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

断断续续两三个月,终于在最近抽出时间来一鼓作气把剩下的半本看完了,不是书写的不好,主要是每天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总是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品一品,认真读一读,所以拖了这么久。

以前一直有想去非洲的念头,想去见识见识真正自然的风景,想去看看非洲大陆上奔跑的狮子和羚羊,想去感受感受大沙漠和热带雨林,想去体会非洲热情洋溢的舞蹈和未曾接触过的风土人情……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机会去稍微窥探一下真实的非洲,不仅仅是从几张风景照上,而是从实打实的一段旅途经历中去感受非洲。所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觉得很值得我花点时间和精力一读。

下面照例摘录阅读中记录下来的片段:

闻着来自古老前世的气息,看人类曾在如此恶劣的情境下依然存在并发展,创造出无数精神的珍品和科技的高度,你会觉得人世间的一切危难,未来的种种不可知,都不必太忧心忡忡。安稳下来,有所节制,顺着天地万物的轨迹缓缓运行好了。
人类终究是有希望的。


黑人们充满愤懑和绝望地说:我生的时候是黑色,长大成人是黑色,太阳晒过还是黑色,患病时是黑色,死去后仍然是黑色。你呢,生的时候是粉红颜色,长大成人呈白色,惊恐时是青色,太阳晒过变为古铜色,着凉时转为黄色,死去后变为黑紫色。你们为什么把其他人种都称为有色人种?


这个博物馆浓缩了南非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和解,但是永远记住。
不过,要把“和解”和“记住”融合在一起,谈何容易!人们往往借助忘记来达到谅解。既要记住,又要谅解,这需要慈悲和智慧轮番出马,然后比翼齐飞。这是世界政治历史上的杰出篇章。


山水斧削,与时代一同浇注了巨人。就算你有超凡的禀赋和火热的责任感,可你,不一定会遭逢生命中的罗本岛。(曼德拉)


人的寿命苦短,大多不过百年,也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恒久的时间充满尊崇,对凝蕴了漫长时间的事物心怀敬意。钻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击中了我们,讨巧地成了时间的代言人。据说,一粒钻石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消失。钻石的命运,也许早在45亿年前就已经定好了。它被发现的时间以及之后归何人所有,都有神鬼莫测的规则操控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钻石占有者,都不过是它的匆匆过客。(波皮盖陨石坑~钻石矿~俄罗斯)


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客观越好,若要寻找确凿资料,电脑可以给你太多帮助。不过,电脑百度某词条三页之后,几乎再无新意。
我不知道自己异国薄雾下的印象是否准确。凡人工的东西皆有粗糙不确之处,恳请谅解。


原本以为金子是奢华的,比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内冲水马桶的金按钮。  跑过去特地一看,那金按钮由于摸得人太多了,以至班驳掉色,失却了黄金的华美,露出了黯淡的麻点。以为钻石是奢华的,比如镶在王朝权杖上的巨大地钻。到了伊朗听人细讲,才知晓由于争夺它的光芒,引发了战争致血流成河。再如高楼大厦是奢华的,全世界都在努力建造最高的摩天楼。在台北,听到当地朋友不无惆怅地说道,101大楼曾经是最高的,现在已经降为世界第四了。又比如满汉全席是奢华的,找到极其稀少的食材再用极其繁复的方法烧制出的菜肴,单听那过程就令人动容。不过,据有幸吃过的人说,头十道八道菜还能分辨出滋味,再往后,就都是一个味了。我孤陋寡闻,但也曾见过把大象鼻子切成极细的肌肉缕,再用冬笋丝捆扎成稻秸状,然后油炸再加烹浇酱....听完主人略带显摆的介绍之后,我的筷子掉到地上。
还有近年兴起所谓的低调奢华次到某位 朋友家做客,在洗手间里,她指着放香龟的精细小盘子说,这个是宋代的瓷,在拍卖会上,会值多少多少多少万元物在我家,便是寻常,只盛些杂物。我吓得忘了从幼儿园起战牢几护使,用是洗手之训,欠看身子真那小来十万八千里地用清水草冲了几儿下手指,慌不择路地选出厕所。


史密斯先生微笑起来,说名字吗?记不全了。我看到很多旅行者津津乐道他们走过多少个国家,把那些国家的名字像食谱样挂在嘴 上。他们积攒抵达过的国家名称,就像小孩子在储钱罐里不断投下硬币一样。对我来说,那些国家的名字并不重要,我也没有特意计算过。走过,看过,就是全部,计算是多此一举。记住每一个城市、每一顿餐饭,就算是美食美景,也没有必要,是微信时代的无事生非。随着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国家之间的区别并不重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人,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所以,这个世界才是有希望的,对吧?我要用我的时间,赶快去看看没有去过的国家和城市。看看蛮荒,察看文明与野蛮,把人生快乐地走完,然后到达最后的目的地——天堂。
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听你想象之外的故事。


印座百院长继续发挥他的观点,说做人就是要像狮子一样奢侈。我后来特地查了“奢侈”的含义。
“奢侈”在西方社会,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处世态度,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是个人奋斗的重要目标。
“非洲之傲”的诠释是:奢侈就是时间与空间加之人工的极度铺排。
原本飞机几个小时的路程,现在要在时速几十千米的火车上,磨磨蹭蹭耗时14天才能抵达。原本可以乘坐50多位乘客的节车厢,现在拢共只住了四个人。原本十几分钟最多几十分钟就可以吃完的伙食,现在每天共用五个小时。由此感受到人世间资源配备的不平等,起码是不平衡,明白了革命是如何爆发……有一些东西必将掩埋在历史深处,任它渐渐远去。
掘出,也许是为了更深的埋葬。


原来,这个松不是松树的松,而是阿当松的松。
旅行让你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平等。阿当松先生认识猴面包树之前,猴面包树已经在非洲土地上生活了千百万年,阿当松本人也描述过有5500年历史的猴面包树。可惜,这树再古老,以前的名字都是不算数的,只有当阿当松描述过之后,猴面包树才为世人所知,才有了“指状阿当松”这样拗口且毫无诗意的名字。


我说,看到的杀戮太多了,心已麻木?
女杀手说,不是。后来我明白了,如果这个弱小的生物不死去,那个大型动物就会死去。大自然已经这样运行了无数年代,自有它的道理。任意去改变它,反倒是人类的狂妄。我已经可以心境平和、安之若素地看待这种轮回了。那个被吃掉的弱小动物从此进入了一个庞大的躯体,未尝不是它向往的变化。不管怎么说,出牌的是上帝,而我们,不应插手上帝的牌局。


他们的安然真的不是故作镇定,而是发自骨子里的处乱不惊、举重苦轻不敢想象如果我遭遇这种情况,得急成何等火急火燎的模样!
我算是被“非洲之傲”车上客人的这份从容安定震惊了,于无声处听惊雷。我这路所见到的狮子血盆大口、象群排山倒海而来、河马在河中就牙列嘴等加在一起,都没有这种宁静让我惊悚。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如此泰然?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这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自在?
我想了很久很久。结论是,第一我们人太多了。人多机会少,每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只有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机遇和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与发展。第二是我们的变化太快了。在一个飞速运转的年代,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把人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事儿,都炖在一块堆完成,滋生火急火燎、暴跳如雷的脾性可以想见。三是我们尚没有能力从容。中国人原本是有从容的传统的,只是已经不从容了很多年。受侵略受苦难,吃糠咽菜流浪奔突,丧失了从容的传统。贫苦会扼杀从容,饥寒交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从容是一种奢侈。

这种奢侈,其中既有金钱的奢侈,人家不在乎多掏一天或几天的酒店款,不在乎一个或几个航班的延误作废,自然安之若素;也包含制度的奢侈,我相信世界上的保险公司,不一定都拟定我这种看似包罗万象、实际心机重重的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可以多收费,以提供更大范围的保障,让投保人安心。最重要的一条奢侈,是信任的奢侈。旅客们完全信任“非洲之傲” 会全力以赴、周到妥帖地处理此事,而不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那种推诿和敷衍。我们吃了无数次亏得来的教训是——如果你不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果断想出自我保护的策略,你就可能被蒙骗和盘剥,你会被人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千吃哑巴亏、死无对证........
想到这里,我也释然了。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从容,不能拔苗助长。不过,安稳的从容终将是一个方向。俗话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就会长见识。中国人不笨也不傻,不懒也不杞人忧天。我们曾经从容优雅过几千年,万事俱备之时,重拾优雅从容,并非难事。期待着那一天早一点儿到来。


旅游就是这么奇怪,如果没有特殊的导线,一些记忆就永远沉睡在黑匣子中,再也不会浮见天日。旅游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独特的氛围,让记忆木乃伊般的站立起来,逐渐充盈水气,恍若再生。
旅行本身就是不断碰撞记忆的过程。没有回忆的旅程,不能算作优质的旅行。


和星空相比,我们是多么渺小啊!和恒星相比,我们是多么稍纵即逝啊!你在一日千里的驰骋中自以为电光石火,若星空之上有一眼看你, 你可能丝毫未动呢。你的得失和名利,更是缥缈无痕。
这些想法并不是我年过六旬后才想到的,而是当我十几岁在西藏阿里的冰雪大地上凝视星空时,就惊恐地想到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生命已经从当年的青葱年华,渐渐枯萎,我依然葆有对伟大星空的惊悚敬畏。人类如此菲薄,不过神奇地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丰富的感觉和表达的能力……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真的不要虚度年华,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要醉生梦死。那是对生命的不敬,对人生的轻慢。


在青尼罗河瀑布旁边,大家都缄闭双唇不吭声。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你说话没有丝毫用处。如果你说话,没有人会听到你说了什么,只能看到你的嘴唇嚅动。这种感觉很怪异,看着对方一脸茫然的神色, 你对自己是否真正发出了声音,产生强烈的怀疑。
大自然伟大而暴烈的蛮力,在此一览无余。那是一种平素你看不见的宏大景象。城市的人以为雷鸣电闪、雨雪倾斜就是大自然的威力了,其实不然。还有飓风海啸、山崩地裂、火山喷发……只有极少的人曾经目睹这种奇观,但能活下来并声情并茂地转述给他人的极为稀少。相对安全的瀑布,是大自然牛刀小试的即兴之作。它为人们提供了可供观赏的角度,你在保证基本安全的框架里,偷窥到大自然疯狂的自得其乐。
大自然是一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瀑布是它随手挥就的五言绝句。在这种压缩版的肆虐暴力面前,渺小的你,亲历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面前徐徐绽开。它和你无关,千古独自咏叹。它傲慢地什么都不曾告诉你,你却在一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你再次不无遗憾地明白自己是一枚无足轻重的草芥, 幸好还会思考。


原野辽阔,云层浮动,平静如波澜般柔韧地推送过来。也许这就是旅行的终极含义,让我们的人生重归大自然。
人们的心理发育,远远低于这个世界的步伐。我们的心还停留在石器时代,时代已经日新异地现代化了。这种分裂和错位。给我们带来诸多袭扰。
旅行让我们的身体猛烈移动,心灵也随之飞翔。不过它不是飞往未来,而是回头张望。
也许咖啡真能极大地活跃人的思维。我摄住心神,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喜欢来到非洲。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如蚁蚤一样生活的我们, 就算站在世界第一高的建筑物——迪拜的哈里发塔上, 又能看到多远?到处都是人工雕琢的痕迹,城市连接着城市。在城市当中的人,常常肆意虚构夸大人的能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其实,那不过是人类乔装打扮的高度自恋。


身为一株会盛放的花,出生在这寂寞荒野里,并不曾走入花店,也不曾出席婚礼,未得伟人擎在手里,甚至能睹它们绝世芳容的人也很少, 它们是不是枉为了马蹄莲的一生?
马蹄莲是有些禅意的花,它有一个别名就叫观音莲。一亿朵马蹄莲吐放着清幽草木的气息,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一朵花, 都有盛放的理由,因为生命的号角在暗夜时分就已经吹响。
人一生,心灵会蒙灰。这并不可怕,但须洗涤。你要找到灵魂的清泉。大海的涛花迸溅,风雨的吹拂鞭打,鸟的欢鸣和鲜花的怒放,都是藏在清泉中的老师。大自然有自成体系的优美,等待你身心与之共振。
人的生平,所占的时间宽窄是有定数的。耳聪目明、手脚伶俐的时光, 不过几十载而已。时间如同鲜血,每一滴都咸且弥足珍贵。
旅游是既不安全也不舒适的,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世界。当我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我双眸注视过的东西渐渐繁多,当我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我就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世界的不同与丰富。
我的生命日历已越来越薄,总有一天会露出透明的封底。不过,偷偷告诉你,我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偷看过,从此便再无恐惧。

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没有听到过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
这本书里,是我见到的和听来的非洲故事。

以上,感谢这本书,让我得以窥见非洲的一点面目。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