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春联
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等,起源于桃符,是古人为了驱邪避灾、祈福迎祥而在门户两侧悬挂的对仗工整、简洁精炼的楹联。
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最初是用桃木制成,上面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用以镇邪。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桃木板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演变成用纸张书写,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1.春联该怎么贴?
传统的张贴春联讲究右手为上,左手为下,即春联的上联应贴在人面向门的右侧,下联贴在左侧。
目前,很多人按横批方向确定上下联的左右,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虽然与传统贴法不同,但也是一种民间习惯。
2.贴春联的时间
可选在除夕当天6:00-12:00,这段时间阳气旺,此时破除旧联,贴上新联,寓意除旧布新,行好运。
3.单数才吉祥
春联的单联字数要是单数,单数象征吉祥。
二、贴“福”字
福字,寓意着幸福、吉祥,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装饰之一。贴福字的习俗源于古人对“福”的崇拜和追求,认为将“福”字倒贴(即“倒福”),寓意“福到”,是一种祈求福气降临家中的吉祥做法。
福字要倒着贴吗?
“正处正贴,偏地倒贴”。
大门、厅堂应该正着贴,因为大门寓示着庄重、典雅,端端正正地贴在门上,有“迎福”和“纳福”之意。
垃圾桶、水桶、家里的箱柜等,可倒着贴,倒贴福字,取“福到”之意。
三、贴门神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按照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门神,用以驱邪避鬼、护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
最早的门神形象是神荼和郁垒,这两位神祇据说能捉鬼驱邪,保护家宅安宁。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门神的形象也逐渐多样化,如秦琼和尉迟恭、关羽和张飞等历史人物也被赋予了门神的身份,成为春节期间贴在大门两侧,守护家宅的神祇。
门神忌太小,不宜大门贴小神。
门神忌贴反,必须脸对脸贴。
门神和福字可以一起贴,但一定要福字在上,门神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