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品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一幅书法可通过气韵生动、形意合一、点线结合、虚实相生、笔墨交融、章法美、文采美等表现出来,因而书法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具体把握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点的过程。下面小编就总结了,欣赏书法要把握书法美的几个主要方面,一起来看看: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咏竹·唐诗两首》
1.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是气韵生动,要达到气韵生动的表现,就必须要"骨法用笔",也就是说要写出有弹性、有力度的线条。书法作品多采用墨汁书写,色泽鲜亮而又沉着,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又会产生生动的墨韵,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所以如何用笔用墨就成为书法家终身追求把握的基本功和审美的关键。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书法《天道酬勤》来自【易从网】
2.形和意的合一
汉字以象形和会意为造字的基础,每个单独的字都是古人创造的写意的造型艺术作品。例如:"德"字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分别由象形的"心"和"目"组在一起形成的会意字,从"目"上的直线表示视线,这个字以造型的方式喻示了词义,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规范,而是心的道德自觉,由心灵的窗户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正直的目光中可感受到的品质。这样书法家在书写这个字时,就会感受到写意绘画的美感享受,把这种绘画感受造型和书法造型感受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形意结合的书法感受。
李传波四尺横幅书法作品《择居仁里和为贵》
3.点线面的结构美
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其中以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影响最大。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避密就疏),"相让"(合体字的相互搭配),"朝揖"(偏旁与主体的关系)等等。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启体大弟子李传波书法《春华秋实》来自【易从网】
4.笔墨交融的线型美
书法是以线来造型的,而线本身抽象出来即具备了丰富的审美因素。线的提按顿挫,粗细徐疾,干湿浓淡,迂曲刚柔,体现了音乐的广阔的表现领域,其节奏、旋律把人引进了如痴如醉的优美的意境。古人为了阐明笔划线条的美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唐代书法家欧阳珣,曾这样描述:"点"如"高山之坠石","一"如"千里之云阵"," "如"万岁之枯藤"," "如"陆断犀象"," "如"崩浪雷奔"," "如"劲松倒石"," "如"劲驾筋节","如"长空之初月"。就是说书法家在写字时应心存意象,这样笔下才能出现表情丰富,笔墨生动的线条美来。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书法《厚德载福》来自【易从网】
中国每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就像每一个的性格各不相同一样,因此才有“书如其人”这一说。当代书法家李传波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勤奋探求,书如其人,笔吐其志,墨显其情,书品、人品、人道、书道、艺道、天道,都在他的书法中展示的淋漓尽致,李传波的书法作品里有诗情画意、有音乐旋律、有舞蹈的神姿,又有文字的内涵艺术。
易从网所售书法字画作品均经字画鉴定师、评估师对其进行鉴定、评估。对消费者做到保真、保质、保值。自成立以来,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精良的字画收藏品、优质可靠的服务,赢得了众多艺术家和书画收藏者的认同与赞誉,享有较高知名度。