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好好学习,要多多努力。但是一辈子的学习和努力,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做好真的很不容易。
人到中年,保持高度的学习状态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之前,也没有认真想过学习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认为当人的生活进入到一种相对规律的状态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生活不断的重复。这种状态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差。
人生短短几十年,大多人觉得,年轻的时候努力过了,折腾过了也就行了。年纪大了,也就不会再对自己有太多的要求,这是大部分人的常规做法。但还有那么一些人,一直都保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状态。
保持沉默,不是因为想要放弃,而是希望找到一种更适合的方式
我不是一个喜欢过问别人生活的人,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但是,前段时间的一次聚会,让我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聚会,我根本不会了解到别人身上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的确也对我造成了一些困扰,但好在还有朋友在背后支撑着。
他们说我太封闭,完全把自己放在一个真空的瓶子里。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很可能最后我会被自己“扼杀”在自己的摇篮里。
对于我的生活和工作,但更多的关注点是在价值的创造上。我不认为我自己做的很好,因为远远还不够。但是状态已经有了,只是需要好好的保持。
我会静下心,因为这样就能让自己好好的倾听别人的声音。尽管,我不缺乏交流的能力,但是我愿意在别人的描述中找到一些亮点,然后潜移默化的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不全盘否定自己,因为人总会有优点
不怕老实说,我的优点比较少。我记得别人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明明是个强人,却完完全全的地把自己活得象个怂包一般。本来我想反驳,因为我觉得我有一些优点,虽然并不是那么多。
如果一开始就对自己出现了否定,那么这个人到最后肯定是个被否定的角色。明明可以做好的事情,却因为自身的原因而丧失了信心。这种状态,不是我喜欢和想要的。
在我的记忆中,我被人夸奖的次数很少,因为被肯定的机会少,所以曾经我也一度认为我就是一个最差的人。
外貌不出众,成绩不出色,能力不突出。在我的身上,基本所有的优点都和我无缘。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找不到一个让我认同和说服自己的优点。
后来,因为在工作中做事的一种习惯,被公司的领导赏识,然后生平有了第一次被肯定。从那以后,我才慢慢的开始挖掘自身的优点和优势。截止到目前,虽然身上的优点依然不多,但至少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肯定自己的东西。
最差状态的出现,才是真正蜕变的开始
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才是一个人真正浴火重生的时刻。面对困境和绝境,我可能更愿意面临绝境。因为,只有到了一种比较极致的状态,才会把自己往死了逼。
当初自己没有买房子的时候,对于生活根本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当时手里面有一点闲置资金,虽然不多,但能够保证自己的一些需求。后来买房子欠下一堆债,就会发现人会不自然的比之前更努力。因为,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人变得更加积极。
不管人生再怎么苦,命运再怎么难,都不能放弃。做一些能够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