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稍微起迟了点,6点多,这可能拜昨晚快0点睡的所赐。今天就要告别这里了,先下去吃了个难吃的早餐,然后回来收拾行李。收拾的时候,箱子里主要还剩的就是要给莫斯科的老外带的礼物,其他就没啥了。我把这两天找的俄罗斯钱币都列成一排,拍照留念。
9点,O和E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送我们了。两个小孩长得很可爱,她们娘仨穿着蓝红黄的衣服,看来E十分喜欢纯色。非常害羞,两个小女孩躲在O的腿边;特别好动,到处乱窜。我的两个女同事可能更加好地能跟她们俩交流,于是尝试给她们俩说话。O告诉我们,她俩十分想见中国人,和中国人说句“你好”,于是就带她们过来了。我看着他们一家子别提有多羡慕了。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我们和他们一家子合了个影。
去莫斯科还是带我们来的那个司机,我来时见识到他的威力,于是这次走的时候,一上车就系好了安全带。果然还是被开快车的他摇的难受得很,甚至想尿。看着地图还有多少距离到莫斯科,每一秒都是痛苦。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只能和司机比划让他停一下。司机最终在加油站停了下来,让我轻松不少。
继续出发,我又恢复了精神,满血复活,时间仿佛也快乐起来,半个多小时,我们已经经过了我们来时的机场,算是进入莫斯科境内了。我们像好奇的孩子到处张望,想看看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玄妙。莫斯科也是环形分布的,一环、二环,中间是红场等政治中心。我们这次的酒店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边上,所以只是在二环边上绕就可以了。莫斯科中心和许多大城市一样,许多高楼,沿途能看到很多一看就很有历史的建筑,教堂,雕像,但是都叫不出名字。市中心也有那种像上海陆家嘴那样的“三件套”高楼。火车道很粗犷地横在城市中间,甚至边上也没用墙隔一隔,就这么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路上车很多,当然司机技术也都很好。这就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了。
中午总算是达到了住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到边上高高的莫大,一个大学建的这么高大庄严,应该只有在哈工大以及西北那边的大学了。我们办理入住,结果店员不会英语,我们靠着比划和手机翻译软件交流,真痛苦。当然痛苦的只是我们那个随行的伙伴而已,我们就杵在边上。陆陆续续有很多中国游客和中国学生经过,大厅里随处可以听到中文。比如我同伴就和一个莫斯科城市大学的学生聊了起来,还加了好友。终于是办理好了,我们去到各自的房间。房间相比于杜布纳肯定大了不少,只不过那个窗帘只是一层,还透光。此时中午正是烈日当头,房间热的出奇。我简单把东西放下,就被领导叫下去集合吃午饭了。选择了门口的餐厅,门口简单写着“牛排”单词,像是一个酒吧或者私人餐厅。
尽管已经下午2点了,但进去后里面还是熙熙攘攘地有着人在吃饭,还有中国人。店员拿来俄文餐单,这两天以来,我们也已经习惯了,直接拿出手机翻译,或者直接微信拍照识别即可。虽然翻译出来的只能看懂一半,但也够了。我们几个依然选择了不会翻车的猪排骨,叫来了店员。这次的店员会一点英文,于是我们就解释,this one,this one, and this one,也许交流这就足够了。很慢才上来,习惯了。头有点晕,但看到香喷喷的食物上桌,我们还是猛吃了起来。肉排和杜布纳的味道差不多,当然也就止步于此了,我们最后吃的很饱很饱。这里的菜也不贵,换成人民币,一个人估计80多块钱,相当于国内一个普通的餐厅了。
吃完,我们又是各自回房间,打算休息下再出来。我住的地方边上就紧邻马路,所以尽管关紧了窗户,还是能听到车“嗖嗖”的声音。我简单眯了一会到下午4点左右,他们说要出去,我们就集合了。
我本来想说坐地铁去市中心红场附近转转,顺便买点东西的。结果两位女同事不想跑远,她们搜到附近的一个商超,大概走路2公里不到。领导无所谓,说跟着我们走就行。于是我也只能听她们的,但其实觉的有点可惜。出发后,我们可以看看这座城市了。对了,这里要说下,他们的“共享单车”是电动滑板车,扫二维码的。我们早在杜布纳就看到了,不过因为没有绑卡(可能是当地的卡支付),所以没法付钱。我们走的时候,滑板车就这么嗖嗖地从我们身边经过,而且速度极快。这要搁国内,估计交通事故频发了就。
最夸张的还是送外卖的,早就在网上看到有人称俄罗斯外卖叫“饿死了么”,这下亲眼看到我信了,路上的外卖小哥背着个红红黄黄绿绿的箱子,高级点的骑自行车、滑板车,但走路和坐地铁的,我就无语了。看来要比国内慢很多,不过一次性可能不会接很多单吧,就感觉他们很佛系。所有这些软件,外卖、打车、共享都要用他们的Yandex软件,就类似与中国的“百度”。
我们也路过几个小超市,都进去看了看。昨天老王联系我让我把他带点东西,于是我就特意留心了下,像是蜂蜜之类的。不过似乎小超市要比大超市贵很多,价格也比杜布纳贵。继续跟着同伴到了那个商超,不大,但上面有三层,底下还有-1层超市。两个领导和我们分道扬镳自己去逛了,约好半个小时后碰头。我也没啥想去的,就跟着两个女同事,逛起了这里,看看化妆品,看看礼品店。最后还是转到了-1层的超市。这里的超市就要大不少,里面基本都有,我们比了下巧克力的价格,发现这边的十分地便宜,于是就打算在这里买了。香肠、巧克力,牛奶,我们甚至还看了伏特加,不过都是一两百块钱的,不知道正不正宗,没敢买。
晚上6点半,满载而归后,领导已经在外面等我们了,于是我们就一起返回了。肚子还是饱的,也怕麻烦,晚上就不打算一起吃了,而准备在路边买点零食就结束了。最后我买了点面包带回去了。但还是意犹未尽,加上俄罗斯天黑的早,我总还是想出去跑。于是晚上回去后我就打算待会一个人出去转转。
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去探索未知的,之前说了,只要有手机有网,我就是无敌的。而且莫斯科的地铁系统也很发达,我看了下,如果到红场,从8A转3号线就可以了。
吃完晚餐,补了会电,我就只带个手机就出门了。门口就是Lomonosovsky Prospekt地铁站,进去后首先面临的就是买票问题,和票务说看来是没法的,只能尝试自助售票机了。一看,全是俄文,然后有各种数字,什么62、124等等。我刚开始以为是跟国内一样,先选地铁线,然后选站名,付钱就行了,结果怎么都找不到几号线。因为后面还有人买票,我只能试不成功后就让开。然后我叫来了边上的工作人员,她不会说英语,但是要我点第一个图标。我那会没搞懂她要干嘛,只能表示不懂,她只能无奈地走开。等人少了点,她又走过来,给我点了第一个,让我塞钱进去,我想着算了,照做吧,就塞了62卢布进去,然后一张红色的票出来了。然后我就刷这张票进站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的地铁付钱是分“1次”、“2次”、“1日卡、3日卡”“月卡”、“年卡”等等。如果你买单次卡,不管你做到哪里,都是62卢布。
往哪个方向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问题,这里的地名都是以人名或者地点来命名,老长的一段俄文,底下的英文小字也基本看不出来意思。我只能一个个对俄文字符,知道我要去“胜利公园(Park Pobedy)”转3号线。地铁很快就来了,倒是没什么区别,好像2分钟就一班。地铁速度也很快,到站后,发现这个站建的还挺有感觉的,而且换乘3号线竟然就在对面,不用上下楼什么的。移到3号线后,我紧紧盯着我要到的站“战争广场(Ploschad Revolyutsii)”,生怕坐过站。过了几站就到了。下车后我被这个“艺术长廊”吸引了。每一个往中间走的拱门两边各有一座雕塑,内容有劳动人民、抱小孩的、抱着鸡的,还有各种体育项目,像拿着铁饼的。这些雕像从头到尾。我随便找了个出口,乘上高的吓人的电梯。光是在电梯上就花了接近1分钟。上去后,看到墙上印着1917~1947,象征从十月革命后苏联成立开始起斗争的30年。一堆俄文我也看不懂,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出站是不用把卡再塞回去的,只要出站即可,这张卡你可以留着,也可以扔掉,我就留了一张作纪念了。出来已经离红场很近了。这里的房子基本都是那种厚重的有历史感的欧式建筑了,配着边上的教堂(Bogoyavleniya Gospodnya Byvshego Bogoyavlenskogo Monastyrya),神圣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条路上还有拉小提琴的,我驻足听了一会儿。
天渐渐暗了下来,晚上8点才开始有黄昏的感觉,加上天上厚厚的云朵,呈现出一副无与伦比的画面。我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座喷泉,没搜着名字。于是便在路口转了个大角往红场方向走去。
全程跟着地图走,因为不懂俄文,我只能搭配着百度和google地图一起用,由于这两个地图的定位不准,我还得时不时搭配着Yandex地图一起,这耗了我手机大量的电。其实转过以后,长长的街道尽头,已经能看到红场的克林姆林宫外面的围墙了。我的右边则是著名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店,长长的一排都是,从外面看里面就是十分漂亮。我不着急去红场,从侧面进了“古姆”先逛逛。透明的穹顶透过光,里面有点像古老的火车站。内部黄色的暖光增添了这里温馨的氛围,有种节日庆典的感觉。商场里并不只有一条道,而是并列地三条道,而且楼上还有三层,看起来十分宽敞。这个点人已经很多了,我跟着人群往前走着,看看两边售卖的商店。中间还有巨大的冰淇淋,前面还有好多人在排队买,好像是这里的特色。
走到边上的食品超市转了转,里面东西码放地整整齐齐,更加琳琅满目。
再往二楼三楼去了,上面的人要少点了,开的店也少点,不过俯瞰的景色倒是不错,而且两边装饰着那种女士的坤车,坤车上装饰着气球。
逛了许久,我才从侧门出去了。走几步红场就出现在我眼前,之所以叫红场,是这个广场上的建筑以红砖为主吧。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熟悉的钟楼(救世主钟塔)以及“五彩洋葱头”(圣巴西勒教堂)。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东正教建筑,不像哥特式一尖到顶,城堡的尖尖总是用球形或者圆形代替。这里就是阅兵的地方,真正来到才感知其大小。可惜不是“完全的”红场,中间围了一圈搭了好多的架子,似乎是要举办什么活动了。克林姆林宫则被红色的砖墙围了一圈,在这里无法窥见其貌。
向右边望去,能够看到一座红色的雄伟的建筑,像一个红色的城堡一样,这就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
天色渐暗,已经晚上8点多了,但红场上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我也没指望进这个建筑里看看,今天只是走马观花地来踩个点。回到“洋葱头”,配着黄昏的景色,虽然没有白天那么五彩斑斓,但也有别样的景色,我赶紧咔咔咔照了几张照片。
我绕着克林姆林宫的红墙,想看看另一边是什么,于是穿过它与国家历史博物馆之间的小道。搜了地图才知道,回头望去,列宁墓摆放在红砖前,像小山坡一样低矮的凸起,朴实无华,但里面就躺着伟大的领袖。
转到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背面是将军朱可夫雕像,骑着俊朗的马匹,似乎在守卫这这座城市。
往左边走看去,则是一个克林姆林宫背面的一个公园,叫亚历山大花园,其入口处克林姆林宫边上有一个据说是永不熄灭的火焰,纪念着无名烈士们,纪念着1941~1945年二战期间的卫国战争。两边有军人守护在一边,听说还有换岗,不过我没瞅见。
继续往远离克宫的方向走,是一些周围的建筑、博物馆之类的了。我是跟着地图,想去地图上那个什么“猎人商行购物中心”瞅瞅。出了亚历山大花园,边上就是位于地下的“购物中心了”。外面则有水池和喷泉,水池里有不同的铜像,似乎都是小说里的故事;喷泉则是由四匹马组成,向边上吐着水,人可以从喷水形成的拱形中穿过,名字叫做“四季喷泉”。
从边上的地下通道进入购物街,又是一派景象。这里是一条笔直的走廊,也分上中下三层,最下边是吃饭的,上面是卖东西的。我到处转转,像个好奇的孩子,顺便也留意留意有没有卖套娃的礼品店。
中间有个圆顶,可以从上望到下,蓝幽幽的天空背景,将世界地图映照了出来。
很快我就出来了,晚上9点30的天,太阳已下山,天空蓝哇哇的,各种灯开始点缀起每一个座建筑。购物街门口有个旋转木马,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的手机快没电了,还是有点慌的,也不早了,于是打算找到来时的地铁口,原路返回了。我穿过国家历史博物馆另一边的复活门再返回红场。
夜晚的古姆,分外的好看,灯光将它点缀成金色,边上的Nikolskaya街道上,吊着一条条小灯珠,就像童话里宫殿前的长廊。
再往里走,就是我出地铁口的那条街上,此时已经聚满了人,小提琴、其他、甚至Rap的乐曲,巧妙地在这条街上融合,大家在边上开心地共鸣,快乐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我虽然只是有一个乱入的正在找地铁入口的人,但也被这氛围感染,几次驻足围观。
夜晚有点分不清路了,终于找到地铁口,下了长长的电梯,原路返回。同样也是盯着每一站的站名,生怕坐错。结果转到8A线的时候,还是坐错了,名字没弄对,一下子坐过了两站。出来不知道在哪了,只得返回。地铁站也没人了,只剩,外卖小哥。。。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正在等外卖。顺便说下,这里的地铁运行到晚上1点,而且2分钟准时就一班,非常快。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酒店,我已经累的不行了,手机也只有5%的电了,赶紧充上。外面好吵,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听得格外清楚,说明都开的很快。此时已经接近11点了,于是洗洗就睡了。后面几天还去红场的话,我就轻车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