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廖氏辈分及世系源流
廖名龙
廖自洋宗亲(13088110383)现在在绵阳发展,他老家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的 ,在他们回马镇临江村的4、5、6、7、8队都有姓廖的,大约有600人口。今天收到他给我邮寄过来的族谱资料复印件,当地廖氏始迁祖廖大玉和廖大顺。
一、世系源流
族谱破损严重,内容记载得比较乱,是崇德世系,有廖瑞瑄、廖琼瑄、廖琳瑄公记载,,族谱资料显示是花公世系。
1、应松公世系:应松--仕登--凤贤--大有--一--
2 、应柏公世系:应柏--仕明--凤贵--大玉--一品、一元、一亨、一训、一朝、一相(六大房)。
一品--毓珍(配蒋儒人生逢春、逢照、逢吉;继配彭儒人生逢逵)
--逢春(配黄儒人生启圣、启文、启贵、启美)--启文
--逢照配张儒人生启美
--逢吉配马氏生启富;继配李氏生启贤、启成、启纯。启富--秀兴、秀明、秀友、秀交;启贤--秀安;启成--秀灿;启纯--秀和。秀友--成谦、成万、成铭;秀灿--成富、成贵、成山、成艦、成全;秀安--成余。成谦--光玉、光发、光忠、光银;成富--光武、光有、光祯(光周)、光泽。光泽--宗仕
--逢逵配黄氏生启犹、启玉、启仲。启犹--秀晏;启仲--秀海。秀晏--成丁、成未、成志;秀海--成庭。
光财、光栢谁之后?光德--宗全
一元公房:毓秀。
一亨公房:毓凤、毓坤。
一训公房:毓明、毓贵。
一朝公房:毓英、毓松、毓槐。
一相公房:毓才、毓伦、毓宗、毓亮、毓祥。
二、迁徙
祖籍湖广道承宣布政使司分守湖南道永州府零陵县上甲里正远乡地名高车头洞车大王居住,自明皇,应松公、应柏公弟兄二人创业已有百余载移川自枝派顶。应松公所生仕登公、应柏公所生仕明公(前面有应柏公所生仕登公、应松公?记载自相矛盾)......自湖广上川至重庆过河迁蓬州茨藤沟。仕明公所生凤贵公,凤贤公三人(?)仝行移川至遂宁县东路仁信里地名杨家沟几年后凤贵公之后才生大玉公。大玉公兄弟打舜公(乾隆十四年,1749年)搬于大足县。大玉公所生一品、一元、一亨、一训、一朝、一相(六大房)。一元公移遂宁县东路仁信里地名冯家沟;一亨公搬蓬溪县刘家沟;一训公搬移射洪县沿流乡杨董陈沟;一朝公搬蓬溪县名夏庙子;一相公搬蓬溪县永安乡柏林沟。
三、廖大玉和廖大顺来川的字辈
迎仕凤大懿 毓鸿啟秀成
光宗耀祖德 永戴育家恩
终树志贤文 安邦定国钦
礼传全孝義 纲纪正乾坤
学良开泰运 万代庆升平。
关于字辈还有以下“音同字不同”的表述
应仕鳯大一 毓逢啟秀成(甲) 光宗耀祖德 永代裕家恩
忠術志贤文 安邦定国清 礼传全孝義 纲纪正乾坤
从始迁祖廖大玉开始,廖自洋是第九世,“宗”字辈,他父亲是“光”字辈。
四、认为与阆中廖氏世系相关
廖自洋还发过来一张阆中的老谱图片,有关于廖大亨和廖大海到阆中镇压张献忠的资料,廖大亨先是军队参政,后来他临危受命,于1642年当四川的巡抚,最后好像战败,因为1644年明朝灭亡了。他认为他们的老祖廖大玉可能跟阆中廖氏是同支。
五、与廖仲澄世系有什么联系不得而知
族谱记载有乐至县开基祖廖仲澄的信息包括“廖氏源流诗”、“太祖裔迁居诗”(两首诗录在一起)和“岳阳进士金门楫题湛田诗”以及“仁仕万庚紧、志德盛仲思、文经连登承、明楚应天清、朝尔祯祥寿、永乐共千秋”辈分资料,而且辈分是两个版本都有“仁仕万更景、志得盛仲思、文经连登启、明楚应天清、福禄祯祥寿、永乐泰平春”这个资料应该是大英、乐至、安岳、遂宁、都江堰等地廖氏始祖“仁歌公”资料。可能是大英两支廖氏相处在一起互相传抄。
六、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淑安神像图”
按照族谱世系,这个“淑安”可能是这个“叔安”:一世祖淑安公、二世祖泰公(期间遗漏很多世系)、三世祖子璋、四世祖五桂、五世祖钦公、六世祖诚希公、七世祖奇可公、八世祖延铃公。孤陋寡闻,这一张“淑安神像图”(叔安神像图)我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