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我们的旗帜飘过这里
钮海津 2020-07-07

探访古村落 29 · 九江镇吴家大院

 百年大院,沧桑吴家

 

 

钮海津文集之探访古村落-中国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

清末光绪年间,一富裕人家买地圈墙,建起数幢“镬耳”大屋和花园亭阁。

至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初,这家人从国外进口大量建筑材料,继续改造原有的大院,在原有“镬耳”屋的南边,按照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起了数栋当时九江最高的青砖高楼。

广州人多有不知吴家大院的,我系一个。

 

2013年,我和几位媒体专家在南海区的首府桂城一同打工,时任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的谭国洪先生推荐:“本区九江镇的吴家大院你可以去看看。九江镇是典型的珠三角侨乡,海外侨胞近20万人,遍布40个国家和地区。九江的侨乡建筑群,至今还保存良好。其中,吴家大院是九江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建筑”。

还有正准备上任南海区文联主席的吴彪华先生对我说:“你要是去看吴家大院,我写个字条让朋友带你进去”,我说不用了,谢谢。

我心想,为免几张门票而麻烦长官,这账不划算。

 

怪我没听懂吴彪华主席的话,2013年的五六月间,我分别两次于周日专程去探访吴家大院,两次都碰了“施工期间请勿入内”的钉子。

第一次进不去,我们转往约八九公里外的九江双蒸(百年酿酒厂博物馆)喝老酒;

第二次进不去,我们转往两公里外的海寿岛(西江的水中岛屿)吃鱼虾。

 

后来,2014年5月28日的 《南方日报》 发了消息:“九江古建筑群吴家大院正式对外开放”。

此时我正在与全体采编人员推动《中外知商》杂志升级到全媒体轨道的作业中,一时无暇。

延至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我们才进入吴家大院了。

这里,免费停车,免费参观,自由上下,允许摄影。

以前谭国洪局长好像说过会有免费讲解员的,我们没有看到,之后才知道要预约。

 

吴家大院,准确地说,吴慎德堂宅第,位于九江镇城区中心——人民路40号,它由旅越华侨吴庚南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始于1887年)。

院内的几幢独栋房子既有极具广东传统特色的雕花木“趟栊”、木门窗,也有饱含西方元素的意大利瓷砖、雕花玻璃门窗、圆拱飘窗露台,是近代岭南建筑文明与西洋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

我自己给这种唐楼别墅定的概念是“粤海风”,即:唐楼别墅融合了岭南建筑风格(是为粤)海外建筑风格(是为海),合为“粤海风”。

 

早年的早年,大院兴建的是十多栋“镬耳”式封火墙风格的住宅,规格一致,排列整齐,院子安静,“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宋·康与之《风入松》 )。

 

早年的早年,这些镬耳屋均以红石为建筑基石,再以青石、青砖建筑而成,均为两层结构。

大院的正门向东便是“九曲十三湾,湾湾有财主”的九江涌。

 

早年的早年,九江城的陆路运输不发达,一切的财源出进、货运轮转均以水路为主。吴家人返乡、出行、运货均乘搭船只。

 

早年的早年,吴家为方便出入,特意在大院门口修建了一个水埠头(粤语:小码头),竖立雕刻有“吴慎德堂水埠”的青石石碑。

登上水埠头,便以青石板铺砌成路,由三元桥沿涌而上,一直进入到吴家大院。

 

至民国时期——1927至1932年,吴庚南之子再度回乡大兴土木,加建起了四栋唐楼别墅,时为九江最高建筑物。

新建楼体依旧以青石、青砖为主体结构。装修了木趟笼、雕花窗、石膏线、天花板、意式砖、玻璃窗、飘露台、罗马门……

他还在大院内的前后花园建有各式的假山、凉亭、鱼池,并种植了大量花木。

那个年代,富贵人家很难安居一偶,吴家大院“改造升级”完成后不久,日本侵略军从南海登陆入侵广东,吴族举家上下搬离了大院,移居港澳及海外。

 

1938年8月中旬,日军侵入九江之后,这座时为“九江第一高”的吴家大院首先被占领,成为“大日本南支派遣军佛山警备部九江警备队总部”, 他妈的这帮禽兽指挥数千名士兵在九江烧杀掠抢、滥杀无辜、强奸妇女,还对中国百姓留下了“剥光猪”和“杀头塘”等兽作。

 

吴家大院最高的楼,颇似秦少游的轻柔叙地:“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然而日军在这最高楼上设立了瞭望哨,因为当时站在楼上可以监视四周居民,若认为行人可疑,日军就在楼顶用机枪射杀。

日军严密控制当地群众,搜刮财物之外,还强迫群众为他们建造各种军用设施,包括建立驻军炮楼。

建炮楼的时候,拉去干活的村人全都被剥光衣服,这是日军为了防止干活的中国人逃跑而想出的“歪招”。

一旦有人逃走,占据吴家大院高楼的日军哨兵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个月后的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驻九江的一名士兵被杀,日军因此大肆报复。

日军当时怀疑杀死鬼子的中国人躲进了柳木村,就把村里面的人都抓到了一口大塘旁进行报复,全村人被押到塘基上跪成一排,所有村人或被刺刀刺死,或被开枪打死。

随后日军将尸体扔进了池塘,流出来的血染红了整个池塘。

惨案发生几天后,打捞出来的中国百姓的尸体共47具。

从此,这个池塘便被村民称为“杀头大塘”,以此铭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九江是一个有着800多年的历史的岭南商贸重镇,人称“小广州”。

九江有“九市十三墟”,一河两岸是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酒楼、金铺、银号、戏院,一家挨着一家,吴家大院附近的南京楼和冠江楼曾经远近闻名,生意兴隆。

1926年,广东省政府曾设九江市。

但在日军的蹂躏之下,这里已经生灵涂炭、百业凋零,几乎沦为废墟。

 

如今,那口“杀头大塘” 已与普通池塘无甚差别,水粼粼,萍悠悠,安宁的它承载着九江沉重的血色记忆。

如今,吴家大院也早已没有了外匪喧嚣和战火硝烟,空寥寥,静鸡鸡,安宁的它记载着院子被侵的强盗日记。

吴家人弃离大陆后,吴家大院曾改作镇府办公驻地,几十年里成为九江镇的权力中心。

直到1997年九江镇人民政府搬迁,将其返还给吴家后人。

之后,它一直处于无人居住的状态。

再后来,吴家后人将吴家大院托管给九江镇政府用于公益事业。

 

曾有一位九江人回忆:(“大跃进”时期)有一个地方,孩童时代的我,常常到那玩耍的,与我同年代的人或更年长的人,都习惯了叫那地方做“(人民)公社”。那,就是位于我们佛山南海区九江镇下北村长兴村九曲十三湾涌旁的“吴家大院”。

以前,吴家大院的邮寄地址老长老长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下北村长兴村九曲十三湾涌。

唉,难为当年那些文盲的上代人了。

当然了,若不是写邮址,以前本地人简称它在“九曲十三湾的第二湾”。

 

说回今天我们探访的吴家大院。

这座承载百年岁月沧桑的老宅,灰色的砖瓦,整齐的堆砌,规整的布局,楼体以青石、青砖为主体,走进这座老宅会有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我简直以为,以为陆游就是在这认错和为难的——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对了,它还有一个更大的名字:九江侨乡博物馆。

前面讲到,吴家后人将吴家大院托管给九江镇政府用于公益事业。

于是,镇政府文化机构以吴家大院内的六幢镬耳屋和一幢栋碉楼为载体,设立了九江侨乡博物馆并设有八个展馆。

听说过几天就正式开馆了,我们得以先睹为快。

一号馆,展现九江历史起源,馆场设在户外。

二号馆,吴氏家族史迹馆,馆场设在碉楼内,展现吴家大院创始人吴赓南及其后裔营建吴家大院,参与社会活动,情系故里的史实,彰显吴氏家族以及众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的情怀。

其它,分设在六栋镬耳屋内,三号馆是农耕之道馆、四号馆是儒乡文化馆、五号馆是古韵遗风馆、六号馆是民俗风情馆、七号馆是异域侨踪馆、八号馆是情系故园馆。

它们分别展示了九江镇的“渔耕文化”、“儒林文化”、“龙舟文化“、“桑梓文化”“建筑文化”和“侨乡文化”的渊源底蕴。

我们通过馆藏的展品、图片、实物和雕像,可以从不同时空、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觉(吴家大院后人捐赠的74件、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263件)看到了九江在不同时代变迁中的人文历史、沧海桑田。

 

结束本文前,为后继探访者拟个摄影物景提示,不可或缺哦——

九间龙船脊镬耳的屋顶。

六幢唐楼别墅。

三纵三横的青石板巷道。

几株百年老树。

一座八角型凉亭和一座六角形凉亭。

一栋碉楼

一座大门楼。

四口水井。

……

以及,吴家大院周边的景物:

——朱九江公园内的朱九江先生铜像、京卿第、紫藤书屋、朱九江先生讲学堂四座仿古建筑;

——九江烟桥古村、兰桂坊、何氏大宗祠;

——九江磺玑鹤巢自然保护区;

——九江镇三元桥,“道光年建”,旧时但凡赴试的举子都先走该桥去考试;

——九江外滩公园,临江品咖啡赏江景;

——海寿岛,一个鸡鸣草深、狗玩坡斜的西江江心岛;

……等等。

以上列物,香港TVB来拍摄过,录制了两辑介绍南海好玩好食的节目。

 

吴家大院那些布局整齐壮观的佛山地区内难得的清未民初古建筑群,虽然经刻意修葺而略过华丽,但还是值得你去发烧的。

探访指西,广深之西:

自驾手机导航——广州和深圳向西行,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中心城区人民路40号(吴家大院);

乘坐公共汽车——236、255A、255B公交车到九江中学(吴家大院)站下。也可先坐车到九江汽车客运站,再乘坐江03路到人民路站下车。

取票方式——凭本人有效证件在取票区可免费领取门票。

参观时间——周二到周日9:00至17:00。

导赏服务——游客达到一定数量可提前免费预约导赏服务,预约电话:0757-86561168(公家给的号码,打不通别骂我)。

记住,闭馆前30分钟停止发放参观票。

千祈记住,除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外,逢周一全天闭馆!

 

2016-03-19

 钮海津文集之探访古村落-中国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

钮海津文集之探访古村落-中国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