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说:“假如我一天不练琴,自己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所在;如果我两天不练琴,乐评人便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所在;如果我三天不练琴,连听众都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所在。到那时才补救,就实在太迟了,所以我坚持每天练习。”
练琴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只有科学的练琴方法,才可以使演奏水平迅速提高。因为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训练水平的高低。每一个学习器乐演奏的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采用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使自己少走弯路、让练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科学的练琴方法
很多琴童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练习,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最有效并且适合自己的练琴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方法,希望能帮助琴童们提高琴技,找到练习的方向。
1. 分散练琴时间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孩子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的集中,如果连续几个小时的练琴,最后的效果肯定差强人意,就算刚开始练得有效果,但时间一长,孩子很容易因为坐不住而变得烦躁,而且孩子身体精力有限,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
最理想的练习方式是每次连续练习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之后休息 5到 10分钟,然后可继续按同样的时间练习。知道了这一科学的理论和人体的生理特点,我们可以适度地把握自己的练琴时间。
建议在练琴时间安排上,将练琴时间分解,不要集中在一块,既能让孩子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又不会让孩子产生疲劳感,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练琴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机能状态是有周期性的。一般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为最佳时间,下午三点至四点和晚上八点至九点也比较好。这时人体和心理上处在旺盛和兴奋的状态,练琴效果自然不同。
2. 练琴时要注意“听”且多“听”有的琴童在练琴的时候害怕弹错,便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手上,不懂得利用耳朵来倾听自己弹奏的乐曲,认为只要手上不出错弹出来的音乐就是对的,这种想法是其实是不正确的。
听,是对弹奏质量的检查与核对。通过听,我们可以把弹奏时听到的信息,比如音色、声部的强弱等传输给大脑,而大脑在接受这些信息后会进行适当的调整,让自己演奏出来的声音变得更加好听。
同时,在多听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增加对曲子的熟悉度,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音乐,提高练琴的积极性。
3. 课后及时练习上完钢琴课后回家也要记得练琴,不少琴童回家后当天就不再练琴,因为他们认为上课已经很累了,明天再练也可以。
其实,上完课当天回家后练琴的效果是最好的。温故而知新,刚上完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及提出的问题,重难点的技巧掌握是记得最牢固的时候,如果可以马上进行练习,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练琴的过程也会更加的顺畅。
4. 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练习什么,这次练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有计划地安排练习内容。
钢琴的学习要求我们能够完美地弹奏优秀作品的数量越多越好,而长时间机械地反复练习一首整曲,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而使头脑处于迟钝状态。
练习时我们不可能把每一首都弹到尽善尽美,但要尽量把所学作品都有所浏览。不必弹得多么熟练,但一定要有所顾及。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完成、做到的, 日积月累。练习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有所提高。那么练琴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宽泛了。
提高练琴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因练习者不同,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知道,练琴也是一门艺术,是一个智慧的学习过程,需要不断地去思考和体会,并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练琴方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