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湖南省炎陵县廖常昱说他们是德源公十五世孙紫辉公后裔
ID482743861 2020-05-18

湖南省炎陵县廖常昱说他们是德源公十五世孙紫辉公后裔

      注:廖常昱老家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原来在成都发展,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他献爱心做贡献,捐款捐物前往灾区慰问当地当地廖氏宗亲。最近他廖聪安老人家正世的时候写的一篇关于“大竹廖氏辈分”的长文章发给我了。同时他介绍了他们自己的世系,我在这里把全文发给大家分享、参考(廖名龙)

      廖常昱说:以下为网上下载:
      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老场村廖南玉宗支,与我们湖南省炎陵县大多数廖氏宗亲同为廖花公一脉,并同为德源公之后裔。德源公之子敬斋公门下共生有九子,史称“九思”。即:思明、思聪、思温、思恭、思忠、思敬、思问、思难、思义。

      炎陵县共有思明思温思义等三支后裔。均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从江西、广东等地迁徙而来的。各分支旧谱都有详细记载。我这支系——炎陵县垅溪乡秋田村田螺寨廖氏宗支,是德源公十五世孙名叫紫辉公,于1723-1736年间,从江西赣洲迁入的。

      字辈是:西安正泰德,紫朝定英贤。

                    汉国纲常秉,南邦礼义连。

                    君登金殿选,世代庆余年。

                   上智承恩泽,长怀孔子宣。

      我是字辈,从德源公为一世算下来,我是23世了。其他几支也大概差不多。只是各有不同的字辈“诗歌”。这次续修家谱,虽然分了两个体系进行续修,但把在炎陵县各廖氏统一刊印了字辈排行对昭表。大小老少都能一下就分出来了。

      原福州军区副政委、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的廖海光,就是出生在这里,他是“纲字”辈,(德源22世孙)。另外还有八路军359旅副旅长廖纲绍也是这里的。纲绍可惜在1945年,执行党中央战略部署,带领部队南下时,牺牲在战斗中,他的后人供职于福建、北京等地。

      大竹廖氏各宗系祖籍和字辈

      廖聪安摘编(2007年3月14日)

      四川省大竹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置县也有1300多年。境内317个姓。但是有关大竹土著居民的状况至今无所稽考。乾隆《大竹县志》称:“至明太祖遗将取蜀,明升据巴渝。宕渠人相助为乱,廖公永忠率师屠之,其地一空。复遣楚黄人入蜀实其他。故今竹人其先世无不自楚省来者也。”按照这种说法,现在的大竹居民,其先祖都是明清时代迁徙而来。其中包括廖姓。

      大竹境内的廖姓人口逾万,祖籍多在现广东省、湖南省 、湖北省、江西省以及福建省境内。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出水岩廖文隆后裔入竹八个宗系的世系字辈已在网上发布。其余大竹廖氏除庙坝镇廖南玉宗系,存有完整的正规族谱载明系花公后裔廖德源一脉世系清晰外,其他各宗系只知祖籍不知远祖世系。为此、将各宗系祖籍和字辈摘要发布,望各地同祖同宗的宗亲相互联系,加强联谊。

      大竹县廖氏各宗系祖籍字辈于后:

      一、大竹县乌木镇乌木淮廖有玉宗系,祖籍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因族谱被毁,在湘前的世系不清楚。只记得本宗在湘世系,有记的为:1世廖宠翁,2世廖尔仲,3世廖应讲。该宗字辈:宠尔应有风 泰安普天心 传家惟诗礼 光国秉经纶。新续字辈:承先显德高 富贵定乾坤 立志建盛世 万代锦绣荣

      二、移居大竹的长寿廖氏,1955年,国家兴修长寿县狮子滩水电站,部分移民来到大竹定居,其中包括廖姓。大多数落业于大竹县东柳乡、石河镇的几个村组。长寿移民中的廖氏,为长寿县廖氏宗系之一部,系廖永富裔孙。廖永富,字仲贵;妣肖氏、刘氏。其父廖济泽,号执象,为官南宋朝中,后辞官寓居巢湖,继置业于江西省新喻县长牌;兄廖永安、弟廖永忠均为明朝初将领,其中廖永忠曾率师驻竹。元至元六年(1340),廖永富率家人入川避难,小商谋生,置业于乐温县(即今长寿县)明洪武初年,廖永富回祖籍江西重振家业,留子廖德雨在长寿北村坝守享置业。廖德雨四代单传第六代始子孙繁衍,支系繁多,字辈亦多有遗漏和变异,移居大竹的长寿廖氏,为廖德雨派下廖启登玉(天)桂显荣 富贵传家宝 富支系之一部。其纪代辈序是:启正朝XX国文永远万年春。其中“朝”字辈后漏掉2字。
      三、移居大竹县黄家乡等地的渠县廖氏。毗邻大竹县的渠县,陆续有廖氏裔孙由渠县迁徙来竹。黄家乡廖通广裔孙,系渠县大峡文星槽廖通广裔孙之一支。渠县大峡文星槽廖通广宗系,祖籍湖北省安花府云落县玉芋溪上土堡。其纪代世序为::望、郎、天、茂、生、文、(章)、世、崇、明、政、守、通、达、永、嘉、兴、锦、彰、星、泽、亿、再、清、香、登、西、后、代、彩、耀、陵、岗。
      四、大竹县清河镇磨滩河廖多福宗系,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圳早禾冲,尊廖师道为鼻祖。廖师道,字正彝,后周显德二年乙卯岁(955)生。早年因游学而离吴西,迁楚南,于湖南省衡阳县黄田瓦子街与狮子桥卜宅定居。传至11代廖克刚(字五常)。仍于紫霞都金兰地名金灯观落宅。又历4代,廖源隆率廖原政居光政大胜,廖原瑛仍守金兰金灯观八甲。廖原瑛传10代至廖美鹏;廖美鹏之子廖福多,清代康熙年间自湖南衡山迁蜀,落业于大竹县清河镇磨滩河。其字辈:原始文才兴 得通真是美 福禄祖代昌(伯永) 荣华兆庆洪。新增20字辈:世继照雍睦 迪光在己承 连科绵甲第 金殿喜同升。
      五、大竹县石河镇片区廖显魁廖显相廖显凤宗系,是大竹廖氏中唯一载入《大竹县志》的重要宗族。惜乎老谱无存,新谱失修,远祖世系语焉难详。据仅有资料考察,该宗祖籍湖南省永州府东安县大塘瓦潭凼,属武威堂处裔,廖延邦一脉裔孙。其在湘字辈有两种说法。一云:“国正维显元, 天三及应昌,明景方可上,世代永兴隆。”二云:“朝廷文国正,维显元天三,及应昌明景,世代永兴隆。”入川后复议加改,现用字辈:文朝廷国正 维显元天三 及应昌明景 世代保平安 德大宜兴起 功高必久延 祖宗隆盛业 积善庆家传。
      六、大竹县观音镇廖家园子廖化龙宗系,系廖延邦派下一脉。原籍福建省瓦子街,发派始祖廖千五,妣崔氏。其后子孙迁广东省南雄府宝昌县归人一都四甲,小地名墨水下。后又迁江西省南安府大庾县大分头沙村里甲。在赣远祖世系,本宗老谱所载有:廖兴,配何氏;廖贵,配曾氏;廖景洲,配田氏;廖国兴,配邹氏;廖国隆,配邓氏;廖国祥,配刘氏,廖兴明,配黄氏;廖化龙,配张氏。本宗入川始祖廖化龙。字辈:景国兴化 仁朝礼智;新增字辈:忠良显达 邦家之光 道隆德泰 学成名扬;续增字辈:商殷封曼 临沅郡寿 红泉寻常 远迁福建 广东江西 越川开蜀 绥竹山淳 顶高团寨 简单安居 白首创业 友爱相处 训耕诲读 兰桂芬芳 继祖宏伟 持恒绍书
      七、大竹县观音镇尖山坡廖庆甫宗系,祖籍湖南省郴州永兴县盐道乡冯阳里第八都张家田楼下。在湘远祖世系失记。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廖庆甫率七子入川。其字辈:枝有何士首 仲万子百成 五年生天赐 世代永昌兴 克念思荣庆 孟女必如松 文人安邦志 元龙德帝宗
      八、大竹县周家镇八角村卢茅沟廖应荣宗系,祖籍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归德乡丁辛里麻江硐村(现今的永州市芝山区境内)。在湘远祖廖子崇,妣刘氏。廖子崇左市心逐步形成世系亦无考。子崇之子:永栋。妣唐氏育三子:世用、世任、世伦。世用子:应孔、应榜、应扬。世任乏嗣。世伦,妣吴氏育三子:应荣、应泰、应富。本祠入川始祖廖应荣于清康四十年(1701),携二子入川。字辈:子永世应 正大光明 宗依德胜 提维登芳;新增字辈:诗书启后 孝悌家昌 仁义国安 文武朝彰
      九、大竹县周家镇瓦屋嘴廖应銮、廖应学、廖应举宗系,祖籍湖南省零陵县归德乡新乐里(今零陵市芝山区境内)其在湘世系“天”字辈及其以上无考。记有名讳的有:廖子清,子:廖永富,妣邓氏,生一子廖世奇,号楚湘,妣廖氏。本宗入川始祖廖应銮、廖应学、廖应举系世奇之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兄弟三人“奉旨入川”,落业于大竹周家镇。字辈:文天子永世 应正成大国 明德三元定 宇开位泰齐(奇) 盛朝仁尚义 宗友一光荣
      十、大竹县高明乡廖清觉宗系,系明代开国元勋廖永忠裔孙之一部。本宗残破老谱载“永安、永忠二公始创入蜀,下户邻水、大竹、通州、达县等处”。祖籍江西吉安府;其以上有廖光景、廖文兴、廖洪龙。其以下:永安之后为廖隆德、廖隆盛、永忠之后为廖乾宁廖乾德。老谱中还称:廖琦、廖琼瑛、廖珣、廖玺、廖琼、廖瑛、廖珍、廖珂八祖分居达县、宣汉各处。本宗发派始祖廖乾宁,系永忠后裔;究系几代,则语焉难详。廖乾宁生一子:名官保,廖觉清由渠迁竹。

      其字辈是: 茂臻友进绝 贤其光上国 忠以显朝廷 祖训能成美 天心克配兴 守先继世德 思远肇周成。
      十一、大竹县八渡乡高山村廖氏,祖籍湖广袡周府兴寅县,小地名瓦窑坝。入川后,大部居住在八渡乡石城村。“兴”字辈以上世系无考。其字辈是:文子白星应 思永寿万春 显焕明仕有 宗兴月耀廷仁义礼智信 富贵永长春。
      十二、大竹县庙坝镇老场村廖南玉宗系,系廖花一脉。老谱记载:
      1世 廖花 本宗在闽鼻祖。2世 廖昌; 3世 廖敏;4世廖三十三郎; 5世 廖仲远;6世 廖安叔;7世 廖四十六郎;8世 (广东惠州1世)廖德源;2世 廖敬斋;3世廖思明;4世 廖志诚; 5世廖遂庆;6世 廖达; 7世 廖隐正;8世 廖哲世;9世 廖醇善;10世廖蒲郎;11世 廖华峰;12世 廖潜真;13世廖赞甫;14世 廖淑明;15世 廖希任;16世 廖玉南。
      廖玉南 字洪梅。希任四子。花公23世,祖籍广东省惠州兴宁县东厢和山井,德源公派下16世。雍正三年(1725),由广东惠州兴宁县南厢石岩堡携家入川大竹庙坝镇老场村。字辈是:德敬思志遂 隐哲醇业峰 潜赞淑希(南) ;入川后字辈:南文开天秀 富贵永辉扬。新增字辈:学士通儒术 中和秉受良 贤才为国瑞仁让本家详 全体明心性 大廷正纪纲 得时宝治化 立品显端庄 忠厚培鸿福 荣华美华章 青兰经雨茂 秋桂启书香 先祖传诗社 达人守典常 云礽承远久 世代庆腾芳。
      十三、大竹新桥乡廖姬才宗系,祖籍湖南省新华县太阳二都青石街关圣庙,大地名黄扬垣子,小地名官庄。该宗宗源诗:“天祖原来本姓姬,长房并折住江西。黄梅矮岭连灰(,)铺,白巷莲花接枣溪。曲水西蒙兼圳上,长排下当住鱼坡。我今留下宗支派,后代儿孙总得知。”该宗在湘远祖世系,其残缺老谱云:“老祖廖武,曾领北京豹韬卫,勅封驾上指挥使督军;现存石碑楼为证:圣世君恩督府一员佐国,武威衍袭官庄九族各家。有祖公廖君太,罗嗣教晚法真官,习天教,有呼云唤雨之法;圣上占卜,即呼感应,勅封无上二品真人是也,”此外有代序名讳的还有:19世廖国命。21世廖莨乡廖云乡。22世廖守弟、廖守焉(,)、廖守祯、廖守定。23世廖昌胤、廖学元。24世廖显韬、廖文雅、廖永宁、廖胤岐、廖永侯、廖永佐。永佐育五:姬禄、姬福、姬祖、姬礼、姬才。25世廖桥年,26世廖庄。27世廖应均。28世廖九六。29世廖维康。30世廖庚二。31世廖受一。32世廖德二。33世廖宗祥。34世廖后铭。35世廖忠。36世廖思顺。37世廖兴昂。38世廖福祖。39世廖朝秋。40世廖正教。
      入川始祖廖姬才系24世廖永佐第五子。乾隆六年(1741)10月6日,姬才携妻入川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入川后字辈:可绍先公(人)志 贻谋百代光 德泽绵延庆 胤嗣长发祥
      十四、大竹县姚市乡罗家桥廖氏,奉行“武威家风”,当是武威堂后裔。其祖籍和远祖世系失记。入川始祖廖兴云。现用字辈:隆期适元正 显承启家升 光照宗璜德 乾锡永昌祯
      十五、大竹县姚市乡楼房村廖道禹廖进禹宗系,祖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远祖世系失记。字辈:尧舜禹绍启 兴元隆仕子 国家的文强 政武万四方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