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五:数据运营的价值

本文选自黄有璨的《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 

数据对于运营的价值可能包括了如下几方面:

1.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

比如,三节课定位的用户群主要是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这群人假如有300万人,目前我们已经有了10万用户,且依靠口碑形成的自增长还比较迅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加大一些推广和营销的力度,把推广做得更好一些呢?

又或者,假如我们现在才只有1万用户,且课程等产品体验还比较一般,那么其实我们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不是更应该是先节奏慢点儿,踏实把产品体验搞好了再说?

2.假如做完了一件事但效果不好,数据可以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比如,三节课新做了一个围绕着课程推广的活动,但结束了之后发现真正愿意去参加课程的人不是太多,那么你是不是该去看看,到底是引流引得不够多,还是课程页面转化率太低,还是整个报名流程有问题?

3.假如你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数据可以帮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

这跟我们前面提到的东西类似,好比你老板让你把销售额提升5倍,你是不是得去看看,销售额的提升到底该从哪方面着手?是搞进来更多流量?还是用心把付费转化率做上去?还是好好提一下客单价?或者老板要的是用户量提升50万,你是不是得去看看,这50万用户从哪里来更靠谱?多少可以来自于用户口碑和自增长?多少可以来自于网盟?多少可以来自于豆瓣小组、新浪微博?

4.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比如,三节课当前站内有这么多课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得到以下问题的答案——从课程的层面来看,到底什么样的课程更受大家喜欢?然后,大家听课的习惯是怎样的?是喜欢同一堂课认真听很多遍?还是一堂课只听了3~5分钟就走掉了?再然后,一个还没

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一个已经工作了2~3年的互联网从业者,虽然同样都是想要学习,但学习习惯和诉求是不是应该有所不同?以及,假如我们想要尽其所能地服务好三节课的全部用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些用户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然后分别推送给他们不同的课程和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去完成各种不同的用户行为?

5.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能让你把一件事情变得更好的线索和彩蛋,有待于你去发现和挖掘。

比如,在三节课的用户群中,我们要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了这样一个结论——在过去1个月内,但凡跑到三节课来报名上课的用户,70%都是因为看了我们的某篇文章才跑过来的,这时候你觉得你应该做点啥?

毫无疑问,当然是把这篇文章放到首页的显眼处,或者放到新用户注册或访问过程中的某个必经节点上,用它去刺激更多的新用户。

最后推荐一篇文章:我在阿里三年的运营经验都在这儿了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