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观《王者荣耀》,真正拼搏中的精英都在感谢蹉跎中的你们!
创客居 2017-07-08

人民网7月3日和4日连发两文,一评和二评腾讯手游《王者荣耀》,指其“释放负能量”、“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让孩子沉溺”,属于“社交游戏”,应立即给予监管。

随后,腾讯推出“防沉迷系统”,规定12岁以下用户每天限制玩1小时,12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限制2小时。(小学生听了绝不会流泪,并笑着拿出奶奶的身份证。)6日,人民网再发文,以“好好过移动生活”为内容三批《王者荣耀》。在媒体的批评声中,《王者荣耀》俨然成了“王者农药”和“王者毒药”。

但事实上,《王者荣耀》的最大玩家群体当属大学生和中年人群体,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的用户群中,14岁以下仅占3.5%,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女性玩家的比例越来越高,占比超过了男性,达到54.1%。

但今天咱们今天不谈论游戏,谈论我们自己。网上有玩家曾这样吐槽:“太累了,打上一盘都得几十分钟。更惨的是,有时候你开局就知道自己输定了,还得耐着性子打下去,否则会被人举报,真TM绝望,浪费时间。”

其实小学生也有他们的无奈:“在学校里所有人都玩,你不玩显得你太不合群了,聊天的时候感觉都不在一个世界,时间长了总感觉被孤立了。”

若总结来看,游戏人群真正只需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玩游戏的人,以此赚钱发家;另一类是被游戏玩的人,深陷进去而无可自拔。

论坛有个网友这样感慨:“我从01年开始玩传奇,然后06年进了魔兽的坑,16年转战部落冲突,接下来阴阳师和王者荣耀都都没放过。而现在我最好的朋友年薪已过百万了,而我还是个月薪3000的修车工……唉,转眼间就过去十六年了,时间过得飞快,我却一直原地踏步。”

网上有不少报道将《王者荣耀》批判为精神鸦片,这个观点我觉得有点管中窥豹,一个自制力差的人刚好遇到了《王者荣耀》,自己蹉跎了时间,却把锅甩给了游戏,你觉得合适吗?

很多人或许都是这种状态:

上班满脑子想着游戏,和同事交流攻略和技巧,趁领导不在,赶紧来一把。下班了在地铁上继续玩,吃完饭后躺在床上开黑。有时候得加班了,没关系,通宵补回来就好,不玩到两点绝不罢休。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满足于现状,总想着往上爬,抗衡着现实社会的阶级枷锁,却找不到那根往上的绳子,于是只能原地悬空,陷入不上不落的状态。

这时何不锻炼自身的体格,最终不去依仗那根绳子,用自己的双手往上爬呢?

你若想不明白这种道理,就永远在贫穷怪圈内兜转,逃脱不出。

如今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虚假的勤奋:每天累死累活,看着拿到手的工资转眼间被高额的房租所掏空,然后没有总结自身的原因,一味怨社会不公,哪家公司刻薄,哪个体制不行,在网络上愤怒地抨击一番后,拿起手机继续开黑。

抱歉,这只能说明你还未适应这个社会的节奏,你还停留在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涯,安详度日。

没有一个合理合规的作息时间,其实是封锁了提升自己的通道。

我们很多人在周末双休,都想着放松自己,调养身心。尽管你们放肆地深夜煲剧、泡吧蹦迪、烟酒撸串,但你们还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只是到了周一上班,一个个精神萎靡神似吸毒,感觉身体被掏空,还得承受着同事的异样目光。

有人可能会怒怼回来:难道因为我穷,我没能力,就没有人权玩游戏、听音乐、上网,连基本休息的权利都没了?

在这里,我希望他能区分开休息和娱乐的定义:

休息是一种恢复,以储备充电为目的。

玩乐是一种娱乐,以满足身心为目的。

趁着年轻,多挤出时间去提升自己,放手去追求,失败了又如何,反正不会死,万一成功了呢?

最后,就算没有《王者荣耀》,也会有其他的游戏出现,继续霸占你的手机屏幕,所以一个人内心不做出真正的改变,只会被永远牵着鼻子走,这时候就不要怪游戏太迷人。

再回头来看看腾讯,其实腾讯也是挺无辜的,做游戏的那么多,为何偏偏抓住我不放?《王者荣耀》只不过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许多弱点,这些弱点产生了社会影响,所以便被媒体批的体无完肤。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