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对《钢琴教师》的多义解读

迈克尔·哈内克是一位后现代社会的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继承了欧陆电影思辨传统的电影作者,一位熟稔电影历史与理论的电影哲人。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欧洲电影新浪潮成为哈内克电影创作的积淀和源泉,在哈内克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德莱叶、布莱松、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布努艾尔、法斯宾德等导演的影响。哈内克的电影又呈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质,其对消费社会、流程化生产体系、严密的社会控制的揭示和批判,对偶然性、空间叙事、碎片化叙事、间离效果的重视,对中产阶级普通人身上的极端人性的冷静观察、呈现,对影片超强的操控性,对观众的挑战,以及在作品中处处留下个人印记的创作个性都让导演成为时代征候的观察者,人性的解剖者。

如果说哈内克到法国后的第一部电影《未知密码》,还是过去作品风格的一个延续,那《钢琴教师》则是其作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无论是主题开掘还是镜语形式,都彰显出进一步的成熟。首先,迈克尔哈内克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有所淡化,幵始向人性的纵深处开掘,并注重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和放大。其次,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叙事上更为紧凑流畅。迈克尔哈内克一改过去只用黑屏串联电影片断的叙事形式,开始尝试加入更多叙事元素,如利用少而精的音乐转场,设置多重复杂的悬念,利用演员的表演展现人物心理等等。但画面仍是偏重灰黑白的色彩,长镜头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客观,这使得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风格保持了一贯的阴郁、冷峻。

精神分析学中认为爱与死是人类的两大本能,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纵观哈内的影片,看似温暖的爱却成为杀人的机器。年近四十,拥有学识地位,对音乐有着独特见解和精湛演奏的艾丽嘉却一直没有伴侣,时刻被严厉的母亲监管,不被允许有任何异性接触。外表冷漠的艾丽嘉内心对爱有着无限渴望,然而性欲望的常年压抑使她的性格日渐扭曲。当年轻有为的男学生甘华德对艾丽嘉展开天真热情的追求时,同样心动的艾丽嘉却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接受这段真诚的感情,而是与之展开一段病态暴力的虐恋。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最终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人的本能,而性本能又是人类心理和行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旦人性出现压抑,这种欲望的无法表达就会使人出现性变态的倾向。面对甘华德的追求。艾丽嘉坠入爱河,可由于精神常年的压抑和禁锢使得她在爱的表达上异于常人。当艾丽嘉把信郑重地交给甘华德时,她其实也是将自己最私密的性幻想交付给了最亲密的人,这便是她爱的表达。然而一切却并不如艾丽嘉所愿,甘华德像看待精神病人一样看着她,完全没有丝毫理解。从此,一切开始走调,她一步步地失去爱人。只段本该美好的感情,给她的却只有心灵的痛苦和肉体的创伤。影片的最后,当艾丽嘉发现甘华德离开了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时,她将手中的刀片刺向自己的胸膛。正是这种扭曲的爱毁灭了艾丽嘉所有的幻想,让她选择用自残来解除痛苦。

哈内克的影片中,主人公时常处于一个荒诞的世界,里面存在着一些非理性、非逻辑的生存规则,身处其中的人们因无理的规则而感到处境艰难且无能为力,逐渐对自己以及周遭产生厌恶。在《钢琴教师》中这种荒诞体现在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只看到个体在无爱状态下一步步走向绝望和极端。影片中,甘华德疯狂追求艾丽嘉,面对心上人,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心甘情愿地按照艾丽嘉的游戏规则行事,隐忍并极度克制着自己的欲望。二人的的第一次交锋是在公共卫生间里,艾丽嘉完全按照自己所定的规则要求甘华德,全然不顾他的感受,使甘华德的心灵和身体都遭到了侮辱。对于甘华德来说,爱情和性原本是美好而纯洁的,而今自己却被强制于艾丽嘉所列出的残忍规定。渐渐地他为自己的性行为感到羞辱,对这种规则和这段关系感到恶心和厌弃。最终他将自己深藏的欲望和怒火一并残暴地施加于曾经的爱人身上,并且喊出:“游戏规则要公平”。想要在爱情世界里生存的甘华德,他美好的爱情理想最终毁灭于艾丽嘉严苛的恋爱法则。如同弗洛伊德一般,哈内克也倾向人性本恶的观点。他的影像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道德危机,体现了中产阶级道德的瓦解和崩馈。

在电影风格方面,哈内克的电影通常气氛严肃,形式严谨,观众很难从重直接获得观影的愉悦,为了着重展现个体的孤独感,营造冰冷沉闷的氛围,导演以极简的方式打造光影的变奏,强化阴郁冷漠的影像风格,从而突出影片中人物的孤独处境。冷色调一直是其风格化的一个特征,黑、白、灰、深蓝等色调的组合所传达的情绪氛围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压抑冷酷之感。整体为白色基调的《钢琴教师》塑造了一个极度冰冷的世界,观众可以从白色的教室、溜冰场、雪地、厕所、艾丽嘉灰白系列的服装等等场景感受到艾丽嘉内心世界的孤独与苍凉。除去白色之外,部分黑色的使用也凸显艾丽嘉内心的压抑,黑色的卫生间墙壁,黑色的睡衣,如同她挣扎的内心。几处为数不多的鲜艳色彩的使用显得触目惊心,黑色睡衣上过于绚烂的花朵,浴缸里缓缓流出的鲜血,无不象征着艾丽嘉自我折磨之下欲望痛苦的释放过程。哈内克的电影场景通常处于低照度、低曝光、甚至有时画面一团漆黑的之中,不追求画面的精美程度,用最直接、不加修饰的光影展现一个阴郁、孤独得不到救赎的世界。他追求一种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式的距离,将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刻意去夸大强调,也不去故意远离,而是要保持一种真实感,让观众能够进入理性思考中去。哈内克则是一位具有批判思维的思想家,他以精准的镜头,客观冷静地将个体孤独虚无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电影作者论来看,评判一部作者电影最重要的标准便是是否有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自编自导,自成一派风格,应具备如下特征:一,具备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二是影片中明显体现导演个性,并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展示自己的风格特征,这个风格特征就是“署名”;三是影片必须具有某种内在含义,导演必须通过其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其某种个性,这种个性应贯穿在其所有的作品中. 哈内克体现出明显的作者电影特征,正如导演自己所说:“我一直也将当自己当做一名作家,法国人有一个非常动听的词语一一作者导演,指的就是像我这种,对自己的电影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人。我对导演别人的作品没有多大兴趣。”除了执导影片,哈内克同时也是自己电影的编剧,像作者电影实践者特吕弗、戈达尔一样,哈内克同样将视角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产阶级出身、经历家庭变故的哈内克在《钢琴教师》中表现着破碎的家庭刻画。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对作品的美学风格产生影响。哈内克并不追随观众的意志,他冷静而又真实的始终在自己的影片中贯穿悲剧意识,呈现人疏离的生存境遇,不幸的童年生活让哈内克创作的一系列影片倾向于悲观,家庭又是他一贯表现的主题,多部影片中体现的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父母离异后哈内克跟继父一起生活,因继父对他的态度一直很冰冷,故而造成了哈内克内敛克制的性格。父母的不幸婚姻影响到了哈内克,在他眼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淡的,家庭是无爱可言的,世界是悲观的。

迈克尔哈内克曾对媒体说:“主流电影擅长用解释来骗取金钱,但那些解释都是安慰你的谎言,因为真正的解释太复杂,不可能在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中完成。各种艺术形式应该是强有力地提出问题,不予回答”。影片结尾,固定机位下的马路熙熙攘攘,艾丽嘉走出了观众的视线,而她去了哪里,以后的命运,我们都不得而知。这种艺术召唤性结构的结尾唤醒观众自己去填补空白,让观众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理解和意义,而观众的群体差异,又使得哈内克的影片呈现出各种多义的理解。




推荐文章
评论(2)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