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减少家庭意外伤害 保障儿童居家安全
bxwsyfyz 2020-08-10

当今社会,保护生命特别是婴幼儿生命安全是全社会不争的共识。每个生命在初期几年中都呈现着共同的特征:TA们快速成长但远未完善,可塑性极强又知识匮乏,探索与活动的欲望强烈但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又很薄弱。面对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不点”,作为年轻父母的您是否会苦恼,会不会不知所措呢? SAFELINK给您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相关链接与数据

  · 0-3 岁为儿童居家意外事故的高峰年龄段,占意外伤害事故接近七成。

  ·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 WORLDWIDE)数据:61.2%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中,家庭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的场所。

  · 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90%的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预防的,且防胜于治。

  · 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超过4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死亡的总和,成为我国0-14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儿童致残的第一位原因。

  ·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居家伤害发生率居前5位的是:跌落、挤压伤、烧烫伤、锐器伤、异物吸入。

  · 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平均每年近50000,即平均每天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

·意外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只有极少数“意外”是真正的意外,而绝大多数所谓“意外”,都可以找出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许多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且防胜于治。

SAFELINK的建议与看法

  学龄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学龄前阶段都是意外高发和易发时期。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自主独立和活动的欲望,大人越是阻止,孩子越是开心。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称孩子的这个时期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出现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一个标志,并非坏事,但从安全角度看,这时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应引起家长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SAFELINK建议家长有必要对家中各个场所和用品进行安全排查,堵住那些完全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安全漏洞。家庭常见高危隐患的解决策略有这样一些。

  SAFELINK tips:

  1. 家具、柜橱、门窗使用儿童安全搭扣/锁具。

  2. 随时关好厨房的门,或者在厨房进出口处安装安全防护栏。

  3. 将热水瓶放到孩子拿不着的地方;饮水机一般不开热水开关。

  4. 低处的电源插座要使用带儿童安全保护的插座护盖。

  5. 不用空饮料瓶和药瓶装清洁卫生用品。

  6. 清洁卫生用品和药品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7. 刀、剪等工具要放到孩子不可触及的地方。

  8. 窗户上锁或安装防护网/防护栏;窗户、阳台处1m范围内无宝宝可攀爬的家具。

  9. 不给孩子吃果冻;各种干果也要在家长关注下食用。

  10. 在给儿童选择购买玩具时要注意检查玩具包装上的3C认证标识,并查看包装上标明的适用年龄说明。

  11. 定期检查孩子玩具,确保玩具无破损、松动、小零件散落。

  12. 婴儿不与父母同床睡觉;婴儿睡觉时,请使用睡袋,这样可以保证嘴巴和鼻子都裸露在外面。

  13. 餐桌上不要使用餐桌布。

  14. 废弃的纽扣电池千万不能随意丢弃,用完的电池请尽快妥善处理。

  15. 婴幼儿用品上不能有长度超过22cm的带子、绳子。

  16. 高于60cm的抽屉柜必须固定在墙上,防止倾倒意外事故。

  17. 房门上安装安全门卡/门档。

  18. 严禁将幼童单独一人留在家中。

  19. 儿童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后再兑热水。

  20. 在孩子洗澡时切勿离开,防止溺水事故。

  孩子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会比较差;幼儿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也会随之增加。安全问题是老话重提,但又不得不提。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居家安全,让每个家庭成为安全温馨的港湾,让每个孩子远离意外伤害,健康快乐地成长。

 

 

                                                 北兴卫生院儿童保健科摘自

《太平洋亲子网》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