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科普】近日戰姬絕唱同人創作量統計的誤讀及補遺
十字所 2021-09-30

最近朋友告訴我不時見到有人(貼吧或B站)弄一些P站戰姬同人創作量和比率、18等相關排名。

作為一個一直注視著戰姬同人創作發展的在下,在這裡給想做這些統計以及閱讀這些統計的讀者們(主要是後者)一些小意見和觀點——


1. 用P站TAG來估計整個圈子真正的同人創作產量只有最多三成參考價值,尤其以圖來說真相就更遠了。


先談圖:Tag只計算一個投稿的量,戰姬八成以上的長期同人作者傾向把圖5到甚至30張以上集在一起發表,發表時甚至會把多CP混Tag處理,甚至有五成人不喜歡打CP Tag,並且這不光是CP Tag不打,有時連角色Tag都不打。因此有些算一個投稿可能就一張圖,另一邊同樣是一個投稿,裡面可能有十幾二十張圖,同樣是算一個投稿,產量就不一樣了,而這個也是非常難算。

用我自己做例子:2018年6月時我投過一個奏賽(かなセレ)的Tag(說來慚愧…這個Tag就是我開的,我也是第一個投稿人XD),在這個投稿裡,我一共投了「49張奏賽」這就接近是かなセレ這個Tag顯示的圖量的2倍,然後你猜怎麼著——這個投稿我還故意沒有加角色Tag(DOYA),那從角色統計來說可以說我一個投稿就已經對奏和賽各自的角色Tag造成了49張的誤差。

這就要說一說戰姬圈太太們投稿的一些潛規則:如果作者覺得發表的內容比較小眾,甚至帶有18、18G的成分,不少人會自覺不加角色Tag。這些也是會大大影響統計的因素。


同樣這樣的誤差也是比比皆是,我說個響未作者:

他就給響未Tag(ひびみく)及其角色Tag投了28個投稿,在統計上算盡也就28個,實際上投了372張(甚至沒包括不發投稿只發了推的圖),光是這些也變成單張投稿就已經是響未Tag的1/3,更別說千斗也是這種,但大概都知道,響未的主要產圖者,就(曾)是庭、千斗、湯三分天下,當然湯還基本只發推。

在畫師加Tag來說,響未圈畫師又一個例子是這位「お休みがちサントウカ」,當你翻他的作品集會發現他偶爾不打角色Tag,甚至不打作品Tag,但都是推上發完後幾十張一次過發P站的類型。

要算量時,對量要有定義,我傾向以單張作品來算量而不是單個投稿作品,而這一點光看P站Tag,都因為該Tag的主要作者投稿習慣存在極大的誤差

對質的定義,我認為勉強可以受理用該Tag的總Bookmark數(ブックマーク)去評,但這計算因相對麻煩,也不會有很多人做。為什麼說Tag的總Bookmark數比較有參考價值呢,原因是Bookmark數其實也是作者會把幾十張圖投稿到一個Tag內的主要考慮因素啊。

基本上你投個單張,除非你很有自信,畫技也很高超,或者內容是18的,那麼Bookmark肯定比你幾十張集在一起的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寧願集在一起放,也不希望被單張評價,而且多張還能把質量參差的草圖夾入去發表。

這一點不光是戰姬,也是主流P站投稿人的傾向。

我認為在投稿上,以Tag的圖量來算可以說沒太大參考價值,其原因就是由於投稿機制使得本身誤差極大,但文的話我認為相對準確,以篇來說的話,因為不管是話數還是什麼,基本上都算成一個投稿,當然有些人喜歡把寫了幾百字就拿去投稿,有些在一個投稿就丟了8萬字;另一方面有些寫手也不喜歡加CP Tag,也有不加角色Tag只加CP Tag的情況(因為有激進百合派存在,有些人甚至會來信叫你刪文,或天天短信騷擾煩到你不寫他推為止,據觀察多是搞HS人士的困擾,為免惹麻煩而迫不得已不加Tag)而統計量來說,也存在一定誤差,除非你能統計到字數。但就算是這樣,統其量也只是P站的文。

文這部分分散得比較多,中文創作者也多,之後我們再說一下。


2. 推特發圖發文

戰姬的主流同人創作,其實也是比較集中在推上。

這裡指的不一定是量,也有人氣、看的人數,以及最即時等等。

這點也使得戰姬同人創作量和質極難以估算。很多人可能就在推上你見他天天發圖,然後幾個月半年才去P站投下稿;甚至有些人就發了很多新圖,整年都不往P站發,甚至直接不發(側目)

此外推特也有不少僅在推上出沒的作者,他們只用privatter來投稿,限制只fo他們的人,或是互fo的朋友看。這些文,有些作者甚至每天都會發,一天一文,光是這點數量、字數就非常可觀,然而這卻不會出現在P站,我舉個自己之前有互FO的作者例子,shiro,就是以年計算每天都寫一篇、一個翼瑪段子,當中也有18的存在,這些都是非常難以計算。

但在日文圈的創作上,我認為P站的確是佔主力,體感來說80%的文創者會在P站發文,12%在推特可見,5%不可見,餘下的還有syosetu(好孩子不要搜,部分跟P站Share)。

且上述這些都已經把request、fanbox月更內容等剔除


3. 文創類的極度分散投稿

文創為什麼說分得比較散?

原因是跟絕大部分的二創圈一樣——文創的門檻比圖要低,而戰姬絕唱的海外粉絲也不少,尤其是老外們。外國畫師雖然不多(曾有一段時間,2015到19年時集中在TUMBLR,部分也在推特和P站有投稿)——

Visqi Sigar,2016年起間中畫下戰姬,XV後一口氣出了十幾張頗傳奇的長卷軸角色故事歷程圖。目前公認畫技最好的國外戰姬同人畫師(by 4chan)

DL,早年最有名的外國戰姬同人畫師

但毅力型寫手、真愛寫手還是不少,其中以英文為主、西班牙語創作為副,集中於AO3內投稿,動點投稿到20話以上的連載(Overture by SevenLol, Xesphanite、Distortions by ObssesedNuker、Forgotten Nocturne by Viermis),也有少部分的中文創作,然而AO3卻跟P站的圖TAG情況一樣,就算寫了上萬字一集,只要都在一個連載內,它也只是算一個投稿,也就是你單看TAG的數也是不能算出一個相對準確的產量。

我認為文創最少也要算上AO3才比較能得出一個宏觀的戰姬圈同人創作認知,AO3可以說是英文圈最主要的戰姬同人產能,不算AO3,等同把英文圈的創作者剔除了(當然如說你說自己看不懂英文就當他們不存在,我就沒什麼好說了)。

然後就是中文圈,中文圈的同人創作可以說是最難以統計的部分,而且戰姬中文文創也是我接觸、摻雜最久最深的一部分,我自認還是有資格如此評價這一部分的。

首先在GX時代往前(2013~2016)的中文戰姬創作是相對集中在百合會(未大改版前,現需要登入進入文學區),雖然也有漏Tag的可能,因為百合會的Tag當年多是版主因某作品的創作增加了才加入,加入後還要樓主修改標題才會算入Tag內,如果是那種一擊脫離的作者,或者就會因未有修改而沒有算入Tag(但戰姬這種情況算少),另一方面,百合會也是論壇風格發文居然,除了單篇短篇開樓發文一擊脫離,連載以及短篇集作品基本上都是開個頂樓升降機然後在樓層更新,單以Tag數+CP名搜索也是難以估算(但我可以告訴你們…百合會基本上是翼瑪翼克的天下,響未、切調作品非常少,這點也可以看得出中日兩邊的粉絲特性,中文圈這邊翼CP先興盛,日本那邊響未向來是主導,且當中我感覺中文圈最開始的一批作者更多是聲優(77粉)或魔炮那邊入坑的多,那時代的不管是翼瑪還是翼克的頂流作者基本上都給人這種感覺)。

百合會

在2015年~2016年微博在二次元圈大流行且監管、敏感詞還沒這麼嚴格的時期,很多寫手也會在微博發長文長圖甚至18以上,戰姬同樣也有一些我認識的作者也發過不少這些作品,甚至有過BOT,也是曾經GX後人氣高漲的盛況,然而這些微博如今不是被屏不見了就是作者已經刪除(我認為量不多…主要是被屏吧),我也有不少非創作類的戰姬微博被屏了,只有我自己搜索時能看見。

這會不是在QQ群內私下交流寫了的文,就是在貼吧發表(這稍後再說),或是在微博發佈。

就在這時也開始有人在運行了好段時間的LOFTER增加了戰姬Tag且開始投稿,以零星的畫手和壓倒性多的文創為主進行投稿。在下這邊有一個例子是,我開了一個子博為某個作者發表她每天一短篇的翼瑪/奏賽文並標上Tag,一個人那時就發過200來篇,後來到現在也因為LOFTER監管變嚴後屏了過半數就是後話了(事實上你就算不寫文,做做翻譯或是評價現在也很大機會發不出去),這些中文圈的文創也是難以估量。但LOFTER如今算是一個國內比較集中的戰姬非18同人圖文的發表平台。

如今lofter是國內戰姬同人圖的主要投稿平台之一

而除了LOFTER外,B站的專欄平台、貼吧從開吧以來一直在寫作的戰姬作者也存在,其中尤以連載為多。混過貼吧都知道,寫文寫連載總比單篇好,連載可以一直把自己的帖頂上去增加曝光,短篇一擊脫離很快沉,其實不止貼吧,文創論壇都是這樣。而貼吧創作有一段時間也有很強的生命力,其中又以原創角色和戰姬角色CROSSOVER為主,這些作品中也帶動了一些人設創作,也出現過畫手(畫畫或改圖)和寫手的一同創作或是自畫自寫的形式,近來也有跑團系創作,我認為貼吧也是頗難估計的一塊。

另一方面QQ群私傳,甚至weibo、plurk之類的其他平台個人創作或是長圖或是匿名當然也是難以計算,當然不公開也可以剔出統計,現在也多了搞HS的作者把文發到P站並打上「中国語」的TAG,但也有選擇不打,所以也難以統計P站上有多少中文創作。

最後上述儘管大家都明白是以web上公開的創作為主,但整個圈子的同人產量還有實體本子這點並沒有計算在內,不管是漫畫、圖冊、小說本。(像在下,就參加過四次日本戰姬合同、兩次國內戰姬合同(第3、4次正在搞)、guest2次戰姬中文漫畫本,以及給2本翼瑪中文同人畫封面、插圖、寫文…現在正在搞第三本朋友的翼瑪電子合同等)這些本子不管圖文也大多是全新公開,而且作者CIRCLE、主催等出錢出力出時間用愛發電,這些又該怎樣計算呢。


【結語】

一個圈子的二創產量是無法單靠P站本身誤差極大的數據一蓋而論的。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統計者的問題,而是投稿機制的問題,誰去拿這些數據去分析一次都會得出一樣的結果,重點是投稿機制使得這些數據缺乏參考價值。因此我認為看了這些統計表或是視頻的朋友,別急著做出像是某某角色的大宗CP居然只佔多少多少,原來某某角色的同人比某某角色多,原來某某CP的戰姬同人有這麼多,等等。其實由於上面種種因素,基於這些數據來看戰姬所有同人圖文創作,只有最多30%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那個圈子的真實情況,就去親身下場接觸,去關注那些畫師、小說作者,以年計去每日觀察新投稿作品,說得出每個角色每個CP在P站、推特、AO3等地主流有哪些作者,更新頻率如何。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可以自己親自去投下稿,一同參與到這圈子內,相信你做了這些後,會特到跟統計數據上反映的截然不同的觀感,也許到時你也會明白,為什麼在下在戰姬圈待了這麼久,也懂得這些統計方法,卻從來不做產量質量統計。

因為我也是創作者,創作者的心理和成果有時是難以從統計數據反映出來,甚至是被忽視的。而且有些曾經興盛的日子過去了就再回不去,而我因為仍然熱愛這作品,如今她正處於退熱期我也未能想過離開,就算只是關注下一個月來一次的情節漫畫也好,無氪每天簽到打XDU日常也好,為本命重課XD追排名也好,只是上推上P站收收圖也好,周邊本子買爆也好,看HS搞HS也好,身體力行堅持做漢化也好,搞下改圖表情包梗圖也好,B站剪下短視頻做下MAD也好,甚至像我一樣還在搞創作的也好,盛衰與否這都是參與了她生命周期的一環,我樂意仍跟過去一樣關注、見證她,也尊重參與到這圈子內的志同道合人們以及他們的成果和愛,希望還沒離棄這個作品的你們也一樣:D



推荐文章
评论(1)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