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是一个形容作品独居创意,技能非凡的形容词,然而真正懂得“匠心”,承载“匠心”的匠人才会明白,“匠心”其实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其次才是一种技艺。都说世上匠人千千万,但真正拥有匠心,值得万人敬仰的大师却凤毛麟角,很多人认为这种差距更多来源于天赋、出身,甚至是运气,这只能证明心囿于此境,难得匠心精髓。
真正的大师不会受任何外在因素的束缚,出身、环境、天赋只是弱者的自我慰藉,而不苟一丝,对至美不懈的追求,才是匠心的展现。
日本著名美学家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曾讲到,技艺之美与事物之美不同,技艺之美源于自然,出于人心,遵循自然之道,充满温润之情,却可以超脱于自然之美之上。正如风景秀丽的腾冲,在世人眼中腾冲的自然之美至极至上,给人一种接近理想的美感。但腾冲风景之美却只是它的基石,在风景之上更有内涵之美,情感之美,这就是腾冲的文化之美,腾冲的技艺之美。
来过腾冲的人都会感觉到,风景的秀丽是一种身心的享受,随处可见的细节之美,技艺之作随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更多的灵魂震撼。
提到腾冲的技艺之美,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位现代雕刻大师——林国华。这位在“石尚”界的传奇人物究竟带给了我们哪些视觉、心灵的触动,带给了腾冲哪些至美传奇的缔造,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细细品味。
惊世的作品往往美在整体,却惊人与细节。正如在欣赏林国华大师的作品时,你会发现雕刻之精巧细腻,细节丝毫毕现,而这些细节展现出的风格气韵,恰恰是美感的来源。林国华大师常说:一石就是一世界,雕刻之时这个世界只属于自己,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嘈杂,我的世界一定是安静安定的,我从每一个纹理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这就是匠心。匠心的本质是精益求精,是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投注一切,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认真。
匠人们在作品里,珍品几许?大师之作往往来源于情感的表达,来源于初心的表述,唯一不见的就是对名利的追求。正如林国华大师的珍品一般,睹物见心,匠心独运。正是这种“专注、坚持、完美、用心诠释”的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铸就璀璨的中华玉文华,并代代相传。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对得起岁月。因为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东西。这就是林国华对自己创作的基本要求。
林国华,艺名:石尚一刀,1986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众所周知莆田从事玉石行业人员之众,其家族从事玉石雕刻者亦多,并从小酷爱雕刻艺术,初学翡翠雕刻各种雕法。2012年有幸邂逅龙陵黄龙玉遂一见倾心,加入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华盛玉雕教学基地担任首席玉雕师,开始醉心于玉雕教学与黄龙玉雕刻艺术的研究,已成功培养出50多名云南玉雕师。2016年,林国华在“东南亚最大的翡翠集散地”、“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宝玉石产业基地”美誉的腾冲市,注资注册“石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召集一批志同道合的玉雕师伙伴创立“石尚坊”雕刻工作室,一群疯狂的艺术家们为理想而孜孜不倦,创作一件又一件有趣经典的大师之作。
林国华熟悉各种玉雕技法,作品通过具象的刻画、描摹,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正如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一种“意在画外”的美学思想,追求画外音和意蕴无穷,现专注于动、人物等杂件的设计创作。
2015年荣获“云南玉雕名师”荣誉称号,现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2016年荣获“中国玉雕艺术大师”。
2018年荣获“青年玉雕师”。
《功成名就》获2014年“玉满乾”杯龙陵黄龙玉雕刻大赛铜奖;
《功成名就》获芒市第四届“金象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
《观音》获芒市第四届“金象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
《道》获芒市第四届“金象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
《静》获芒市第四届“金象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
《捍卫主权》获芒市第四届“金象奖”玉雕作品大赛铜奖;
《四象》获2015年“玉满乾”杯龙陵黄龙玉雕刻大赛优秀奖;
《羞涩》获2015年“玉满乾”杯龙陵黄龙玉雕刻大赛优秀奖;
《报喜》获第一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最佳创意奖;
《雄霸天下》获第一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优秀奖:
《蜕变》《五鼠运财》《功成名就》获第二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优秀奖;
《金刚》获第二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最佳创意奖;
《熊出没》获第二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铜奖;
《功成名就》获第二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大赛优秀奖;
《中国--龙》获第九届中国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铜奖;
《龙树菩萨》获第九届中国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最佳创意奖
《生生不息》玉龙奖银奖
《狼图腾》彩云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