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情志致病:七情太过易伤身
嘉林玄学 2020-03-29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黄帝内经》里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是说,人的情绪好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干燥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会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喜、怒、忧、思、悲、惊、恐正式列为致病内因。

喜,指狂喜。旧时有所谓“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种突然的狂喜,易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成语“得意忘形”,即能说明由于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体活动。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寓意草》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昔有新贵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岳书传》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可见过喜对人体健康不利。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可表现为暴跳如雷、拍桌大骂、拳打脚踢、伤杀人畜、毁坏器物等。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会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历史上,关于周瑜的死共有四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当然,人若是轻度发怒,利于压抑情绪的抒发,有益于身心健康。

忧,是指忧愁、苦闷、担心。表现在情绪上,失去欢乐,悲伤恸哭,气怯神弱。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难以入眠、精神萎颓或紧张,心中烦躁,并会导致咳喘、噎逆、呕吐、食呆、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俗话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忧愁烦恼,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头”。事实上正是如此,伍子胥因无计闯过昭关,一夜之间愁白满头青发;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出众,但由于遭到打击,长期被贬,沉闷、忧郁的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憔悴不堪,体质虚弱,得了毒疮又患霍乱,47岁就含恨长逝。

思,是指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故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悲,是指悲伤、悲痛、悲哀。悲的产生与失去所追求、所盼望的事物和目的有关。悲哀的程度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有关。若悲哀太甚,易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悲则气消。”悲痛欲绝,还易引发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受惊后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呆、冷汗渗出,肢体运动失灵,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则惊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谓如:“惊弓之鸟”。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的缘故。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特制了一张靠背椅,一按电钮,椅背便立刻向后倾。让受试者紧靠椅背而坐,并测量血压,随后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受试者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科学实验表明,由惊恐所致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严重者易导致神昏、二便失禁。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严重者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恐与惊密切相关,略有不同,多先有惊而继则生恐,故常惊恐并提。然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