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
杉而 2020-08-16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澳门的木雕

四百多年前,澳门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捕渔业担当著经济支柱。故此渔民只能在渔船上拜祭祖先。然而大部分的渔民都目不识丁,他们多以小神像代替。祖先宗氏姓名的排位。同时渔民出海捕鱼亦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风险,故渔民都会在船头等位置摆放神像和神牌以保平安,神像雕刻行业便应运而生;在2008年起”澳门神像雕刻”被正式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澳门的神像雕刻起源于渔民和民间的宗教信仰,从简单质朴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这门古老技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初期的摸索和探求,也有现代的吸收、改良和创新。

神像雕刻是流行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它起源于当地渔民和其他居民的宗教信仰,其发展经历了从简朴到精致、从小型到大型、从单体到组装的过程。澳门神像雕刻秉承中国古典造像艺术的优良传统,保持了包括金漆工艺在内的古法髹饰及堪称江浙造像主流的宁波派形制,同时又借鉴缅甸等外来造像艺术的造型因素和接合方法并加以改良和创新。澳门神像雕刻主要制作木雕佛像,工艺过程包括选材、设计、雕刻、接合、打磨、造底、上彩、金漆、贴金箔等主要环节,其雕像产品可分为渔民信仰神像、道教及民间信仰神像、佛像及神龛佛具、民居商号装潢杂项和公共雕塑、木雕大型佛像五个类型。


澳门特别行政区现有“大昌佛像雕刻木器”“广荣造像雕刻木器”两家神像雕刻店,前者还是当地的百年老店,在神像雕刻方面具有不容置疑的代表性。澳门神像雕刻融传统工艺和现代手段于一体,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造型严谨,装饰华美,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这次我们要探访的百年手艺老店就是“大昌佛像雕刻木器”

木雕-神像雕刻传承人曾德

澳门的木雕-神像雕刻技术保存了木雕工艺的传统工艺,如古法漆艺、金箔工艺和传统佛像造型等,并引入先进的生产工具,可以雕刻出重达数吨的木雕大佛,是澳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年逾七旬的曾德荣先生是这门技艺的第三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为了传承和发扬神像雕刻技术,曾德荣曾前往内地学习,吸收当地的先进工艺,对家族原有雕刻技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同时他还将工作流程系统化,保证工作质量和技术人才的延续。

“普通的木头竟可以被雕刻成为栩栩如生的佛像,考验的就是手艺人的心性和意志和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他说。


如今神像雕刻已大量使用机器磨具,但是曾德荣依然提供全手工的木雕作品,有时为了制作一座全手工的木雕像,需要耗费至少三年的工期。


曾德荣坦言,因为纯手工雕刻太费工时,找到理想的传承人并不容易。他说,现在勉强培养一名技工不难,但是培养一个通才,真的需要天分,而且不能有功利心。“你有兴趣做下去,继承的机会才比较大。”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