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鲁中访古村13:博山西厢村
古藤新枝 2022-10-29

 【原创影记】鲁中访古村13:博山西厢村


   金秋十月,霜染万木,群山添彩,惦念着西南山乡那绚丽的秋日胜景,便背上那近年来已经很少触及的户外行装,跟随驴友走进了博山西南部的山乡,又一次来感受西厢这个传统古村落之秋日韵味。

   西厢村位于淄博市博山区西边的大山深处,相传立村已有四百余年,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现隶属于博山域城镇的石门景区,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山村。在2019年山东省旅游局联合新浪山东举行的“探寻山东最美古村落项目”网上投票评选活动中,西厢村名列全省100个最美古村落第一名。


图片


图片



   西厢村地处博山、章丘、莱芜三地交界处,原来是个闭塞的小山村。上世纪末,当地的一些喜好户外登山活动的驴友来到这里,被附近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漫山的红叶所折服。从此,西厢开始走红户外旅游圈。后来随着人们口口相传与网络短视频的爆红,这里成为了众多游客纷纷打卡的旅行目的地。特别是深秋时候的节假日,这一带的公路、村路常常被游客的车辆所爆满,昔日闭塞的山乡也遇堵车的难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厢村的走红,与红叶不无关系。

   在深秋时节,这一带山野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漫山的黄栌一片赤红、或少许的橙红,间杂着杨树的鹅黄、榆树的浅黄,道路两侧皆是曼妙的自然风光,令人好不惬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厢”之名本身可能给不少人很多的遐想,一些游客来到这里或许也是为了探寻古代《西厢记》的故事,实际上西厢村与《西厢记》没有关联。关于这一带东厢、西厢两村之名,概因口语的讹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县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关帝庙中碑记》均载村名为“东乡”,后演变为“东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我始祖自明初由枣强县迁居章丘县博平庄……至吾十一世祖一支,当明末清初,入山避乱,始迁居博山西乡……”此载村名为“西乡”,也是后演来变为“西厢”的。

   尽管西厢村搭不上古来闻名的《西厢记》之传说故事,但也挡不住这处山村秀丽风景的漫延外溢。有着许久历史的西厢村外群山巍巍,村内溪流潺潺;幽静的环境,洁净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往往让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西厢,可见古村落规模保存完好。房屋民居基本以石头垒砌,屋舍毗邻俨然,石屋石墙显得更加古朴厚重。古桥、古井、古树和关帝庙、土地庙、山神庙散布村中,古风遗韵,彰然若显。处处呈现出一派幽静、质朴的山村情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数年前相比,西厢村的民居布局、石头本质基本没有变化,唯有改变的是村中道路两旁的房屋基本全部整修翻新了。更加明显的变化,是这些村居现在基本都改成农家乐饭馆了。还有,听说的是西厢村的好多宅院都被人买下,改成别墅式客栈了。村里也不大见到几个真正的土著村民,来来往往的大都是慕名而来的驴友和游人。


图片


图片



   西厢村不大,村里主干道不过几百米。穿过村子,很快就到了村南端尽头。一条窄窄的山路通向山脊,沿着山脊向左,有附近著名的山峰霹雳尖。海拔800多米的峰顶是章丘、莱芜、博山三地的分界点,立有一块三角形的界碑,号称"三县顶"(原先是分属三个地级市,现在只是济南、淄博了)。另外还有奇峰陡起、怪石耸立的乱石阵。山脊向右则是传说中风光秀丽的“空中草原”。在此,这些不作赘述。只是着意于这里的秋日美景,看一下被秋的色彩渲染下的西厢,是如此的风景如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