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 大雾
南京旅行的开端并不美好,因为南京大雾导致飞机延误,我在深圳机场等待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起飞。
到达南京后,又遇到一个不认路的的士司机,我说“去雍园。”,他问“用园?”终于在导航的带领下,才七绕八绕地找到了坐落在一堆民国住宅当中的青旅。
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行李之后,已经几乎天黑了,原本到附近博物馆参观的计划也只能取消。在附近溜达了一圈之后,最后进了一家很小的馄饨店,点了一碗馄饨一个不知道什么饼还有一碗赤豆元宵,来南京的第一顿就这么随意地解决了。
11月22日 小雨
路线:南京博物院-明故宫遗址公园。
这一天都在南京博物院度过的。
拿到票之后并没有按照博物院推荐的路线走,而是直奔历史馆。从史前展厅开始。我对恐龙化石并不感兴趣,匆匆掠过就直奔下一个展厅。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称号,最早孙权在此建都,之后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南京建都,宋元时期南京是江南的经济重镇,明朝也一度把京师设在南京,所以南京博物院里这些时期的展品特别丰富。
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
参观完历史馆之后,沿着地下通道顺序参观了数字馆和民国馆。
民国馆的仿民国时期街景并没有想象中惊艳,因为香港历史博物馆、澳门博物馆以及深圳博物馆都有类似的展厅,这几家博物馆都是纯粹地展示当时的民俗风貌和街道特色,没有多余的东西,而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里,居然在卖纪念品!甚至还有咖啡茶座!我也不好评价这样的设计是好是坏,只是觉得有点微妙。
民国馆出来之后就是老茶馆,里面有戏台和八仙桌,在公演时间里,只要点上一壶茶,就可以在里面坐着喝茶看戏。那天公演的折子戏是锡剧《秋香送茶》和《双推磨》,虽然听不懂唱的什么,但是凭着电子屏上的台词提示和演员的精彩演出,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文化魅力(就让我装一下有文化吧)。
最后就是重头戏《法老·王》特展。对这个特展的期待太高了,以至于最后有点失望。
这个特展的立意是很好的,通过把展厅分成蓝、红两部分摆上古埃及和中国的文物展品来对比两个古代文明的生死观。但是古埃及那部分的文物级别似乎不够高,只展出了一副普通女性的木乃伊,而中国部分对应的展品则是金缕玉衣。
中国和古埃及的人都希望能得到永生,汉朝流行用“玉衣”作为殓服以保护尸身不腐朽,以为这样就可以永生,古埃及则相信只要把尸体制作成木乃伊,死去的灵魂终有一天可以回到尸体上得到“复活”。然而,金缕玉衣千年不化,玉衣内只剩下一堆腐烂有机物,木乃伊的层层纱布下,不过是失去了水分和活力的脆弱的干尸。古人关于永生的梦在千年之后终于碎了。
换个角度想,几千年来,地球上出现过多少个人类个体,他们生老病死只停留几十年,与几千年比不过沧海一粟。当人们在墓室里找到那具玉衣,从墓葬的规格推测他的身份,从史书里寻找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一个原本淹没在历史中的人物,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来参观的人们阅读着他的故事,他的人生虽然不过几十年,但此后的几百年,他都不会被遗忘。那具连名字的没有的女性木乃伊,也许只是个平民,在史书里甚至找不到她的名字,但因为她的考古价值,她沉睡千年之后又再一次出现在人间,成为了考古学者研究的对象。再某种意义上,他们又似乎真的获得了“永生”。
在南京博物院待到快闭馆才出来,天已经渐黑。想起明故宫遗址就在地铁站附近,就多走了几步。
当我从一个入口走到另一个入口却连一片破瓦也看不到时,我问一个保安大叔,这里不是明故宫遗址吗?请问展厅在哪?这个问题因为保安大叔的答案变得十分尴尬。
这里虽然是明故宫遗址,但现在只是一个市民公园,供老头老太太跳广场舞的市民公园,没有什么展厅。这几天天气太冷了,老头老太太都不跳舞了,这个公园显得有点凄清。
我只好悻悻地坐着地铁去吃晚饭。
11月23日雪
路线:明孝陵-江宁织造博物馆-夫子庙
栖霞山的红叶很出名,据说明孝陵银杏叶也很好看。
但这天注定看不到什么银杏叶。因为这天,下雪了!今年冬天南京的第一场雪!
坐地铁到苜蓿园站,乘坐公交车坐到总站明孝陵就可以进入景区。(网上有一个逃票攻略:早上七点前进明孝陵是不收门票的,但冬天天亮得晚,又冷,实在不适合冒险。)
因为下雪的缘故,游客特别少。在入口处拍了地图之后,就沿着大路往前走。先是三座桥,然后是文武方门、碑殿、享殿,最后是方城明楼。我站在明楼上拍了一圈之后,拿出手机里的地图一看,才发现方城明楼已经是尽头了,后面那片树林是宝顶,不对游客开放。
虽然有点可惜,但就算爬到宝顶上也看不到什么。我只好出发前往下一个景点:东陵。
东陵是朱元璋长子的陵墓,就在明孝陵的东面,不难找。可是啊,寻找的路上相当冷清,只听到不远处有可怕的大爷在树丛里唱山歌,还有一些不怕冷的鸟类在树上吱吱喳喳,再也没有别人了。
方城明楼在建国之后被修复过,才有了今天的样子。而东陵遗址只剩下柱子根,只能看着复原图想象它本来的样子。英年早逝的墓主人就这么静静地沉睡在这里,成为陪伴朱元璋最久的儿子。
沿着神道走,中途参观了孙权纪念馆,又到红楼艺苑里溜达了一圈,雪竟然越下越大。说好的小雪呢!
因为太冷了,因为我贴在肚子上的暖宝宝上厕所的时候掉进厕所里了,因为我冷得膝盖疼,所以我还是取消了去中山陵的行程,跑回青旅加衣服。
加了衣服一看时间还早,又不想在雪天到处跑,转头又钻进青旅附近的江宁织造博物馆。
我进去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距离闭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只能匆匆看其中三个展厅。
江宁织造博物馆在长江路,清代江宁织造府的遗址附近。曹雪芹的祖父曾任江宁织造,据说曹雪芹就在江宁织造府里出生,所以这个博物馆里除了展出江宁织造府的相关文物外,还有一个仿古花园和小戏台,另外还有红楼梦主题的展厅。
雪中的花园也是很美的,雪中的红楼艺苑更美,但我怕冷舍弃了明孝陵里的红楼艺苑,没心思欣赏雪景,在这个下着小雪的仿古花园里走走看看,还是有点可惜呢!
参观完博物馆,我就坐着三号线去夫子庙找吃的。据说南京三号线的各个站都是红楼主题的,可惜我只去过大行宫站和夫子庙站。
秦淮河在清淤泥,河水都抽干了,没什么看头。
路过夫子庙,脑子一抽居然买票进去了!天哪!栖霞山门票才四十块钱,可以逛整座山还送三炷香!鸡鸣寺门票才十块钱,斋菜便宜还送三炷香!夫子庙啥都没有净是收费项目,就敢收门票三十块钱!我说怎么别人都上香呢,就问了一下。哦,不好意思,上香要另外花六十块钱买。
我除了微笑,只能微笑了。嗯,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宰客呢!
至此,这趟南京之旅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太晚了,剩下的内容明天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