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团圆记
111511007 2025-01-22

    再过几日便是春节,小时候总是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因为春节就代表着崭新的衣服、美味的餐食,还有怎么也放不腻的鞭炮。而如今的春节,对我们来说早已没有那么多的欢快雀跃,除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亲戚朋友外,春节也仅是一段假期而已。这或许就是现代人的惆怅,当城市里不再有鞭炮声,当每个人低头看着各自的手机相对无言,年味渐淡已经是无法躲避的现实。

     前不久,读了杨云苏的《团圆记》,写的是作者和彼时的男友及父母到潮汕过年的故事。作者的文字细腻入微,笔下锣鼓喧天的舞狮队、南方人难以忘却的菜脯、油漉漉的叉烧和鸡鸭鹅,还有北方绝对见不着的“粿”,仿佛就是1999年那年的你,所能体会的年味。当我看到这些描写时,我不禁会回想到,春节时的傍晚,天忽然就阴下来,澄明的空气里渐渐有了各种各样的云雾,乡下暮霭的成分是那么的丰富。远处的田埂上、池塘上腾起的白色水器,静静停在低空。家里还在用烧柴火的老灶,紫蓝色炊烟从烟囱里缓缓往上爬。门口公路两旁不断地蹿起鞭炮的硝烟,裹着火光的祥云朵朵。即使没有风,踩在厚厚的鞭炮纸屑上,你也能感受到凉意。

     春节对于小孩来讲,是一段没有作业、没有分数、甚至没有父母怒哄的快乐日子,红包、鞭炮组成了小孩眼中最大的快乐。对于大人来讲,在一顿顿的聚餐中,酒酣耳热,在意的不是碟子里的珍馐,而是见一面就少一面的相聚,借由春节的契机,因为食物紧紧依靠在一起,这些滋味不会随着一次次别离而渐行渐远,反倒愈加清晰。

    《团圆记》的封皮是一个碎掉却又黏起的瓷盘,就像春节里国人的团圆,无数个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胸中块垒、遗憾作为基底,用亲情和传统不断地缝合,时代下的恩恩怨怨,却在家乡的归处中烟消云散,生活的本真终究是亲情烟火。

     过了春节,又是新的开始,《剑来》中陈平安对齐静春说,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我都要去试一试,因为我跟先生一样,不相信世间有所谓的命运,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对这世界失去希望……

     …………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四时风华,岁月如歌,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

    …… 

    题外话:很久没有因为读到一本书想去写一篇文字,而《团圆记》正是这样的一本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所以以一篇文字记下来便是极好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