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双城双展,四大趋势解读这场家居盛宴
蚁安居 2021-07-24

岭南的七月,仍炙热浓烈,盛夏炽阳澄澈。与这炽烈气候相得益彰的,是家居行业的两大盛会。中国建博会(广州)、佛山潭洲陶瓷展于7月20日在广佛两地同步开幕,作为广佛战胜疫情后复展的大规模展会,让家居建材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开启广东展会之旅,共享这场家居盛宴。截至今日,尽管两大展会已陆续进入尾声,但透过此我们大致能够看到家居行业的新品方向、行业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

以2021年的情况看,整个泛家居产业持续表现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在部分销售指标上,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累计为4809.9亿元,同比上涨74.72%,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涨3.50%,已超过疫前同期水平。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6月,全国家具类零售额为78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为885亿元,同比增长32.9%。

而中国泛家居产业的速度与力量,更是通过这场大展,显露无遗。综合各路参展企业的动作,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国家居市场的繁荣,继续向上而行;同时也看到了家居品牌军团们征战市场的雄心与智慧。

产品风向

从上游的生产设备、辅料配件,到整体成品全屋定制,到智能家居,再到近年兴起题材如岩板、门窗、整体阳台、全卫定制等,参展企业中既有细分领域的冠军,也有新兴业态的黑马。各路品牌产品各有侧重、各有看点,其中四大特点尤其突出:

一是场景化,以空间为主的解决方案明显增加,产品植入到空间里,成品、定制、软装等融合在一起,以场景化、方案化的形式加以呈现;二是智能化,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的热度保持上升;三是国潮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玩出新范儿;四是绿色化,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环保成为建材家居领域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材质将不断持续迭代。

整合当道

龙头企业们一方面巩固基本面,通过定位聚焦、新产品迭代、新技术升级等多种措施,继续做强传统优势业务。另一方面随着新消费势力的崛起,家居建装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打通家居、家装行业的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尤其是多品类集成、一站式空间解决方案、设计及家装渠道前置、跨界联盟等产业链整合新业态,渐成气候。

无论是从展品的跨界融合,还是展会举办的多场行业论坛活动,都预示着家居家装产业逐渐迈入大融合、大服务的时代,未来将更加考验企业的整装能力和全供应链能力。这为家居建材产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新挑战。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对趋势保持清醒的预判,更要在混沌的走势中找准新方向,快速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变。

蚁安居董事长李琦(右一)受邀出席2021整装与定制大家居产业峰会


数智时代

长期以来,家居行业服务链过长,协同壁垒重重,节点连接效率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因此,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也就从“附加项”变成了“必选项”。

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赋能研发、制造、管理、营销及售后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全流程运营,用科技力量构建企业竞争壁垒,形成了不可取代的发展优势。

服务崛起

大家居、装饰装修行业除了输出专业化产品外,还需要构筑服务能力、服务品质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壁垒,为消费者家庭提供更优的交付落地服务。然而随着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后端服务链条长管理难,跨区域服务能力弱,传统的售后解决方案已经难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专业、优质的家居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是企业实现服务模式转型的不可逆趋势。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服务行为进行数字化,管控节点透明化,流程标准化,从而快速提升企业对末端服务品质的控制力,强化品牌服务的统一性,助力企业实现后端服务供应链的拉通。而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工人、师傅群体的建设与改革亦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需要通过行业自上而下的数字化变革以增强工人的聚合度,同时需要在行业协会、各终端服务平台的努力下,建立真正的劳动保障体系,通过大量的订单赋予工人稳定的收入,让家居产业工人有尊严的服务,快乐的接单、快乐的工作

蚁安居董事长(右一)受邀出席首届家居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论坛并发言

七月的家居盛宴,不仅呈现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承载对产业融合升级的深思。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泛家居产业正在破圈,并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有着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以不断求知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长效发展动能,将推动整个行业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