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让我美丽让我忧?分析齐胸裙容易掉的原因
四季之彩 2019-10-23

齐胸裙飘逸又美丽,深受姑娘们的喜爱,但是穿上它出游外拍时,却有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就是裙子很容易滑落下来,后果自然是相当尴尬。为了让裙子不掉大家只好把裙带系得非常紧,但是这样又会勒得难受,很难愉快地玩耍。

为什么穿齐胸裙会这么难?古人穿着齐胸裙又劳作又骑马的,要是这么难穿估计也不行啊。

这里我们就对比古今的情况,来分析一下齐胸裙容易掉的原因。

齐胸裙容易掉的原因之一:制作裙子的方式

齐胸裙使用的布料大多偏透,所以现在的做法一般是把外裙和衬裙一起打褶缝成双层裙,这样裙子的确不透了,但带来一个问题是裙子变得很重,只靠胸来抵抗重力的作用非常困难,裙子就容易下滑掉落。

把外裙和衬裙缝在一起的方法可能是受现代裙制作方式的影响,然而这种做法对现代裙来说没问题,对汉服裙来说就不科学了。因为现代裙比汉服裙用布量小得多,加上内衬也不会有多重,而且衬裙通常也比外裙用布少很多,比如外裙是百褶裙,衬裙可能就是浅浅地抽一些碎褶而已。

汉服裙本身比现代裙长,齐胸裙又是所有裙子里最长的,而且现在加衬裙的方法一般是用和外裙等量的布料迭在一起同时打褶,于是三米摆的裙子加上三米衬裙变六米,六米摆裙子加衬裙变十二米,九米摆裙子加衬裙变十八米,再加上裙头和裙带,这样下来,一条裙子使用的布料数量相当可观。

很多姑娘可能没有意识到布料其实是很重的,如果你网购布料就会发现,超出首重不要太轻松。我以前做过一条三米摆的双层齐胸裙,做好后拎起来,第一感觉就是:这沉甸甸的手感简直像拎着件秋冬的斗篷,哪像是夏天轻盈的裙子啊。

对比一下古人的做法,从已有的文物文献来看,不论东方西方,古典裙子的主流都是外裙和衬裙各自分开。这样做的原因我想一是因为古代没有发达的大机器生产,布料比现在金贵,一条单独的衬裙配多条外裙就比每条裙子都加内衬来得划算。二是古典裙子不论东西方都是用布量很多的及地长裙,沉甸甸的双层裙穿着既不舒服,清洗打理也比单层裙费劲的多。

齐胸裙容易掉的原因之二:裙子使用的材质

现在的齐胸裙大多用雪纺类化纤面料制作。这类面料有很多优点,比如做成裙子非常飘逸,触感凉爽顺滑,容易打理,清洗可以直接扔洗衣机,不像棉麻真丝那样易皱每次穿都得熨烫,因此深受大家欢迎。但它也有对齐胸裙来说非常不利的两个缺点,就是大多分量重并且摩擦力小。

对比一下古代的情况,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化纤面料,在齐胸裙盛行的中晚唐,丝麻葛纺织技术很发达,能织成非常轻盈的布料,同时天然面料一般摩擦力比较大。

分量轻和摩擦力大,这两个优点对齐胸裙来说非常有利。用这样的面料制成衣裙,里层先穿好上衣和衬裙,再罩上外裙,外裙的上部和上衣接触,裙身和衬裙接触,会产生大面积的摩擦力,对防止裙子下滑能起到很大作用。

齐胸裙容易掉的原因之三:没有固定裙子的防掉部件

制衣时如果注意了以上两点,裙子掉落的风险已大大减少,但仍然不可完全避免。在《虢国夫人游春图》里有一个穿着齐胸裙的小女孩,图中表现的主题是骑马春天出游,应该也会下马玩耍,参加这些活动她的裙子为什么不会掉?可见必然有固定裙子的部件。

以上就是齐胸裙容易掉的几个可能原因,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