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一不以德报怨 二不慷他人之慨
〞半疯、□- 2018-03-11

第一次看宗教题材的电影,首先声明我是无神论派,从小在社会环境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信仰自然科学。


《秘阳》是由导演李沧东执导、2007年上映的韩国电影,主线讲述了带着儿子来到亡夫故乡生活的女主角李申爱,在经历丧子后皈依宗教又对上帝失望的过程。


1.李申爱

电影在影片的开头叙述了一个细节,李申爱十分想念她的亡夫,并且坚信丈夫自始至终都只爱她和儿子,不愿意接受丈夫出轨背叛的事实,甚至躲到了秘阳这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

所以从一开始影片就交代了女主角其实是一个心理脆弱的人,爱别人是她构筑心理支柱的方式,对亡夫的思念,对儿子的关爱,并基于此在新的城市期待开展新的生活。

这样的性格与心理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她的精神支柱构建在他人身上,构建在外界,所以当儿子死去,轰然倒塌,无从安放自我的女主角走向上帝的怀抱,就是一种必然。


2.never以德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个观点来自我的私货,因为身处现代环境中,我自然而然得认可了契约精神,交换应当是等价的,与他人总是保持着安全而礼貌的距离,不相信恶人自有天收,因为人终有一死、不论善恶。

并不想一盘否定以德报怨,若能从中收获内心的平静,这是很好的。

若难以做到以德报怨,又何苦强迫自己呢。

总之顺心而为,不必为不值当的人而让自己堵心。

所以我并不意欲批判女主角在任何阶段的心理状态,因为这是她的成长,信教时有信教的快乐与安心,不信教时有不信教的快乐与笃定,在这个过程中的迷茫与一切遭遇都是她完成弧光的必经之路。

不过我的选择是 never以德报怨


3.never慷他人之慨

不慷他人之慨,哪怕是上帝。

不信宗教的人不愿意相信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关爱,怎么可以爱每一个人呢,怎么会众生平等呢,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就好似他是一个赏罚不明的主,帮助恶人毫无障碍地跨越道德的门槛,却摧毁了普罗大众坚持善意的心理满足。

所以上帝啊,请您不要再慷他人之慨,剥夺我这样未亡人唯一的权利。


Fin.

摘下眼球睡觉——向内看,向我看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