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姐昨天到我的房间里坐了一坐,我很不好意思,又好久没有打扫了。今天早上起来,就把地拖了整个屋子收拾了。
白小姐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虽然她的房间也不整齐,但是她精致的脸蛋和穿着总是让我觉得不忍心踏入这么乱糟糟的房间里。同时,我每次看到她就觉得我又自暴自弃太久了,不化妆不打扮且好久没买新衣服。看到她漂亮的鞋子,漂亮的头发,漂亮的衣服,我也很想打扮成这样却懒得费什么心力。
有几年我也曾沉迷打扮过,不过是赢得了一些虚荣的赞许,真正的我还是那个样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事实上并不存在,至少不存在于大部分普通人身上。看到有多少美貌必然付出了多少精力,甚至金钱。白小姐每个月花在打扮上的钱少说两三万,我不过比同龄人略显年轻些,是因我不晒太阳不出门不操心的缘故。
这都是闲扯。
我要说的是,白小姐一直被我所诟病的,是她的分享欲和犹豫不决。因她花的钱多人又喜欢和谁都说上两句,她几乎是所有店的vip,和她一起买个丝袜她都可以和老板聊上两句要个折扣,这是她讨人喜欢的点。而在那个问题上,她来到我房间坐一下又说了好久,上一次是前天,直接一口气说了接近两个小时。我并不是不喜欢聆听,相反听上去还是有趣的,但是因为这些故事我已经听了一年多毫无进展,每一次都在同样的问题上一直纠结,而且你会发现因她不是将这些故事只讲给你一人听,所有很多情节她重复讲了很多遍并没有发觉。我就确实有点兴趣索然。
但她只要愿意和我说,我当然也是高兴的。成为一个被人愿意倾诉心事的人,自然是好的。我很疑惑的是,为什么她这么热衷分享故事给这么多人而没有行动呢。她把这个问题和她的闺蜜们,姐妹们,爸爸妈妈还有八十岁的老奶奶,还有心理医生、老中医和算命的。她综合总结了这些人所有的观点,但是没有一个她用得上。当然她把这些所有意见都告诉我了,在我听来这些意见都很好,无论是老奶奶的传统观念还是心理医生的科学解析,只要她遵照某一种彻底执行下去,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她没有,她好像只是在分享不是在咨询。
雅思口语昨天练到一道题:问太多的人有什么不好?这个题以前老师给我讲过。我说会让你很迷惑。老师追问,迷惑了又怎么样呢?我说迷惑了不就迷惑了吗……我真是很迷惑。老师说,迷惑了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变低,问题就迟迟得不到解决。我恍然大悟。这就是西方人的思想哦,凡事看到最直接的结果,管你中间迷惑不迷惑。
我最近也就有些问题问了一些人,然而最后我发现自己有点和白小姐相似的苗子——问了很多人听不进去。因为最后,会发现所有人给你的建议都是基于他们自身的人生经验,他们并不了解你,也不了解真实的也许你说了也不能完全了解的事件本身,因而他们的意见对我而言听听而过,不可以完全采纳。然而十分清醒的是,我知道我不能再问更多人的意见了,这样就会继续沉浸在倾诉的无限循环里,享受被关心的感觉而已。
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很直接和简单的——先问,我要去哪里,然后问,我要怎么去。
我问问我自己,我想要的结局是什么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呢。纵使知易行难,用这么个准则总不会错。
最近认识一个人,他问我:“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好吃吗?”“为什么呢?”或许他认为以一种询问的方式能够让对方多说,把关系的主动权交给别人。但是我说,你可以说自己啊。在我看来,最好的关系是双向奔赴,我看到一棵歪脖子说发给你看,你看到说好丑啊但是我见过一棵更丑的我也给你看看。
以前看《生活大爆炸》里的佩妮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看她简直是人间小可爱。所有人都说自己是什么什么科学家时她开开心心说,我在芝士工厂工作我叫佩妮。莱纳德的妈妈也很喜欢她,说她自信又阳光。值得一提的是,莱纳德的妈妈算是个科学怪人,她提出要和佩妮做闺蜜,她说:“上次我分享了一些我的故事,我们要做闺蜜的话那这次我要听听你的故事。”看,科学怪人也很懂人际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