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发现我们北邮摄影社推送的这个北京高校摄协best10的活动,突然有了报名的念头。用相机记录下自己这一年的生活,用相片重现着这一年的经历,为一张张相片添上故事。我不是文青,但觉得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自己的2016画上一个句号,再开启新的2017,很舒心。
我不是摄影大触,只是一个刚迈入摄影领域的一个小白罢了。也许因为老爸的感染,或许因为一些人一些事,又或许因为想在旅行中记录下一些美好的瞬间,让我觉得,用相机记录下身边的遇见的事和人,是很美妙的。
作为一个小白,很崇拜一些将相机和后期玩的溜溜的大神,我没有很高端的装备,很高超的技术,很厉害的后期。时不时还只用手机拍照,用一些小软件来修一下图。也希望能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个大触呗。
向我技术高超的老爸学习。:-D
一、拾叶
于南宁南宁二中 4月
SONY a7R +FE 24-70mm F4 ZA OSS +MIX
焦距:70.0mm 快门速度:1/400s ISO:2500 曝光补偿:-3/10EV
偶然发现一片叶子躺在地上,偶然碰见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打在地上,便偶然地得到了这张照片。人生就是由无数的偶然构成必然。
这不是一幅很美很优秀的作品,但我想把它作为best10的开头。
我对摄影这个领域了解不深,是初学者。我对很多领域都只是个初学者: 对我的专业,对我的社团工作,对我的大学生活。学习不仅仅指课业,更指的是一种成长的历练感悟。将叶子一片片拾起,收获是自己的。
Follow my heart. Try my best to do everything.
二、College
于 上海同济大学 2月
SONY a7R +FE 24-70mm F4 ZA OSS
焦距:54.0mm 快门速度:1/60s ISO:200 曝光补偿:+3/10EV
寒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趟上海。看看上海的那些大学,算是高考前的激励吧。
在同济里闲逛。适逢冬季,树叶都掉光了,以及路旁的这一排停靠着的自行车,构成的画面特别让人有大学惬意生活的感觉。骑着自行车,去教学楼上课,这在北邮很少能见到。
当时一直都期盼着能在上海念书。
不过如今在帝都,在北邮,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也很幸运。
三、落叶井盖
于南宁南宁二中 4月15日
SONY a7R +FE 24-70mm F4 ZA OSS +MIX
焦距:70.0mm 快门速度:1/320s ISO:2500 曝光补偿:-3/10EV
作为一个小白,始终贯彻意境不够黑白来凑的理念。
撇开这理念不谈,我还是喜欢黑白的拍摄手法。当画面只有两个颜色的时候,对比会更强烈更鲜明。
这是在我美丽的母校拍下的一张简单的图。没有特意的构图,没有特别的故事。
落叶井盖,即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物,人,事。
毕业季,每个人都想在学校留下自己的印记,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念。无论高考成功与否,这三年时光仍旧让人成长和收获很多。
南二,一个在我心中怎么拍,都很美的地方。
四、毕业季
于南宁 5月
SONY a7R +FE 24-70mm F4 ZA OSS +MIX
焦距:53.0m 快门速度:1/320s ISO:2500 曝光补偿:-3/10EV
高考前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至高考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迷茫过吧,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目标。
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就觉得很有那种高考迷茫感。秉承着意境不够黑白来凑的直觉,这么一搭,便算呈现出自己要的感觉了。
努力过,便无悔。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五、曾经的憧憬
于北京 北京大学 6月12日
iPhone+MIX
焦距:4.1mm 光圈:F2.4 快门速度:1/809s ISO:50
小时候都会有的北大清华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无论高考之前,还是高考之后,我未预想自己的大学,也未预想自己来到北京。六月末,高考的战役结束。因为一些机会,我取得了进京参加自招的资格(不是北大)。长这么大第一次进京,便决定去憧憬的北大参观一下。
北大的老门,历史感浓重,感觉很适合这样的老照片风格。当年的北平,一定曾有莘莘学子憧憬着燕京大学,为此奋斗拼搏。
拍照时刚好有只鸟飞过,幸运。
六、Future
于 北京中央电视台 8月28日
HUAWEI P9 +MIX
焦距:4.5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497s ISO:50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选择了来北邮。
报道前,决定去有名的“大裤衩”-央视大楼参观一下。
那段时间北京的天气好,天特别蓝,没有雾霾。这个角度的央视大楼,不同于平常出现在电视上的大裤衩的样子,和附近的高楼大厦相呼应。站在高楼群下虽然让人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同时让人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这个角度的央视大楼像一个“7”,而我在7班,缘分。
七、光、影
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10月5日
SAMSUNGG9008V+ MIX
焦距:4.8mm
十一放假,作为一个家住的及其远的南方人,回家那是寒暑假才有的福利。于是乎,初来乍到的我,决定在北京市内逛逛。
来到首都,一定免不了去各大著名景点看一看。选择晚上来奥林匹克公园,便是为了一睹灯光下的水立方。光影交错,08年的奥运盛事历历在目。当年的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在电视上看着鸟巢水立方,为中国加油。时光荏苒,2012伦敦奥运会,2016里约奥运会也都结束了,站在水立方门前的我,成了大学生。
08年的我,一定不曾想到,16年的我,成了北京大学生。
八、北邮,北邮
于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8月29日
HUAWEI P9 +MIX+Snapseed
焦距:4.5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546s ISO:50
报道那天,来到北邮校门口,按耐不住自己作为新生的兴奋,一直在校本部校园内各种拍拍拍。
校园内一直回响着校歌的旋律。不得不说,坐落在西土城的校本部,确实比宏福、沙河多了一份历史感,也因时间的积淀更显韵味。无论是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或是校道的景观,都能用简洁利落来形容。工科学校的严谨的学习气息,使得校园内的一切规规整整,井然有序。
我是在杏坛路对面的北师门口,拍下这张照片的。这个角度的校门,大气有风范。也算是完美还原了校园一卡通上的校门图片。
北邮,今后便成了另一个家。
九、滴答
于北京北邮 8月29日
HUAWEI P9 +MIX+Snapseed
焦距:4.5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60s ISO:64
“小破邮”也是有她的细腻的。
无论大家怎么黑她,她经常会在你不经意之间美得惊艳,让你眼前一亮。这是校园内的一个小景观,人造的小溪流,和几朵盛开的荷花,为这样一个工科气息浓重的校园,增添了一抹亮色,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树荫斑驳,水流潺潺。滴答的水声,轻柔的风,宁静和谐,瞬间拂去了夏日的燥热。
十、未来的期许
于 北京 清华学堂
iPhone+MIX+Snapseed
焦距:4.1mm 光圈:F2.4 快门速度:1/20s ISO:50
大学的第一学期已经过了一大半,各种不适应也都渐渐变成了日常的习惯。
得幸进到历史悠久的清华学堂,感受了一次历史积淀和新时代的碰撞。坐在这样历史文化气息萦绕着的环境,不得不说,真的感觉很不一样。有些憧憬着在这样的老学堂里,读一本书,学习高数线代,背着英语四六级单词。
2017,新的旅程正在起航。
总结: 这不是最美的照片,却是最有故事的十张照片。
2016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从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以及最后的高考。
经历了种种开心,难过的事情。
感受了种种成功后的喜悦,和失败后的受挫。
南方人第一次在北方生活,第一次看到雪。
在北邮,加入了社团,参加了很多活动。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交到了新的朋友,和舍友相处得也很愉快。
大学的学习生活也许还不太适应,很多课程还学得有些吃力。
Anyway,
2017就要来了。
明年的best10一定能比今年的技术更加成熟。明年的我的大学生活会更好。
Follow my heart.
Try my best to do everything.
本文参与了2016年度北京高校联合“我最喜爱的十张照片”作品征集活动:
http://pabuaa.lofter.com/post/1d9e870e_cfc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