政权最大的肯定和维护,女主当众掀开黑色垃圾袋那瞬间的象征意义,甚至比后面的发言更加的震撼。
网络:能不能改变命运不好说,但真的在改变世界。
日志标题:[影评]动物世界
发表时间:2018-7-4 17:10:00
观影过程可以说是焦虑又愉快了……
首先赞一下导演,因为节奏让人看起来相当舒服,提前喝完了一大杯茶却依然没有任何尿点……当初的肿瘤君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的喜欢,这次感觉是一个升级版,而且二次元脑洞和三次元剧情的紧密度更高了,虽然有些场景我直接看晕了(其实也还好,红海我是直接看吐了,但红海是真的好,可怜我没法二刷,动态视力是真不行)可能比较遗憾的是总觉得这样的镜头切换让我没法很好的看清演员的微表情——是的,这次每个露脸的演员都可以说很赞了,无论主角配角。
然后就是剧情了,这个剧情表达的三观我是真的很喜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是一场赌博,但男主角的心态,好像一直都和赌博不沾边,严格来说,有赌瘾的人的人格是病态的,欺骗性的,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赢,而男主根本不在乎赢钱,他是在自救……还有救人,让他觉得值得的人,都能平安出来,齐齐整整,其他都不重要。
这剧情总让我想起一个很传统的话题:我们总是教育小孩子要诚实要做好人,但这么教出来的小孩可能以后会被真实的社会吞没……男主角的剧情首先达成的是后一句,而最终达成的是前一句——我们到底是人不是动物,即使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先入为主的屈服于丛林世界的法则,这戏里不乏高智商的角色,但再高智商也无法摆脱动物性,唯有男主在运用智商努力的当一个人类——这大概是这几年来丛林法则电影中找刺激的我最终看到的一缕曙光了,比起那种劫后余生的感叹,我是真的更喜欢男主出来后眼神中人生价值被实现后的意气风发(妈蛋好煽情打住)
下面作为李橘猫童鞋的姐姐粉,要郑重的撸一下猫……正如公孙喵所言,这真的是雪耻之作。其实《心理罪》里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但总的来说,表演不是非常自然,总有不少转着处有突兀感。
这次的男主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表演,也看得出克服了很多从前一直被诟病的东西,比如台词功底,一开始的小丑装扮和台词,可以说,用显微镜应该还是可以看出是李易峰本尊的,用3D眼镜我是看不出来了……
这次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偶像包袱了,男主角的设定很有点泯然众人的精神分裂,落魄麻木,却带了点小心翼翼,很奇怪的只有的形象给我不是厌倦感而是焦虑感,有种很矛盾的东西放佛在蓄力搞不好什么时候就爆炸了但这副德性连观众看到那个阶段也不觉得能有什么以后……就是个小卢瑟,想爱不敢爱,想活着又没力气活,时不时就发病开脑洞,生活负担却一样不少,身边就没几个靠得住的人。
被抓壮丁时微表情没有表现得很惊艳,但我和@清衣莲籽 说,如果我遇到这种事,估计也是这么个表情和同样的时段问出类似的话,有种很真实的感觉。
总的来说,上船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表现出来的还是寻常人的小心思小天真,直到后来一步步的印证了女主和同学口中的“当年班上最聪明的”那个。这个释放过程可以说让整个影院的观众都发出感叹声了……也是在这个过程里,我大概知道为何这个角色总给我一种奇怪的焦虑感,不单单是因为整部电影的气氛营造问题,而是这个角色和影片初期宣传的信息其实有误差,他真正的内心并不是为困境所迫而参与了这个赌博,里面有段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要是一星期后不回来就让小护士给植物人妈妈拔管,照顾了这么久的植物人亲人后他的心态不是单纯的不舍和牵挂,还有求得更好的照顾或者——干脆解脱,而就算他赢了赌博也不过是免了债务而已,所以他内心其实在那一刻是志在参与的,他要爆发自己,希望知道自己一直坚持的是不是对的,至少也得“洒家这辈子值了”一回吧。
这个蝼蚁一般的角色的内心是如此的骄傲。
橘猫对这个角色的塑造看得我如在看重生爽文一般了……
我记得从前有人说他三白眼,眼白比较多,客观上的确是个颜的缺陷,但这个缺陷在小丑装里却得到了正面发挥,彩色的脸蛋通过眼白的隔离,反而突出了瞳仁,一开始眼神中的麻木或讥讽或恍惚或惊恐,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
另外就是他从前哭戏很难落泪的情况,虽然上次《心理罪》里哭戏ok,但这次在妈妈床前那一哭也是非常写实戳心了,和普通人更能拉近距离的一哭。然后就是和女主告别的那一幕,其实那里估计不是太让人留意,他正面的确是没有眼泪的,剧情大概也不允许有眼泪,不然妹纸肯定拦得更激烈,但侧面转头那一个镜头,整个眼珠子都明显的有水,一直忍着不然妹纸看到眼泪直到妹纸跑开,那一幕真的可以说很赞。
但相对的,在船上碰到坑死自己的发小时,那个反应总感觉还不够深刻,因为这发小不是普通的坑,其行为和抄家灭门也没有任何区别了,见到这种人,估计是一句话也不用说先消声埋身死揍一顿再bb会比较符合心情吧……
最后说一下服化,比起《心理罪》里让我吐槽无能的油腻夏威夷大叔碎花装,这次虽然颇为蓬头垢面,但不掩青年本色。
这次还是李易峰和周冬雨合作情侣,如果连同麻雀来看的话,这辈子轮到陈队泥石流,但还是个高智商泥石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